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己氧基硼酸铜抗磨减摩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环己氧基硼酸铜,在四球试验机和环-块试验机上评价了其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组成和价态.结果表明,环己氧基硼酸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其作用机理是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降解反应,生成了Cu2O和B2O3等反应产物沉积在摩擦表面,从而起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动态固体膜润滑的概念,合成了烷氧基硼酸锌,评价了其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改进的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利用电阻法测定了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斑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荷低于40 N、摩擦速度高于1.28 m/s时,电阻测定表明摩擦副之间被添加剂(烷氧基硼酸锌)产生的半固体膜所隔开,处于动态固体润滑膜润滑状态,并可实现零磨损。SEM观察到的磨斑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动态固体润滑膜的存在。该添加剂表现出了一定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沉淀法原位合成了油酸钠修饰硼酸锌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IR)对其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四球机考察了其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斑表面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试球磨斑表面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制备的油酸钠修饰硼酸锌纳米粒子粒径在80~100 nm,能在水中均匀分散,可使水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抗磨减摩性能也有较大提高.XPS分析表明,硼酸锌纳米粒子作为水基润滑剂,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了Zn、B、Fe等的氧化物保护膜, 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分子设计的观点出发,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硫杂环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异辛基硼酸酯(ITTB)。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菜籽油(RO)中加入添加剂以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均显著降低。从磨斑表面SEM,XPS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降解反应,硫元素在钢球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含Fe2(SO4)3和FeS2的反应膜,氮、硼元素则以吸附膜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2种膜的共同作用提高了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袁荔 《润滑与密封》2017,42(2):51-55
通过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沙棘油(SBO),利用热失重分析仪(TGA-DSC)分析其热稳定性,并与高性能的环保专用润滑油荷荷巴油(JO)进行比较;利用MFT-R4000高速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沙棘油与荷荷巴油及加入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TP)添加剂后的摩擦学性能,用光学显微镜(LV150N)和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钢块磨斑表面形貌和磨斑表面主要化学元素。结果表明:沙棘油的耐热性能、润滑性能及对MoDTC和ZnDTP添加剂的感受性优于荷荷巴油;沙棘油和MoDTC和ZnDTP复配油润滑下,钢块磨斑表面P和S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表明S和P元素在摩擦过程中与摩擦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磷酸铁和硫化铁等反应膜,提高了摩擦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硼砂和硫酸锌为原料经水热法制得硼酸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红外分析表征硼酸锌的结构.结果表明,分散介质的变化对硼酸钙的形貌有一定的影响.将油酸修饰的硼酸锌分散于聚α-烯烃( PAO)中,利用SRV 1型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并分析摩擦机制.结果表明:在一定水热时间下制备的油酸修饰硼酸锌,能有效降低PAO润滑时45#钢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XPS分析显示,油酸修饰硼酸锌作为润滑添加剂时,在磨痕表面形成了含B、Zn和Fe的摩擦膜.  相似文献   

7.
十二烷氧基改性硼酸铜的合成及抗磨减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含硼润滑油添加剂———十二烷氧基硼酸铜。采用四球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HVI500中性矿物油中加入十二烷氧基硼酸铜以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均显著降低。从磨斑表面XPS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降解反应,生成的产物Cu2O和B2O3沉积在摩擦表面而起润滑作用,从而改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羟乙基十八胺与钼酸铵作为原材料,合成一种新型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N-十八烷基亚胺二乙醇钼酸二酯(HOAM),并利用红外光谱仪(I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和元素分析(EA)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其热稳定性。以锂基脂为基础脂,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HOAM与市售的Molyvan 855添加剂在锂基脂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及极压承载能力;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近边结构吸收光谱(XANES)分析其磨斑形貌及摩擦膜的钼元素的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HOAM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良好,其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锂基脂中可使钢球磨斑直径减小、磨斑形状变规则、犁沟变浅;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HOAM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含MoO-42的润滑膜,相比Molyvan 855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羟乙基十八胺与钼酸铵作为原材料,合成一种新型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N-十八烷基亚胺二乙醇钼酸二酯(HOAM),并利用红外光谱仪(I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和元素分析(EA)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其热稳定性。以锂基脂为基础脂,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HOAM与市售的Molyvan 855添加剂在锂基脂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及极压承载能力;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近边结构吸收光谱(XANES)分析其磨斑形貌及摩擦膜的钼元素的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HOAM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良好,其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锂基脂中可使钢球磨斑直径减小、磨斑形状变规则、犁沟变浅;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HOAM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含Mo O-42的润滑膜,相比Molyvan 855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聚脂肪酸和二乙醇胺合成一种二聚酸二乙醇胺盐,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在水性基础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试验后钢球磨斑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在水性基础液中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以及良好的液相防锈和抑制铜片腐蚀的性能;在摩擦过程中,磨斑表面形成了含氮的吸附膜和含 Fe2 O3的化学反应膜,二者协同作用使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有机钼复合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成的有机钼与碱性石油磺酸钙按一定的配比,制备了复合添加剂加入到基础润滑油中,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测试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添加剂可使基础油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可较大地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损性能,并有效地抑制温升。  相似文献   

