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腈纶废水达标排放难度较大,将生物化学法和高级氧化法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降低处理成本,实现达标排放。文中分析了二步湿法腈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案,阐述了近年来二步湿法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湿法两步法腈纶染色分析方法,通过试验证明了与湿法一步法腈纶纤维染色分析方法二者不可互换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湿法两步法腈纶纤维染色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对腈纶生产不同工艺所采取的染色分析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历程、腈纶需求和新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结合干纺腈纶制条试纺试验 ,对干纺腈纶的制条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干纺腈纶制条工艺对指导我国干纺腈纶后加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差别化腈纶的性能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腈纶的发展及我国腈纶差别化的现状,综述了差别化腈纶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腈纶工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随着国外腈纶涌入国内市场,国产腈纶显得缺乏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国内外腈纶市场的激烈竞争。本文分析了国产腈纶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原因,并就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超声波、短程硝化反硝化与Fenton试剂氧化的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过程。采用超声波对腈纶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出水的BOD/COD指标由0.098提高到0.200,提高其可生化性;再与其它丙烯腈生产废水混合,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来进行后续生化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Fenton试剂法对生化出水中残留的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作了进一步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与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2.9%和97.2%,使出水COD质量浓度降到6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8.
孙光霞  常静  刘彬 《炼油与化工》2012,(1):24-26,58
介绍了1种环保型腈纶纤维染色技术,即腈纶凝胶纤维染色技术,并对其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凝胶染色的环保特性优势,对我国的腈纶纤维后续技术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徐静 《金山油化纤》2006,25(4):31-35
阐述了世界腈纶的发展趋势。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是世界腈纶未来发展的焦点,亚洲腈纶总产量已占世界1/2以上,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腈纶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并着重从原料供应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行业竞争能力等5方面对我国腈纶产业进行分析,提出优势整合、规模集聚是中国腈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徐肖 《金山油化纤》2005,24(3):26-29
目前腈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硫氰酸钠净化工艺有吸附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离子延迟树脂法和凝胶色谱法,文章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具体介绍了凝胶色谱分离技术在腈纶溶剂回收中的应用和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采用芬顿氧化法对腈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最佳工艺线路。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法对腈纶废水的氧化处理效果显著,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投加量1 000 mg/L、硫酸亚铁投加量1 300 mg/L、氧化反应时间为100 min、初始反应pH值为3。腈纶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可达到150 mg/L以下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腈纶纤维着色不匀问题(色花)及其产生机理,讨论两步法、湿法腈纶生产因素对纤维色花的影响,提出为控制色花量,对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两步法工艺生产出的腈纶质量好,国内外许多腈纶厂都采用这种工艺.这里对丙烯腈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腈纶生产中的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原液着色腈纶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地叙述了原液着色腈纶的优点及其生产状况,分析了原液着色腈纶生产方法与其它纤维着色方法的比较,介绍了上海石化腈纶事业部开发原液着色腈纶的情况,并介绍了原液着色腈纶的市场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继续深入开发原液着色腈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月大庆腈纶厂引进美国CYTEC公司的专利技术,在5×104t/a的腈纶装置上实施生产,效果较好,使我国腈纶二步法生产技术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兰化化纤厂于1965年从英国考陶尔公司引进我国第一套腈纶生产装置,设计能力年产腈纶8000吨,分为原液制备、腈纶纺丝、毛条生产和溶剂回收4个主要工序。多年来实际年产腈纶7000~8000吨。为了充分挖掘装置潜力,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势在必行。对纺丝和毛条己作了改造,本文拟就聚合工序改造提出几点看法,供领导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作为聚丙烯腈的第三单体,具有手感好、着色力强、日晒牢度好等优点,现在国外腈纶生产已大量采用。目前我国腈纶生产多采用衣康酸作为第三单体,不但原料紧张而且性能较差,因而影响腈纶的发展与质量。随着我国腈纶工业的不断发展,选用较理想的第三单体已是很迫切的问题。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自力更生”及“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腈纶废水接触氧化法降解NaSCN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孔斌 《安庆石化》1997,19(3):47-50
对腈纶有限公司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降解腈纶废水中NaSCN的运行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接触氧化池运行的主要因素为停留时间不足和膜老化板结,探讨了解决平稳运行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树脂法回收腈纶生产废水中的NaSCN具有过滤介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但是废水中如果存在固体悬浮物,就会堵塞树脂的孔道,导致树脂分离性能下降。文章根据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腈纶废水预过滤的操作方法,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延迟树脂法净化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延迟树脂法对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的净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 料量、温度、进料周期等工艺条件,同时也进行了净化设备规格的筛选及净化工艺的优化,使腈纶溶剂硫氰酸钠中不挥发性杂质的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