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保证通航安全,船闸设计规范对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内的水流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船闸通航常常受到泄洪建筑物运行的影响,通航条件恶化。通过试验优化泄洪建筑物与船闸所组成的枢纽的平面布置,优化泄洪建筑物调度运用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泄洪建筑物运行时对船闸通航的影响,并且通过试验拟定合理的船闸调度方案和划定通航警戒区域。  相似文献   

2.
吴学中  王久晟  黄祚继 《治淮》2013,(10):18-20
裕溪河是巢湖与长江通航的主要通道,为打造安徽省水上高速公路,扩大合肥的入江通道,需对巢湖船闸、裕溪船闸进行扩建,均新建了复线船闸。为保证通航安全,船闸设计规范对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内的水流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船闸通航常常受到泄洪建筑物运行的影响,通航条件恶化。因而常常通过试验优化泄洪建筑物与船闸所组成的枢纽的平面布置。  相似文献   

3.
三峡船闸下游引航道不稳定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工程船闸泄水、汛期大坝泄洪及枯水期电站日调节泄水等对通航的影响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阐述厂第五级船闸主辅廊道联合运行的方式,研究了各级通航流量与辅廊道向引航道内泄水引起的不稳定流对升船机口门及船闸人字门处波高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是可以解决船闸泄水对升船机和船闸人字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飞来峡水利枢纽由于场地限制,新船闸需要在在凸岸建设,要获得良好的通航水流条件难度较高。本文通过整体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飞来峡水利枢纽新建二线、三线船闸并列布置方案在各种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通航水流条件,对船闸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最终提出了满足通航要求的船闸布置方案,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峡船闸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模型试验成果,阐述了三峡船闸上引航道在船闸充水过程中,重力波流运动的演变规律以及船队系缆力变化过程,论证了船闸输水系统上游取水口布置形式的合理性,研究了在船闸单线充水运行条件下,上游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而双线同时充水则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还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对于影响重力波流运动的多种控制性因素以及通航水流条件的若干改善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指明了下一阶段三峡工程引航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运行,三河船闸吃水深度不足等各类问题日渐突出,且三河船闸等级与现有航道条件和通航要求严重不匹配,与沿线的石港、南运西船闸成为影响金宝航线通航能力的主要瓶颈。为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利用金宝航线的水运能力,三河船闸等金宝航线船闸急需拆建改造。  相似文献   

7.
船闸扩能改造期施工围堰缩窄了引航道的局部水域宽度,改变了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对坝区过往船舶的安全航行存在影响。以葛洲坝水利枢纽为例,针对船闸扩能改造期施工围堰缩窄引航道局部水域引起的通航水力学问题,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了船闸不同运行水位条件下施工围堰对船闸上游引航道和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合理的船闸优化运行方式,降低了引航道最大流速、最大波高、水面线坡降等各项水力指标。研究成果对船闸扩能改造期船舶安全快速过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航运的发展促使内河航运枢纽中的船闸扩建工程日益增多,在已建枢纽基础上进行船闸扩建势必会改变现有工程河段的边界条件和水动力特征,从而对已有建筑物运行产生影响。结合富春江船闸扩建工程,采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分汊河段扩建船闸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及相关改善技术。结果表明:富春江船闸位于峡谷分汊河段,扩建船闸及导航墙的兴建,导致汊道分流比发生明显改变,左汊主河道分流量增加、水位壅高,对发电、行洪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小扩建船闸的影响,需在右汊船闸隔流墙与江心洲之间开挖一条行洪渠道,以尽量维持河道原有分流比,但行洪渠道紧邻下游口门区,受渠道内集中水流影响,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不满足要求,船闸通航条件与发电、行洪相互制约;提出了在汊道进口设置节制闸控制分流的创新技术,通过节制闸调节两汊分流比,能够解决船闸通航与枢纽建筑物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红水河乐滩船闸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原型调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水河乐滩船闸是国内实际运行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本文介绍了该船闸双边输水工况水力特性,提出了控制闸室超灌(泄)的措施,并通过输水方式优化,改善了闸室水流流态,保证了船闸安全通航.  相似文献   

