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种实现最佳用户检测的非线性优化神经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实现码分多址(CDMA)系统上最佳多用户检测(MUD)的一种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最佳多用户检测视为非线性优化组合问题,利用神经网络能有效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优势,导出了一种非线性优化神经网络来实现最佳多用户检测,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具有可实时应用的动态性能和较传统方法优越得多的误码率性能和抗多址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最佳线性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及其近似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平均误比特率最小意义下的最佳线性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并给出了求解这种最佳线性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的近似方法-训练单层感知器不。  相似文献   

3.
许良凤 《电讯技术》2005,45(5):65-68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多用户检测中求解最佳矢量问题可以转化为在遗传算法中求解具有最高适应度函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CDMA多用户检测器,并与最佳多用户检测和传统检测器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获得接近最佳检测的性能。由于采用并行遗传算法,这种多用户检测器更易于实时应用和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将混合遗传法应用于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的多用户检测中,从而消除多址接入干扰的方法。本文先给出了在异步瑞利衰落信道下解调扩频信号的分集接收混合遗传算法多用户检测器的原理框图,然后分析了用混合遗传算法进行多用户检测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抗多址干扰还是抑制远近效应,分集接收混合遗传算法多用户检测器都明显优于传统接收机,其性能接近分集接收最佳多用户检测器。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非线性调制信号的多用户检测模型和伪线性系统模型。然后介绍了ML(Maximum Likelihood)检测方法,其性能最佳,但计算量大,故文中又介绍了3种次最佳检测方法,其计算量小,但性能接近最佳检测器。  相似文献   

6.
许耀华  胡艳军 《通信学报》2003,24(B11):28-33
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CDMA多用户检测(MUD)的方法。该方法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相遇和搜索分区的策略,来解决最佳多用户检测的组合优化问题,可提高搜索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分析以及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多项式的计算复杂度,并可以得到较好的误码率性能,为寻求新的多用户检测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平均误经特率最小意义下的最佳线性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并给出了救解这种最佳线性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的近似方法--训练单层感知器法,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检测器的性能优于以往多种检测器。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支撑矢量机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最佳多用户检测器是非线性检测器,特征码不完全正交时,线性检测器很难逼近最佳检测器.通常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时变性,要求多用户检测算法具有自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支撑矢量机方法,并把它用于信道时变情况下的多用户检测.一方面由于支撑矢量机引入的结构风险不仅包括经验风险最小化,而且又包括了容量控制项,这使得支撑矢量机多用户检测推广能力较好且对训练要求的样本数也大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支撑矢量机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比线性检测器更好地逼近最佳检测器.仿真结果较好地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通过构造一种复合神经网络实现直接序列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实时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的方法。这种最佳多用户检测的实时性来自复合神经网络运算结构的并行性,复合神经网络由一个前向单层网络和一个竞争网络构成,其中前向单层网络进行似然函数计算,而竞争网络实现选择最大项操作。  相似文献   

10.
宽带CDMA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越  周健  陈雨  林福华 《电子工程师》2000,26(11):19-21
研究了多用户检测技术在宽带 CD-MA系统中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最佳多用户检测和次最佳多用户检测接收机的原理 ,对多级串行和并行干扰抵消算法进行了仿真 ,并给出了结论 :从复杂度和误码性能两方面综合考虑 ,干扰抵消接收机的抵消级数选为 3级时 ,接收机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复杂度算法的QPSK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QPSK准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保证在多项式复杂度下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附近。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十分逼近最优多用户检测器,为解决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将它们应用于CDMA多用户检测中,提出一种基于并行遗传算法和递归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中,遗传算法首先给神经网络提供较好的初始值,然后神经网络实时快速地获得最优解。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检测器在误码率和抗“远近”效应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是一种有效消除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和码间干扰的方法。目前很多此类方法都需要知道一些系统参数,其自适应实现需要训练序列。提出了一种结合恒模算法(CMA)和解扩重扩算法(DRA)的盲自适应空时恒模解扩重扩算法(STCMDRA),他能够有效利用信号的恒模特性以及用户已知的扩频信号信息来较好地抑制多址干扰及码间干扰。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DS-CDMA系统的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算法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针对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容易引起的误差扩散,改进算法同时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并借助最大似然序列准则进行判决,有效地抑制了误差扩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多径条件下的最优空时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强  皇甫堪 《通信学报》2001,22(3):57-62
本文采用码片速率采样建立了一般的结构化空时多用户CDMA信号模型,研究了多径条件下的最优空时多用户检测的系统结构与实现,并对最优空时多用户检测的Viterbi算法给予了证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方案。子载波分配中首先通过松弛用户速率比例约束条件确定每个用户的子载波数量,然后对总功率在所有子载波间均等分配的前提下,按照最小比例速率用户优先选择子载波的方式实现子载波的分配;在功率分配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ABC-SA)相结合的新功率分配方案,并且通过ABC-SA算法的全局搜索实现了在所有用户之间的功率寻优,同时利用等功率的分配方式在每个用户下进行子载波间的功率分配,最终实现系统容量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兼顾用户公平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进而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王豪  张捷  任松育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3):101-103,107
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正交投影子空间跟踪算法(OPAST),它是一种基于最优化问题的方法,保证了每次迭代时权向量的正交性,并具有和PAST算法一样的线性复杂度,以及与自然幂法(NP)一样的全局收敛性。然而将其应用于盲多用户检测时,在迭代一定次数后,会出现误码率突然增大现象,这就导致了算法性能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方法,并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based on electromagnetism‐like method,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s. The contribution revisits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using a novel combined adaptive step‐size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CMA) and electromagnetism‐like method scheme. To work around potentially computational intractability and improved the capability of suppress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MAI)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 the proposed scheme exploits heuristics in consideration of both global and local exploration of the step size of the CMA.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confirm that faster convergence and desirable BER performance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an be achieved with electromagnetism‐like method based CMA schem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ep‐size CMA scheme, 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CMA schem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nimum-mean-square-error (MMSE) multiuser detection technique to the problem of suppressing the digital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NBI) from spread-spectrum signals is considered. The MMSE multiuser detector can be implemented using a blind adaptive method, which is ideally suited for use in the NBI suppression framework. The optimal linear filter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spread-spectrum signal is derived, and its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probability of error and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It is sh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optimal filter is very close to the situation when there is no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present, even at the presense of very strong interference. This application requires the treatment of a single narrowband digital signal as a group of related, virtual spread-spectrum signals with very simple spreading codes. This model gives a special structure to the matrices appearing i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implied by the MMSE criterion, and this structure is exploited herein to develop and analyze a practical adaptive algorithm.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beyond the previous work in the field of NBI suppress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daptive algorithm that can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multiuser detection in suppressing narrowband digital interference from spread-spectrum networks.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时间观察状态空间模型基础上,针对粒子滤波计算复杂的问题,构造了一种在同步快变平衰落信道下计算复杂度低的粒子滤波的DS-CDMA盲多用户检测快速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超过门限数目的粒子分类,以不同类别粒子的概率差值作为粒子滤波所需粒子数目是否足够的判断准则,自动调节不同情况下所需的粒子数目,并对不同类别粒子概率差值下盲多用户检测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可以在保证盲多用户检测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运算复杂度,且检测性能与概率差值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