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将继续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目前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已经大大超越语音业务数据业务消耗的网络资源,并且其所占资源将会是语音业务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为面对移动互联网给移动网络带来的巨大流量冲击,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的功率调整的"四网协同"优化方法,通过调整PCCPCH信道功率,增强了TD-SCDMA网络的分流能力,提高了TD手机数据业务驻留比。  相似文献   

2.
肖涛 《电信技术》2010,(11):32-33
1 前言 HSPA技术具有高突发性、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等特性,适合数据传输。HSPA技术广泛应用后,TD—SCDMA网络数据业务由移动语音业务转型为移动数据业务,用户对TD—SCDMA网络数据业务的使用由简单的下载、上网浏览网页等,升级为高质量的视频流、无线视频会议电话、在线音乐、电子邮件等业务,这些实时类的交互和基于IP的数据业务对网络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2009,(16):30-30
据悉,8月27日至12月31日期间,广州移动将对广州地区的TD—SCDMA网络进行分阶段、分片区的网络升级。广东移动表示,升级期间,TD视频通话业务或将出现暂时无法使用的情况,TD语音通话与TD数据业务将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前井下无线通信通常使用的是矿用小灵通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用于语音通讯,无线频段被收回。继小灵通后有少许井下矿山用户尝试使用2.4GWiFi无线设备。2.4GWiFi无线设备使用的是2.4GHz的无线电业余频段,无线电业余频段存在同频干扰大及无线发射功率小的问题,井下矿山2.4GWiFi使用情况也很不理想。TD—SCDMA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是将公网成熟使用的最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到井下的移动通信设备。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不仅解决移动语音业务,同时实现了视频电话、短信、彩信等业务功能;同时还具有2.8MBit的移动上网速率可支持包括移动视频监控在内的移动数据业务。井下建设TD移动网络,可为下一步开发矿山井下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TD—SCDMA网络的建设,移动数据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带宽,也为P2P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尽管P2P业务给运营商带来网络带宽压力的同时只能获得极少的收益,但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要,运营商必须建立管理P2P流量的有效手段。文章从P2P应用、流量特征和检测方法出发,探讨了P2P业务在TD—SCDMA网络中的实现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杭州移动面向TD-SCDMA及多业务的城域传输网组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野 《电信技术》2009,(6):41-44
1 引言 杭州移动TD—SCDMA和多业务建设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基站业务格式已南传统的TDM 2Mbit/s向着统一的IP化格式FE、GE推进,多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业务等的接入需求,因此传输网络首先必须从承载方式上适应接入业务IP化的趋势。此外,海量的IP化业务将使杭州移动的接入带宽在几年内翻倍。如果继续采用升级扩容MSTP环路的方式不仅网络调整工作量巨大,  相似文献   

7.
1 整体规划和目标 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定位为“承载数据业务以及基于双模终端的语音业务”。TD—SCDMA网络总体建设思路要突出体现服务市场、打造精品网络、推进融合组网、应用创新成果、网络建设低成本、多频段组网、IP化、支持LTE平滑演进等。  相似文献   

