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胜峰 《电气时代》2005,(1):108-108
目前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和状况目前在这些电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开关、环网柜、无功补偿装置、抄表装置及控制器等带有RS-232/422/485串行通信接口的设备,由于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方便,系统费用低,所以许多监控系统大都采用串行通信技术来实现。现有系统中,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没有实现集中监控,只能做到本地显示和控制,只有少部分关键点采用电话拨号的方式实现了远程监控,但无法作到实时监控。因此现有系统的缺点是无法集中、全面、准确而实时地监控数据。随着以太网的大规模使用,以及网络自动化强劲势头的到来,用户与供应商迫切需要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2.
王勇  肖学礼 《电源世界》2005,(11):60-62,49
在全数字化高频大功率UPS中,大都采用两片或多片DSP与单片机共同完成较为复杂的控制和监控任务。本文主要就SCI串行通信接口实现DSP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利用SPI实现串行通信的设计方案,分析比较了两种通信方式的异同,给出了DSP与单片机串行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半双工方式下微机多点来行通信──RS─485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信系陆履豪南京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徐国龙目前使用广泛的串行通信接口是RS—232C。但RS—232C接口是用于点对点通信方式的,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作多点串行通信使用有...  相似文献   

4.
西门子S7-200PLC的RS-485通信接口简介及故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485通信是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的一种串行通信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的RS-485通信及其通信接口常见的故障和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传虎 《电气时代》2008,(3):I0010-I0012
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系统主要通过RS232、RS485和NCAN总线协议通信,它们无法直接与互联剐连接,因此该系统处于与互联网隔绝的状态。这些系统广泛采用低成本8位单片机,而这种单片机一般只具有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要接人到互联网必须进行通信接口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是接口的物理改造,更关键是数据格式的改造和通信协议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采用MAX3110E芯片扩展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方法。介绍了MAX3110E单片机扩展串行通信接口的方法、特点及与GM950I数传电台之间无线通信的实现。最后,给出了通信软件设计流程图、协议的制定及其通信程序。实践证明,所提出的串行通信接口扩展方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软/硬件占用资源少、运行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MCS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电平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三种MCS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中TTL与RS-232C电平转换的方式:采用分立元件实现电平转换;标准RS-232C电平转换以及利用MAX3232芯片实现电平转换。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与加速度传感器的通信问题,提出了在加速度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外设接口(SPI)进行通信,在单片机与工控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接口(SCI)进行通信的两级通信的系统方法,详细地阐述了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串行外围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外围接口协议,它采用—个串行、同步、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解决了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问题,并且可以和多个外设进行直接通信,具有配置灵活,结构简单等优点。为了节约SPI接口开发时间、提高系统的重构性,结合AVALON总线为微处理器和IP核提供了高性能无缝传输的信息通道和SOPC较强的系统重构两方面的技术优势,系统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SPI从控制器内核,实现了支持AVALON总线协议的SPI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SPI通信接口硬件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可靠性强,同时降低了通信系统设计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电器RS-485通信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RS-485串行通信接口的特点及其接口电路的基础上,指出:智能化电器可采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接口实现数据通信功能。本文设计了用于智能化电器的单片机与PC机之间RS-485通信的接口电路与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1.
问:G3系列PLC有支持哪些通信方式? 答:G3系列PLC支持多种通信方式,主要包括: 串行通信:CPU模块上集成的RS232和RS485串行通信接口,支持G3专有协议、标准Modbus RTU协议和自由协议,使得G3系列PLC可以连接任何支持Modbus RTU协议的人机界面,亦可用RS485接口将多达32台PLC连接成总线型网络.对于一些开放的协议,还可以通过自由协议的方式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力线路微机保护系统,文中概述了该微机保护系统的总体结构,重点阐述了串行通信软、硬件设计方法。系统的串行通信采用了目前工业控制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CAN现场总线,其中,串行通信硬件电路设计中,以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和CAN收发器PCA82C250作为CAN总线与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接口,实现本系统与监控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提高了通信的快速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RS485通信接口在交流接触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卉  薛旗 《电气传动》2004,34(1):50-52
文章选用了RS485串行通信标准总线接口,采用了串行数据通信方式对交流接触器进行了通信接口的设计,对交流接触器的可通信技术进行了探讨,实现了现场接触器与主控计算机的双向通信,达到了遥信、遥测、遥调和遥控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了交流接触器的性能,使之更符合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微电子电路经常被雷电等电压损坏。分流、均压、接地与屏蔽是过电压保护的有效措施,但是微电子电路的特点决定了对其保护装置某些不同于电力设备的特殊要求。通过对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芯片的过电压耐受能力和电容对计算机串行通信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提出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芯片的过电压器保护水平与限压器的最大接入电容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485总线的低压电器可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总线接口,采用串行数据通信方式进行低压电器通信接口的设计,对低压电器的可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以继电器远程双向通信系统为例设计了基于RS485总线的电器远程双向通信系统,实现了现场电器与主控计算机的双向通信,达到了遥信、遥测、遥调和遥控的目的,使之更符合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之间通信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多CPU结构单片机控制系统在调试模块通信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一整套实现单片机系统和微机系统之间串行通信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通过接口转换器实现双方电平转换,单片机使用中断方式控制难,微机使用VB编程,并采用通信保护电路,大大增强了通信的可靠性,简化了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曾粤  刘妍 《电气时代》2011,(2):92-93
由于RS232在微机通信接口中被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标准,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
王大鹏  姜淑忠  朱莉 《微电机》2008,41(3):42-44
提出利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取代异步电机和机械凸轮,实现细纱机的数字卷绕方案.伺服驱动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永磁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和卷绕算法,工艺参数由PLC和DSP通过串行通信接口(SCI)进行通信.对DSP与PLC之间的通信协议、信号隔离和电平转换,给出了详细介绍.现场运行表明该软、硬件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大气数据参数实时采集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一种基于DSP和4通道UART芯片TL16C554A的大气数据解算卡串行通信接口设计方法。解算卡以高性能浮点DSP TMS320C6713为核心处理器,介绍了通信接口硬件电路实现原理和串口通信参数配置方法,详细阐述了外部扩展串口芯片TL16C554A的异步串行通信实现过程,并增加CRC循环冗余校验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上位机对接口通信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串行通信接口可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刷新快,无误码,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稳定可靠传输的目的。此串行通信接口已成功应用于某FADS系统(嵌入式大气传感系统),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在计算机检测系统中,常配有一些数字式测量设备,如数字码盘,数字计数器等。这些设备的输出是一并行数字量。一般计算机以并行输入方式对这些数字量进行采集。在一些情况下,如测量设备与计算机相距较远时,希望采用串行输入方式来采集数据,这就需要在测量设备和计算机两方都设置串行通讯接口。目前常用的计算机串行通讯接口,如RS—232等,在一些仅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应用场合,可能会因为控制复杂,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