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监控人员面对设备海量缺陷信息的研判能力,丰富监控人员缺陷处理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FP-growth算法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方法。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的思想,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立缺陷模型,并利用FP-growth算法进行了缺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挖掘二次设备、缺陷和缺陷原因的关联规则。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真实缺陷数据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发现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性质、缺陷原因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二次设备高效管控和运维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设备缺陷分类、缺陷产生原因、缺陷管理系统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电厂设备缺陷全过程管理进行了分析,重点查找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提出通过强化日常巡视、在线监测、设备定检等手段,及时发现、整治设备缺陷,避免缺陷演变为隐患.  相似文献   

3.
为缩短消缺时间、提高消缺效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消缺工作通常未深究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缺陷处理过程简单、表面,导致缺陷无法彻底消除,使得相同缺陷可能再次发生。因此,为查明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将缺陷产生的原因定位到芯片级、原理级,通常需要对缺陷设备开展深层次缺陷查找、分析工作。基于上述原因,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的验证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缺陷验证和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4.
“设备缺陷管理”是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将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保证机组与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实现预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如果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缺陷管理,将会提高缺陷管理的效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大多数电厂的设备缺陷仍然是人工管理,即使已配备有计算机,也未真正实现计算机缺陷管理。现以某电厂的缺陷管理制度为例进行实现计算机缺陷管理需求分析并介绍其设计构想。1实现计算机缺陷管理需求分析1.1某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缺陷分类:分为A、B、C三类缺陷。A类缺陷为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南网近年在电网运行及检修中发现并处理的继电保护设备本体缺陷进行整合、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缺陷处理建议和设备检修策略,为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定期检验及设备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运维和管控水平,从二次设备的缺陷数据出发,提出了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关联规则与Apriori算法的基本思路,然后建立了基于关联规则的二次设备缺陷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二次设备缺陷的几个重要属性:二次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类型、设备缺陷的原因、发生缺陷的设备部位以及缺陷等级。进一步,以一组自动化设备缺陷数据为例,阐述了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用于寻找二次设备的薄弱环节,并能够找到诱发薄弱环节的原因,同时还具有分析设备家族性缺陷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GIS设备常见绝缘缺陷和诱发原因,探讨特高频检测原理和定位方法,结合实例对检测流程、分析思路进行介绍,为GIS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文中运用特高频法对一起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进行检测,通过时差法、声电联合法精准定位放电源,并结合超声波法、气体组分分析、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手段对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证明了特高频法能够有效地发现GIS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缺陷。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为大数据的收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二次设备缺陷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样本。首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模型。其次,根据智能变电站缺陷数据模型特点对Apriori算法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内存占用量。最后,以某市一年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数据为例,通过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缺陷数据各个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关联规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分析缺陷情况,寻找二次设备薄弱环节,为缺陷巡检方式的制定和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与传统Apriori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卢毅  杨永洪 《高压电器》2012,48(9):108-111
笔者通过对二滩水电站500 kV GIS设备12年来发生的缺陷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归纳出500 kVGIS设备缺陷发生的主要类型及发生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预防措施,比如尽量采用技术成熟、免维护的设备,提高设备检修工艺和质量等。同时,对如何有效发现设备缺陷和减少设备缺陷发生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开展群众性缺陷分析与研究等一些可行的办法,起到了指导检修和减少缺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纯依靠温差阈值仅能判断设备的当前状态,无法对其发热趋势进行跟踪预测。环境温度和负载升高,有可能导致设备绝对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缺陷由一般发展为严重缺陷,因此需新的手段对变电设备热点温度进行预测。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构建变电设备热点温度预测模型,对电网运行历史数据、环境气象历史数据、缺陷和故障历史数据及检测、试验、监测等状态历史数据进行大量样本的训练学习,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多源因素与设备热点温度的关联关系,实现设备热点温度状态发展趋势和缺陷严重程度的动态预测。最后通过变电站设备实际运维检测数据分析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关漭  王默玉  刘林 《现代电力》2005,22(4):54-58
针对电厂大修过程中存在大量流程性业务的现状,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提高检修效率,提出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电厂大修管理中。利用Petri网技术对大修过程中业务流程建立工作流模型,并以此开发出电厂大修工作流管理系统。该系统流程定义简单方便,提供工作流程的跟踪、监控、统计功能,控制灵活,通过可视化接口,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按照需求建立应用流程。实际应用表明,电子表单按预先定义好的流程在各成员之间传递,保证大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报表、文档、资料等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流,在检修任务的执行中不再需要考虑业务流程,使得任务之间的复杂关系降低到最小程度,减少了项目实施中人员安排、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冲突,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企业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智能电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PDSM)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PDSM模型。一方面,模型中通过实时销售电价动态调整负荷需求,将发电侧统一出清的上网电价融入到实时销售电价模型中,同时为保证供电方有合理的利润,对实时电价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提出了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削减负荷的具体操作方法,建立了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同时大规模接入分布式储能装置作为系统的备用容量,分析了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模型与智能设备控制技术模型的异同。基于MATLAB仿真技术,采用IEEE 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PDSM模型的可行性。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实时电价的调整可将日负荷率提高2.788%,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智能设备和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技术可有效减少7.22%的高峰负荷。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汽车继电器开发中应重视的几项新技术:可靠性技术、寿命试验技术以及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介绍了汽车继电器可靠性试验设备性能、电寿命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给出了试验过程的控制电路框图。通过继电器电磁场、运动和应力仿真,以达到继电器磁系统和各部件优化设计,提高继电器机械寿命和电寿命。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intelligent diagnostic systems provid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electric equipment of electric network facilities. To maintain equipment operability, a level model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distinct in integrating various methods of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dissimilar data of equipment operation in order to reliably assess its technical condition using nondestruc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to determine the real need fo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he model is focused on intelligent support of the electrical personnel activities and involves calculating the integral priority indicator to assess the necessary maintenance activities and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control actions. A method for diagnostic control during the electric equipment opera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electric network facilities of various configurations, is developed. The technique involves the adaptation to equipm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the timely identification of defects and reducing the duration of planned and unplanned downtime. The results of technique testing on the exampl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oil production facilities are presented. The proposed solu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way to move on to a new generation of smart electric networks.  相似文献   