12.
研究纳米二硫化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不同的超声波分散时间制备纳米二硫化钼润滑油,考察表面活性剂和超声波分散时间对纳米二硫化钼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四球机和描电镜考察纳米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2%油酸表面活性剂和超声波分散30 min可有效提高纳米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纳米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减摩性能,特别是0.01%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的抗磨性能和高负荷下的减磨性能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SYNTH-8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分析。四球机实验表明:在40^#润滑油中加入4%SYNTH-8添加剂,其最大无卡咬值增加54%;在自制磨损同上的试验和铁谱分析表明SYNTH-8添加剂极大地提高了润滑油的承载能力,并且其铁谱片上存在大比例细小磨粒。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吸附及热解还原制备六方氮化硼负载纳米铜复合润滑添加剂(Cu/h-BN),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将纳米润滑添加剂分散到聚α-烯烃(PAO10)中,采用球盘摩擦试验考察其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典型的磨痕进行...  相似文献   

15.
纳米减摩修复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MRH-3高速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纳米微粒Cu,A l,A l2O3以及不同配比的混合纳米粒子加入到SD40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机制。结果表明:含有纳米Cu,A l,A l2O3粒子的润滑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SD40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性能,且对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Lanthanum isooctoxyborate (LaIOB) was prepared as an additive, and the antiwear and friction‐reducing properties of base oil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were evaluated with an MS‐800A four‐ball friction tester and HQ‐1 friction machine. The chemical states of tribochemical species on the rubbing surfac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IOB possesses good antiwear and friction‐reducing properties. The XPS analysis shows that LaIOB can be triboreduced to La2O3 and B2O3 during friction.  相似文献   

17.
有机钼添加剂在成品油和行车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制备了一种含硫、磷、钼的油溶性有机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分别将其加入到基础油,68号汽轮机油和10W/30QD级汽油机油中,润滑油性能试验表明,可降低油品温升,并与油品中其他功能添加剂有良好的协作作用;行车试验表明,可延长换油期,降低汽车发动机主要摩擦副的零件磨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H.D. Huang  L.P. Gan 《Wear》2006,261(2):140-144
Graphite nanosheet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500 nm and thickness about 15 nm were prepared by stirring ball milling.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graphite nanosheets as additive in paraffin oi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four-ball and a pin-on-disk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wear surfaces of the steel ball lubricated with the additive-containing paraffin oil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graphite nanosheets as additive in oil at proper concentration show bette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than pure paraffin oil.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antiwear ability of the lubricating oil were improved. Moreover,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lubricating oil was de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graphite nanosheet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the additive in paraffin oil is about 1.0 × 10−2 wt.%.  相似文献   

19.
合成一种新型含氮硼酸酯铝材轧制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添加含氮硼酸酯的铝材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强度、摩擦因数,通过显微镜观察磨斑形貌并测量磨斑直径。利用正交试验法评估极压剂含量、基础油种类、四球试验机载荷和转速对含氮硼酸酯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对4种参数对铝材轧制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强化效果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油样的摩擦学性能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极压剂添加量、基础油种类、转速和载荷;经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的含氮硼酸酯铝材轧制润滑油强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极压剂质量分数为1.0%,基础油种类为D100,载荷为294 N,转速为1 200 r/min;通过极差、方差等分析,发现极压剂添加量和基础油种类对油样的摩擦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