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转炉钢渣热闷-磁选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参数以及产品用途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生产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生产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工艺运行顺畅,实现转炉钢渣中渣铁的有效分离,旨在对今后应用设计和调试钢渣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转炉钢渣热闷-磁选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参数以及产品用途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生产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生产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工艺运行顺畅,实现转炉钢渣中渣铁的有效分离,旨在对今后应用设计和调试钢渣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稳定化处理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渣除磷为目标,通过对化学成分、矿物相形貌及相成分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稳定化处理工艺所得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钢渣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硅酸二钙和磷酸三钙形成的固溶体相中,剩余少量受钢渣碱度或冷却速度等因素影响而未进入硅酸二钙-磷酸三钙固溶体中的磷元素存在于硅酸三钙或冷凝渣相中。应设法利用钢渣中磷元素的这种分布规律分离出钢渣中的含磷相,使钢渣得以返回冶金流程循环利用,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则可以考虑用作生产钙硅磷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钢渣中存在的游离氧化镁易发生水化膨胀导致其安定性不良,限制了钢渣部分替代水泥制备胶凝材料的回收利用。本文优化了氯化铵-乙二醇滴定检测f-MgO的方法,研究表明以RO相和镁铁尖晶石相存在的氧化镁以及钢渣中的其他组分对f-MgO含量的检测干扰较小,测试数据准确度高,为钢渣安定性的判断提供了依据。同时,采用以铁尾矿和石灰石组成的改性剂对转炉钢渣进行改性,经1350℃高温改性和水冷处理后,其中f-MgO含量可由2.02%降低至0.89%,降幅达55.94%。高温改性可以显著降低游离氧化镁的含量,有助于改善钢渣安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利用钢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增加农作物产量,将以炼钢转炉生产钢水过程中的副产品—钢渣硅肥为填充料,生产的含硅水稻肥,以及以海泡石或麦饭石为原料的水稻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钢渣硅肥为填充料生产的含硅水稻肥的水稻产量提高5%~10%以上。  相似文献   

6.
转炉钢渣的化学组成跟水泥相似,但是由于钢渣的胶凝活性低,安定性差,使其不能像水泥一样充分利用到建筑材料中去,因此本文将生石灰、粉煤灰、矿渣作为调质组分加入到钢渣中对其进行重构,得到重构钢渣。研究表明:试验中的重构钢渣的胶凝活性都比原钢渣高,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重构钢渣中生成的胶凝活性矿物逐渐增多,重构温度为1400℃时得到的钢渣的胶凝活性较高;水淬可以使重构钢渣中分解出来的f-CaO、f-MgO迅速包裹到玻璃体中,提高钢渣的安定性;其中在煅烧温度为1400℃,冷却制度为水淬,生石灰掺量为10%,粉煤灰含量为8%,唐钢钢渣为82%时重构钢渣的胶凝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依据转炉钢渣化学成分特点,选择了以CaO 50%-SiO_210%-MgO 10%-Fe_2O_330%四元简单合成渣系作为试验基础渣系,向其中加入0~18%的SiO_2改性,研究了SiO_2增加量与钢渣自粉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佳SiO_2增加量应该在8%~12%左右,即转炉钢渣的二元碱度值为2.5左右,此时0.154 mm以下钢渣粉化率能达到94.33%,钢渣自粉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石岩  王佳  陈海焱  冯启明  黄阳 《金属矿山》2014,43(7):177-180
为探究攀钢转炉钢渣作为水泥掺加料、实现钢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以攀钢转炉钢渣和四川峨胜水泥熟料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粒度、不同掺量钢渣细粉对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钢渣细粉掺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掺入的钢渣细粉粒度越细,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越大、初凝和终凝时间越长、水泥胶砂的强度和活性指数越高;在钢渣细粉粒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泥胶砂的强度随着钢渣细粉掺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钢渣细粉掺入量超过钢渣复合水泥质量分数的30%时,水泥胶砂的强度将大幅下降;D50=6.21 μm和D50=3.17 μm的钢渣细粉按30%取代水泥时,钢渣复合水泥胶砂的强度和安定性均满足国家P.S.A 32.5级水泥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烧结矿配加转炉钢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 ,在钢渣配比 0 %~ 8%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表明 :随着钢渣配比的增加 ,烧结速度稍有下降 ,烧结矿强度、烧结成品率均有所提高 ,利用系数在 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烧结矿还原性得到改善 ;钢渣中带入的 P的循环富集不会影响炼钢的现行操作。  相似文献   

10.
未经急冷处理的转炉钢渣直接作为水泥掺合料使用,其强度偏低,采用熔分还原技术,钢渣中的全铁还原度达到了86%,提高了其易磨性,同时降低了f—CaO含量,并按20%的掺入量后符合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冶炼厂生产的迫切需要,研制成国内首创的USG-2型50吨转炉炉口清理机。该机的应用,实现了炉口清理的机械化,避免了以往用人工清理的繁重劳动,缩短了清理时间,确保了安全作业,该机设计新颖,性能先进,工作可靠,它除能用于炉口清理外,还能破碎炉渣,料块和混凝土路面及拆除炉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协同、集成理论为指导, 分析高温丰水矿区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构建以矿区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为发展目标、土地为基础、种养殖为核心、水生态处理-利用为纽带、能源利用和肥料利用为辅助的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在对资源特性及利用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生态土地复垦利用、水资源生态处理及利用、生态养殖种植、能源利用、有机肥加工5个子系统, 对各系统的特征、作用以及关系进行研究与界定, 对功能进行划分, 利用集成原理将其有机整合, 并对体系运行进行分析。该体系通过内部与外部循环(矿业与农业循环是外部, 生态农业自身为内部循环)协同运行, 有效利用煤炭生产活动及生态农业自身产生的静脉资源, 为矿区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矿渣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阐述了矿渣的性质,并对利用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论述了矿渣在地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对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磷渣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我国黄磷和磷渣的生产现状,以及磷渣在水泥工业、混凝土和其它行业中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磷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和料应用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磷渣研究应用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浙江省的化肥需求发生了变化,钾肥、磷肥和复合肥需求增加,但生产钾肥、复合肥等的可溶性钾矿资源奇缺;而难溶性钾矿资源丰富。本文在分析难溶性钾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议加大综合利用明矾石、伊利石制钾肥的力度;利用东阳大爽钾长石矿资源生产钾肥;对利用富钾砂页岩、凝灰岩制钾肥开展研究,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贵溪冶炼厂渣选系统达产达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红 《矿冶》2008,17(2):30-33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电炉渣和转炉渣采用粗碎→半自磨→球磨→浮选的新工艺处理,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该渣选系统1年实现达产达标,从电炉渣中回收5000t铜金属,提高了铜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磷石膏所含杂质及其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并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全面总结了磷石膏在生产水泥缓凝剂、建材、农业、生产硫酸联产水泥、作土壤改良剂、堆存及回填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根据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能有助于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攀钢高炉渣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钢高炉渣的大量堆积,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为此,本文对攀钢高炉渣在建筑行业中的各种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攀钢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矸石山的风化物施用化肥或生活污泥,进行种植苏丹草、红豆草的盆栽试验。试验结果:生活污泥对生物量的提高可达极显著水平,当施用60t/hm2污泥种植苏丹草时,比只施磷钾肥干物质量增加332%;当施用30t/hm2污泥种植红豆草,比不施肥增加15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