10.
大洑潭枢纽位于沅水上游,处在山区限制性河道,其通航水流条件十分复杂,不利于通航。针对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水流条件差、横流较大、洲尾通航困难及小流量下通航水深不足等问题,设计和修建大洑潭枢纽船闸整体物理模型,并结合船模航行试验,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及洲尾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船闸枢纽平面布置存在缺陷,上游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易受江心洲分汊口斜流影响,尤其左右两汊同时泄流下,船舶航行难度较大。整治方案采取加长导航墙和修建丁坝、顺坝及开挖航槽等措施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优化方案④下的通航、船模水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确定了在该条件下的最大通航流量,并论证了在此方案下通航的安全性和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分析双线互输水船闸剩余水头与船闸输水时间的关系,基于船闸输水系统非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了一元船闸充、泄水数学模型。以广西长洲枢纽三、四线船闸为例,用原型观测数据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重点研究双线互输水船闸的输水系统水力学,揭示剩余水头与输水时间和省水率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剩余水头减小,船闸输水时间不断增加,同时因联通阀门关闭时间较长,在阀门关闭末期,充水闸室水位高于泄水闸室水位,从而出现倒流现象,船闸省水率增至0.5后又降低。故从省水角度出发,剩余水头取4 m为最优。综合考虑省水率与输水时间的矛盾,从而提出省水率与输水时间在剩余水头选取上的权重问题,为优化双线互输水船闸剩余水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水口船闸变形观测资料分析 ,简述船闸变形多测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阐述水口船闸变形规律 ,并对其现行观测布置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河船闸通航规模的确定,运用引航道尺度、船闸通过能力和耗水量计算,为海河船闸总体布置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船闸修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电站船闸在山体中开挖修建,最大边坡高170 m,最高直立墙68 m.采用预应力锚索对边坡加固.本文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永久船闸高边坡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并结合监测资料就锚索应用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通航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晓雯 《水力发电》2012,38(1):76-80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向具有供水、防洪、发电、通航等多目标开发方向的发展,高坝通航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总结了通航建筑物船闸及升船机的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船闸输水形式及阀门防空化新技术,湿运全平衡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和水力浮动式升船机新技术。我国高坝通航升船机及船闸建设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多非线性优化方法,对五强溪船闸的裂缝开度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了水位和温度效应对船闸开度的影响机理,并且建立了开度的统计模型,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分离了水位效应和温度效应对开度的影响度,明确了运行水位是影响船闸开度的首要因素,且温度变化也会影响缝开度变化,进而影响水压作用效果。最后结合对监测资料的分析,指出五强溪船闸在EL.108 m水位以下运行是安全的,但应加强观测,一旦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或趋势发生变化,应限制运行,进行分析并考虑加固。  相似文献   

17.
左江水利枢纽水坡由上游引航道、上坡首、坡槽、坡脚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全长约1235.0m,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坡槽净宽6.8m,槽壁净高3.75m,坡槽纵向坡率3%;推进机采用外电——机械传动,设计总重约900kN,驱动功率648kW,上行速度为50m/min;投资约为船闸的2/3,耗水约为船闸的1/34,过坝时间约为船闸的7.7/10;最大通航船舶吨位为120t机驳船,设计年货运量为50万t。  相似文献   

18.
富春江船闸变形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富春江船闸变形观测资料,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富春江船闸的水平位移、开合度、沉陷等变形规律,对船闸的工作性态作出了评价,并对今后船闸监测系统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化水电站是红水河上10座梯级电站的第6级.通航建筑物为单级船闸,设计水头29.0 m,位于国内已建单级船闸前列.该船闸是在原250 t级垂直升船机的基础上改建.结合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和原型水力学观洲及调试,解决了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介绍大化船闸的主要技术特征,船闸建筑物总体布置、输水系统、输水阐门、水工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特别对大化船闸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高水头船闸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用非等分水头运行原理,通过对多余水垫产生、扩散的阐述,揭示消除水垫的措施及其意义,并研究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实现“既不影响船闸航运能力及其他功能,又能提高船闸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既降低闸室边墙、闸门高度,减小闸门,降低技术难度要求,又能方便运行管理;既减少工程量及投资,又能实现节水发电”的目标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