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BFLIMIT参数优化后,数据业务重点区域在话务量和数据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无线利用率平均下降15%~20%,减缓了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压力。数据业务占用资源的增速远远高于传统的语音业务,成为移动网络负荷最主要的增长点之一。中国移动部分地方公司网络上数据流量的迅速增长使无线利用率一度超过90%。通过对高无线利用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程路 《通信世界》2011,(4):21-21
为应对2011年春节通信大话务量和数据业务流量剧增等情况,浙江移动在前期做好承载网络规划和升级,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也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阿呆 《通讯世界》2010,(12):43-44
众所周知。移动回程网在运营商的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运营商网络从原来的主要支持语音业务,转向对数据业务提供更大的支撑,以及移动数据业务对运营商的业务收入越来越重要,甚至于在移动数据流量快速攀升的前提下。移动回程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这几年来,全球移动回程网络市场受到了包括运营商和设备商等的关注,成为移动基础设施市场上一个十分“热”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据通信》2011,(22):94-94
爱立信日前发布流量与市场数据报告预测: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0倍。过去几年来,爱立信凭借其遍及180多个国家、覆盖全球1000多个网络的庞大客户群,展开了对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流量的调查,形成该份报告。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随着GSM网络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GSM网络话务量的组成已经由语音业务向以GPRS承载的数据业务逐渐演变,部分地区数据业务忙时的话务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话音业务量。联通集团总部在2010年完善了GSM无线网络利用率评估算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阮永红 《通信世界》2008,(26):I0019-I0019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2G、2.5G向3G发展,使得业务的丰富性也随着无线接入速率的提升而不断提高。如今,移动通信网络逐渐从单纯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向丰富的数据业务演变,移动数据业务占业务总量的比率也越来越高。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移动宽带网络的部署正产生良性的互动,移动数据业务正逐渐成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支柱之一,也是运营商之间体现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金浩 《通信世界》2014,(32):37-3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近年来运营商网络上承载的数据业务流量飞速发展,对中国移动来说,其数据业务的收入占比也是逐年提高。四网协同指的是以TD-LTE技术为主导,中国移动的2G/3G/WLAN/4G四网协同的技术。其中2G网络承载语音和小流量数据业务;3G网络承载手机数据业务,分流2G数据流量;WLAN网络承载PC和手机的数据流量,延伸3G网络覆盖;4G网络承载未来大流量业务。  相似文献   

8.
李志宇 《通信世界》2007,(38A):28-28
20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经历了两步:一是固网电话从20年前不够普及,到今天很普及,同时移动通信从无到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移动语音业务逐渐取代固网的语音业务。从GPRS开始,到WCDMA,再到后来的HSPA,移动宽带在2007年才算真正起飞,不过网络需求比带宽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底,HSDPA已经商用,数据流量有明显的增长,而HSUPA在2006年底商用之后网络移动数据量呈指数增长。世界范围内部分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已经超过语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将继续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目前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已经大大超越语音业务数据业务消耗的网络资源,并且其所占资源将会是语音业务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为面对移动互联网给移动网络带来的巨大流量冲击,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功率调整的"四网协同"优化方法,通过调整PCCPCH信道功率,增强了TD-SCDMA网络的分流能力,提高了TD手机数据业务驻留比。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电信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基于IP的数据业务已经超过基于TDM的传统语音业务。在中国,国际出口线路上数据业务带宽是语音的几十倍,纯VoIP流量占到了整个国际通话时长的60%,同时,省际干线上的数据业务带宽也已达到语音的20多倍,其中P2P的流量就占到数据业务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知音 《现代通信》2005,(10):36-39
移动网络得益于语音通信的便利性,在经过对固定网络话务量、收入和电话主线等全方位的分流后,终于也遭遇了固定网络同样的瓶颈,即ARPU值下降,需要靠数据业务打开突破口。于是,宽带化和多媒体化,成了固定网和移动网转型的共同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期内,传统的电路语音业务话务量日益流失到移动及IP网络, 如果没有新业务增加用户的消费需求, 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中长期看,中国的运营商均会向全业务经营转型,如何将现有的固网、小灵通网络和新建的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有机融合起来, 增强业务捆绑的能力,降低综合运维的成本,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上分析,传统固定网络在网络结构设计和网元设备技术上相对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通信》2011,(22):94
爱立信日前发布流量与市场数据报告预测: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0倍。过去几年来,爱立信凭借其遍及180多个国家、覆盖全球1000多个网络的庞大客户群,展开了对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流量的调查,形成该  相似文献   

14.
《电信技术》2012,(5):43-44
1引言 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极大地丰富了用户体验的业务类型。随着移动通信逐渐从单纯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向丰富的数据业务演变,移动数据流量越来越高,给运营商在3G网络接入质量和接入容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70%的3G业务发生在室内环境,因此有效改善3G网络的室内接入是3G网络部署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李晓飞 《现代电信科技》2010,40(1):33-35,4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流量也快速增长。移动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但同时也为网络资源带来了扩容压力,移动数据业务流量承载已成为网络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2G和3G无线网络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分流,如何保证有限的资源在话音与数据业务之间取得平衡,对于3G网络引入初期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将继续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目前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已经大大超越语音业务数据业务消耗的网络资源,并且其所占资源将会是语音业务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为面对移动互联网给移动网络带来的巨大流量冲击,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功率调整的“四网协同”优化方法,通过调整PCCPCH信道功率,增强了TD—SCDMA网络的分流能力,提高了TD手机数据业务驻留比。  相似文献   

17.
LTE网络是中国移动GSM、WLAN、TD网络之后,以数据业务为主的4G通信网络,现阶段只适用于数据业务,语音暂由2G、3G网络来承载,下阶段网络将承载语音,即VOLTE功能的实现。从网络长远发展及客户需求来看,2G、3G网络将被替代。从LTE网络的试运行到即将承载语音业务,LTE网络的发展是长远、复杂的问题。中国移动将不断探索,加强网络规划建设能力,在保证网络、客户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网络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余秉琨 《移动通信》2005,29(11):34-38
1前言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用户乐于使用的优质移动通信网,无论是语音业务还是数据业务,不同年龄段、各种层次、越来越多的使用者纷纷选用CDMA网络。当然,就通信质量而言,目前的CDMA网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随着话务量和数据流量的不断增加,定期的进行CDMA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利用各类技术手段,既经济又平稳地解决异载频之间的硬切换问题属于CDMA网络优化中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对于两种常用的异载频硬切换解决方案从特点分析、适用场合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供专业读者…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技术》2010,(6):79-81
3G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流量比重将快速、大幅度地增加,并大大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而占据主体地位,最终随着2G/3G语音业务的IP化,ALLIP将是大势所趋。面对接入层2G/3G基站IP化需求,如何规划部署RAN的IP化承载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和积极探讨的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OmniRAN多业务互通传送方案》一文介绍了中兴通讯基于IPTN的OmniRAN方案充分考虑了RAN业务传送中的互通灵活性问题,从业务需求、网络保护、网络维护、时钟同步和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了RAN的IP化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20.
王坚 《电子世界》2013,(14):91-92
1.引言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的主要商用技术也正从2G、2.5G、3G向HSPA过渡,业务类型也随着无线接入速率的不断提高,逐渐从单纯的语音和短信息业务向丰富的数据业务演变,移动数据业务占业务总量的比率也越来越高。根据NTTDoCoMo的统计,室内场所吸收了移动通信将近70%的话务量,从目前的2G/2.5G网络运营经验看,移动用户有60%的时间都在室内,因此良好的网络覆盖特别是室内覆盖式3G活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