8.
TD-SCDMA业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迅猛增长、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对移动语音业务的需求;二是较高收入用户群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TD—SCDMA系统由于较低的建网成本、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本身的优势,因此该系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TD—SCDMA系统可提供种类丰富、灵活多变的业务(不仅能提供3G的各种通用业务,而且能够提供特色业务),完全满足我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下面根据ITU—RM.816建议的业务及其分类的基础,结合TD—SCDMA的技术特点,阐述TD—SCDMA在3G业务实现的优势,并对这些业务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移动数据业务将呈现爆炸式增长,现有的移动网承载技术将很难满足未来数据业务的需求,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是TD-LTE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源动力。文章深入分析了TD—LTE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传送网络的需求,提出对于TD—LTE业务的传输承载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移动用户发展突破40亿,3G用户占比超过10%,移动互联网引发业务模式,重塑ICT产业格局。LTE得到业界共识,成为宽带无线通信发展方向。2008年,我国移动用户突破6亿,移动数据业务应用加速,WAP流量呈爆炸式增长。TD—SCDMA成功服务奥运,进入关键商用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在TD-LTE与TD—SCDMA共同组网的情况下,双模单待终端常驻在TD—LTE系统中,当用户发起语音业务时,通过基于RRC重定向的CSFB技术回落到TD—SCDMA网络。为了提高TD—LTE系统的语音业务接入成功率和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低时延,高可靠性的CSFB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关键技术在于当TD—SCDMA系统小区负荷超载时,算法从目标小区邻区中选择较优小区给TD-LTE侧,提高了TD—LTE侧语音业务的接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贺彬 《网络电信》2012,(11):48-50
移动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刻地融入了“互联网”元素,形形色色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在显著提升终端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正在强烈挑战包括GSM、TD—SCDMA和WLAN在内的网络基础能力。未来如何实现多种异构网络的均衡协同发展,如何实现智慧流量经营,是摆在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全球移动运营商面前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3G时代的业务模式,业界提出了“综合视讯”的概念。综合视讯的核心则在于其独有的语音和视频交互平台,其使用方式则更加具有普遍性。介绍了TD—SCDMA支持的综合视讯业务种类。以及TD—SCDMA系统支持综合视讯业务的组成部分。详述了大唐移动在TD—SCDMA特色业务发展方面采取的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万欣  吴恒 《电信技术》2009,(6):105-107
1 场景特点 为解决杭州湾跨海大桥的TD—SCDMA网络覆盖问题.大唐移动联合浙江移动、宁波移动、中国移动设计院共同对杭州湾跨海大桥TD—SCDMA覆盖解决方案进行了详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施研讨,并联合成立了“杭州湾跨海大桥TD-SCDMA网络建设专项课题组”,完成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域的TD—SCDMA网络全程全业务连续优质覆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TD—LTE发展脚步的加快,TD-LTE网络规划成为重中之重。TD—LTE网络定位于高速数据业务,用于缓解目前GSM网络数据业务负荷过高的急迫问题,并且不同于GSM网络和TD—SCDMA网络,TD-LTE同频组网等特点决定了后期网络优化手段有限,因此,TDLTE网络前期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点就是找准数据业务热点,实现有效分流。数据业务密度图是分析现网数据业务分布情况,从而确定TD—LTE覆盖区域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天津工程的相关情况具体阐述生成方法和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信技术》2009,(5):111-111
近日,亚信公司与中国移动集团的重庆移动、辽宁移动、青海移动、四川移动、湖北移动、贵州移动和西藏移动7省分公司合作实施经营分析系统升级建设,以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业务运营的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业务分析。此次BI系统的升级,将在中国移动7省分公司现有BI系统基础上增加TD—SCDMA数据分析功能,使其能够对TD—SCDMA用户使用的语音及增值服务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对省级Bl系统建立接口与中国移动集团总部BI系统对接,从而使集团总部能够收集各省用户数据.为统一决策提供高水平的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电信》2008,(9):59-59
TD—SCDMA工作的核心频段为26Hz频段,与2G网络工作的900MHz频段相比,TD—SCDMA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差,在室内环境下将形成更多的覆盖不足区域。同时,随着TD—SCDMA网络的逐步完善,大量的3G数据业务出现在室内环境中,这对室内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首先着重论述了TD—SCDMA数据业务网的部署原则以及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与省级业务操作平台的组网方式。其中。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与省级业务操作平台之间的组网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业务引擎分省部署方式;二是业务引擎分大区部署方式;三是业务引擎集中部署方式。最后简要介绍了TD—SCDMA智能网的部署方式。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GSM网络已经成熟,语音业务特别是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的数据等效话务量占比已接近或超过语音话务量。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在“十二五”期间将获得爆发式增长,未来运营商网络将步入以数据业务流量为主的时代,需要解决数据业务对无线资源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移动高速率网络(EDGE、TD—SCDMA)的建设以及网络承载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数据业务发展迅速,现有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远远无法满足运营的需求。文章从提高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终端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引入终端管理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