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广电集团在开展隧道调频广播覆盖之前进行的相关测试实验,以隧道调频广播分布式天线覆盖为例,通过实验测试和建模计算,对传统的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在理论上提出了隧道调频广播覆盖传输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探索隧道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的模式,对调频广播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广播数据系(RDS)是一种利用调频多工技术对现有的调频广播系统进行改造,使用调频广播的剩余频带实现数据广播的方案.通过分析RDS的基本数据结构,介绍了将传统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运算转化为三字节递推算法并采用查表法进行快速计算,在有限的运算速度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RDS数据组同步运算的方法和程序流程,以及如何利用RDS透明数据通道进行城市公交广告信息的传输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播主要是以调频方式对声音信号进行传输.本文就影响调频广播接收效果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从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功率、广播发射天线的选取、利用好调频同步广播技术,以及选择海拔较高站点和天线挂高的方式来提升调频广播覆盖效果.  相似文献   

4.
调频副载波技术利用现有FM广播附加信道作为传输通道,在播发调频节目时,实现点对点、点对面数据信息传送的方式称为无线副载波数据广播(Sub-carrier data channel broadcast,简称SCA广播)可寻址智能广播系统,是相对于传统调频广播的改进系统。可寻址调频广播系统利用传输平台传输调频广播信号,并利用FM调频广播一同传送SCA副载波传输编码控制信号和加密条件码,可寻址广播系统的寻址控制功能是通过控制软件实现的,广播终端(可寻址音柱)是有源的,在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可以远程控制任意一个广播终端的开启,故其可靠性非常高,进而令维护工作变得很轻松,并可实现防盗播,远程遥控开关机等功能。本文以调频副载波技术在鄂托克旗自办调频广播中的应用为例,对调频副载波技术应用做一些简单介绍,分享一些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面对科技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今天,在无线传输方面再使用传统的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无线传输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必须出现一种新型的调频同步广播技术来打破原来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当提高广播传输的频率精度并利用高速数字处理器对广播传输带信息进行精密处理后能够明显提升调频同步广播的精度和广度,从而达到大众对广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发射台、转播台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监控系统尤为重要.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非常重视广播发射台监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先后完成了梁王山发射台大功率调频发射机监控、七分台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监控和传输站调频发射机监控等多项技术研发工作,并率先掌握了美国Harris调频广播发射机和意大利RVR调频广播发射机的计算机监控技术.本系统是在上述研发工作的基础上,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全省调频广播覆盖工程配套开发的调频广播发射台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调频广播是人们生活中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调频广播的信息传输主要依靠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在该系统的使用中通过对频率的调整就可以将信息传递到人们的接收器里面,供人们听取相关信息.但是该过程离不开多工器的使用,多工器可以让天馈系统变得更加便捷、天线利用空间缩小,提高信号传输强度等优点.所以,本文将对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多工器的运用与维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已有相当一些调频电台的发射天线正在使用和改造垂直极化方式.结合我台改造调频广播天线的经验,通过综合分析对比和实践效果,从电波的传播、接收的利弊,听众容易获得稳定良好的接收效果考虑,调频广播电台采用发射垂直极化波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上虞市新一轮广播“村村响”工程实践,就行政村撤并后调频广播几种联网共缆传输实施模式的分析比较,得出调频广播光纤联网共缆传输是目前性价比、可靠性比较好的一种行政村撤并后广播联网通响方式,并对在安装和调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邹宗成 《中国有线电视》2007,(23):2224-2225
通过对调频共缆和同一模式下不同传输方式的比较,提出各种调频广播共缆传输方案,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传输方案,让农村广播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功率合成技术的概念、功率合成方法;其次,分析功率合成技术应用于全固态中波发射机中的必要性;最后,较为详细地探究λ/4传输线段功率合成、变压器混合网络以及3dB耦合器功率合成器用于全固态调频广播发射机中遵照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要点。希望能和同行分享技术经验,在全固态调频广播发射机中更好的推广功率合成技术,将该项技术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的无源雷达直达波干扰对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兵  洪一  陶亮 《火控雷达技术》2006,35(2):46-50,55
在连续波体制的双基地雷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在直达波干扰,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自适应天线的干扰置零技术,但这对警戒雷达来说置零的深度有限.本文首先对基于FM广播辐射源的双基地雷达中的直达波干扰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直达波干扰抑制算法,最后给出基于FM广播照射源的一个双基地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云辉 《通信技术》2020,(2):474-478
调频广播以其技术的成熟性和部署实施的方便性广泛应用于我国新农村“村村响”系统中。调频广播传输带宽窄,传输数据效率低,针对应急广播信息安全保护标准中要求的数据保护,要采用基于SM2算法的数字签名方式,存在一定的传输问题。根据标准要求,此方式下要传输的附加保护信息最少要74 Byte,其中数字签名有64 Byte,调频广播终端接收此数据需要2~5 s,且在接收过程中极易因干扰出错,因此需要重复传输,严重影响应急广播消息的播发效率。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M2算法适用于调频广播这类窄带传输的信息保护签名算法,在保障一定安全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要传输的附加保护信息长度,提升了应急广播指令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ETSI颁布的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标准将调频段DRM数字广播囊括其中,介绍该标准中调频段DRM数字广播的优势与信道部分的技术特性。调频段DRM数字广播通过信道编码技术、信道复用、OFDM调制等技术,实现调频段广播信号的传输,与DAB相比可快速而平滑地实现FM波段广播由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校园广播系统解决方案中,CATV共缆传输智能调频广播系统是现今主流的解决方案,简要列举该类系统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阐述了该类系统的性能特点及不足之处,对校园广播系统建设有建议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FM Subsidiary Communication Authorization (SCA) has been used to broadcast background music for a long time. Analog audio programs or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s, utilizing SCAs, such as paging, stock market and headline news updates are common in people's daily life. Some demonstrations have been offered in the past to broadcast fax messages and some studies dealing with broadcasting video programs over the FM SCA channe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using the FM SCA subchannel to transmit bus service status.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the transmission of accurate status of public bus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in order to offer better services. The status can be displayed on bus stations display boards or on personal computer receiver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无人值守机房的安全播出水平,构建了一套经济实用的调频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扬州广电传媒集团发射传输部本着低成本原则,利用现有设备,仅添加一台串口服务器即实现无人值守机房调频发射机远程监控。该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中小型广播电视台站实施远程监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进 《中国有线电视》2007,(16):1507-1509
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行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共缆传输,是现阶段在农村地区促进广播和电视业共同发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介绍了乡村同频共缆传输的几种技术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覆盖系统是保障广播收听质量的重点内容,青岛地区广播信号所要覆盖面积较广,在3市7区内布设了7处广播基站进行同频补点。本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了网络化、智能化的调频广播编码传输系统、调频广播发射站点,并相应建设了编码传输系统和同步广播站点的监控监测平台系统,实现各个站点设备的远程监测、开路监听。该系统注重安全播出的可靠性,关键节点采用主备冗余规避了单点故障。同时,以图形、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各个发射站点的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让用户得到全方位的自动化提醒和感知,提高了维护便捷性。该系统加强了广播各套频率在偏远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重点覆盖,保证了收听效果,提高了覆盖范围。系统试运行以来,年故障率下降70%,覆盖范围提高10%,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