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载型杂多酸PW12/SiO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制固载型杂多酸为催化剂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异戊醇。研究了杂多酸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 ,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此法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工艺简单、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用试验确定了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催化剂用量 ,酸醇摩尔比 ,反应时间等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固载三氯化铁非均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固载三氯化铁为非均相催化剂,对异戊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酐摩尔比、反应时间对乙酸异戊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固载三氯化铁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当乙酸酐的加入量为0.1mol,醇酐摩尔比为1.1时,催化剂质量为0.20g,反应30min后,乙酸异戊酯收率可达到98.2%,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产品用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进一步考察表明活性炭固载三氯化铁在其它酯的合成中也有着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炭固载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对乙酸戊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为90.42%,产率达76.95%。  相似文献   

4.
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萍  李先红 《工业催化》2006,14(4):52-54
以活性炭固载磷钼钨杂多酸作为酯化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1.2∶1,催化剂用量为1.0 g(占反应物之一丙酸质量的9%),带水剂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2.5 h。酯收率达84.5%。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法制备了混合金属氧化物固载的杂多酸(HPA)催化剂HPA/ TiO2-SnO2,通过TEM、IR和TG-DTA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马来酸和异戊醇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影响酯化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 6∶1 (马来酸用量为0.05 mol, 异戊醇用量为0.30 mol),催化剂用量 0.75 g,回流分水50 min。马来酸二异戊酯的收率>91%。  相似文献   

6.
乙酸异戊酯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采用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对氨基苯磺酸、Hβ型沸石、FeY、8种无机盐、铌酸、杂多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方法。阐述了在上述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的性质以及合成工艺的特点 ,列举了各催化剂在产率、反应时间、后处理工艺、是否可重复使用、带水剂以及是否易于保存和使用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指出不加带水剂、前馏分的回用问题和高效催化剂的固载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用自己研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PW12/SiO2复相催化酯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IAS),发现该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对酯化合成IAS具有催化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及催化剂容易回收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对论了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带水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采用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对氨基苯磺酸、Hβ型沸石、FeY、 8种无机盐、铌酸、杂多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磺化硅胶是一种以化学键键合而成,性能稳定的固体酸催化剂.文章以合成乙酸异戊酯为探针反应,考察磺化硅胶用量、原料配比、回流时间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将磺化硅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系列酯.实验得到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n(乙酸)∶n(异戊醇)=1∶1.5,回流时间为60 min,反应的酯化率可达97.1%,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的酯化率仍达80.0%.根据参考文献的最佳条件合成了乙酸系列酯的结果表明:磺化硅胶对乙酸系列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在液-固反应体系中研究了固载在几种国产活性炭上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对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酸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不同活性炭对杂酸的固载牢度显著不同。负载杂多酸的催化活性以及溶脱量与氨-TPD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固载杂多酸PW12 /SiO2 为催化剂 ,实现了水杨酸与异戊醇反应合成水杨酸异戊酯。最佳合成条件为 :酸∶醇 =1∶2 .5 ,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 3%,反应时间为 2h ,产率可达 96 %。催化剂容易回收并可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氯化铁、硫酸氢钠、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硫酸铁铵、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型固体超强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混合金属氧化物固载杂多酸、钨硅杂多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方法.指出氯化铁、硫酸氢钠和硅钨杂多酸是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凹凸棒石(Pa)进行硅烷化改性,制备了硅烷化凹凸棒石(PaAPTES),以PaAPTES为载体,通过化学键合接枝杂多酸H3PW12O40,制得了容易分离、可回收的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H3PW12O40/PaAPTES,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且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催化剂的溶脱率。进行了苯乙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硅烷化的催化剂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回收后可重复利用且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张兆贵 《天津化工》2009,23(2):22-23
综述了氯化铁、硫酸氢钠、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硫酸铁铵、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型固体超强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混合金属氧化物固载杂多酸、钨硅杂多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方法。指出氯化铁、硫酸氢钠和硅钨杂多酸是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微波固相法制备的蒙脱土固定AlCl3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实验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8.5%、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微波功率为7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2.9%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乙酸异丁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平 《应用化工》2004,33(2):4-6
介绍了稀土金属氧化物、相转移催化剂、氨基磺酸、杂多酸、硫酸铁铵及无机盐等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的研究结果,其中氨基磺酸、杂多酸、硫酸铁铵、FeCl3·6H2O和CuCl2·2H2O的催化活性高,产品质量好。作者以硅胶负载四氯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丁酯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为0.1mol,醇酸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150℃,最终转化率为93.87%。SnCl4/SiO2作为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对设备无腐蚀,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丙酸异戊酯合成用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 《当代化工》2004,33(4):236-239
介绍了各种无机盐、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及沸石分子筛等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研究结果。催化活性较高的为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及沸石分子筛,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作者以改性β沸石为催化剂合成丙酸异戊酯。将β沸石经水蒸气处理、酸处理,及负载金属Fe改性,将不同处理条件及不同硅铝比的沸石进行酯化比较,结果表明,β沸石的硅铝比越高,酯化率越高;酸量越高,酯化率越高。β沸石作为催化剂,产品质量好、选择性好,对设备无腐蚀,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TiO2负载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多孔型纳米级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得固载Keggin结构杂多酸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乙酸正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W12/TiO2(浸)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颗粒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实验结果显示:催化剂用量为0.3g,n(醇):n(酸)=1.2:1,用环己烷作带水剂加热,在油浴温度为130--135℃下,回流90min时,酯化率为99.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杂多酸是一类同时具有酸催化特性和氧化一还原能力的催化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杂多酸固载化后,能够在液相氧化和酸催化反应中把催化剂从反应介质中很方便地分离出来,且能使这类均相催化反应多相化。本文介绍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包括制备方法、影响负载量的因素及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文章同时阐述了有关活性炭固载杂多酸的机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活性炭固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