15.
龚文强  彭一胜 《广东电力》2001,14(3):45-46,53
机组热力设备在停运期间采用纯十八胺保护的技术已趋于成熟,且效果比较稳定,能有效防止热力设备停运期间的金属腐蚀,茂名热电厂1号机组为供热母管制机组,情况较为复杂,实施纯十八胺停运保护具有特殊性,为此,制定了周密的停运保护方案,在1号机组上实施纯十八胺停运保护技术后,割管检查省煤器管、过热器管,两管内壁均形成很好的保护膜,憎水性极好,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要供电局高压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高电压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设备的就地数字化监测。通过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实现就地监测层、站端控制层和远方监控与数据采集管理层的数据管理。本系统在高要供电局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检修的工作量,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绝缘缺陷。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防冰、除冰技术以及应用效果。通过在2005年和2008年冰灾中,运用紫外光成像技术对覆冰绝缘子进行电晕放电检测和故障诊断,提出了变电站电气设备冰灾超前诊断方法与提前防范技术,重点在于防范电气设备覆冰闪络。  相似文献   

18.
电力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中,其传导噪声可通过设备端口传导至系统其他设备中,因此设备传导噪声的抑制研究对系统整体的可靠工作非常关键。本文系统地分析电力电子设备传导噪声的抑制方法,分别从滤波技术、主电路拓扑优化、控制策略优化三种方法总结各类措施的工作原理、实施手段与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现有抑制措施的研究方向与关键问题,为抑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SCADA/EMS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高当前SCADA系统的实时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在分析了IT技术发展、Internet普及范围及电力系统对SCADA系统新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流行的三层结构技术、P2P计算模型及广域服务器集群技术等,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SCADA/EMS系统的构想、具体结构、通信模型及应采用的一些相关技术。此外,为提高原有设备的利用率,也提出了通过增添网关设备来将传统SCADA改造成基于Internet技术的SCADA系统的方法。对两种SCADA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性价比良好。  相似文献   

20.
PCM设备是电力系统通信中常用的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好设备对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对PCM设备在维护管理、运行检修等方面的看法和经验,同时,用实际案例说明了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常用的PCM设备的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对于平时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