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直接存取设备中,除了光盘用光伺服外,软磁盘、硬磁盘都在倾向于采用光伺服方式,并获得成功,软磁盘达1250TPI以上,硬磁盘达17KTPI的道密度。光盘除了连续导向糟伺服方式外,还有采样伺服或DBF方式,其道密度在17KTPI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磁盘驱动器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提高道密度的新技术,我们称之为光刻伺服技术。综述了光刻伺服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光磁软盘的光刻伺服技术、Hitachi公司17kT/In硬盘样机的光刻伺服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描述,指出光刻伺服技术已成为提高磁盘驱动器道密度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记录道密度,采用了预(光)刻伺服码道技术,这就需要研制、开发高精度驱动定位装置的光刻专用设备。本文介绍我们所研制的光刻伺服录写设备中的驱动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4.
从光刻伺服盘的制作工艺过程和光刻伺服图形道位置信息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引起光刻伺服盘安装偏心的原因以及偏心对磁头伺服定位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安装精度和减小偏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五、N区Q区交错的改进三位式伺服格式 1.基本原理三位式(TRIBIT)伺服格式是在两个同步脉冲间加入位置不同的两个脉冲分别表示奇道和偶道。如果把两个同步脉冲间的区域看成是一个伺服元,则沿圆周方向各个伺服元即重复、闭合排列。现将相邻伺服元在半径方向错开半个伺服道(图14),则在圆周方向形成了两种伺服元。其中  相似文献   

6.
在磁盘驱动器中借助光伺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道密度我们的方法是;采用光刻工艺,在磁盘上记录高精度有磁,无磁伺服图形,通过磁头读取伺服信息。本文设计了用于刻写伺服图形的光记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6350TPI磁盘的刻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扇区伺服编码图形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道地址绝对编码和相对编码的编码规律,同时对扇区伺服的高速寻道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四)光盘存储系统伺服误差检测控制 光盘存储器系统的伺服误差检测控制主要包括聚 焦伺服控制、道跟踪伺服控制和主轴电机转速伺服控 制,这几类伺服控制都是基于自动控制原理的伺服误 差检测控制,具体讨论如下。 1、聚焦伺服误差检测控制  相似文献   

9.
伺服信息可记录在一个专用的盘面上。也可和数据一起记录在同一盘面上。伺服数据和工作数据交叉排列的称为扇区伺服。伺服信息和数据分别记录在介质的内层和表层的称为分层型伺服。同时采用伺服扇和伺服面进行定位有助于消除低频偏摆;N-Q区交错的TRIBIT格式可使道密度加倍;改进的N-Q区交错型伺服允许磁头偏移量大于1/4道间距。本文提供的电路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VC编程实现BMP图像裁切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图像数据全部读入内存,然后将感兴趣区域裁切下来;第二种方法是只读取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数据,然后保存读取的数据实现图像的裁切。  相似文献   

11.
眭建明 《软件》2006,(10):34-35
弓I富在卷筒流水线的板带生产企业中,如扎钢、铝铂、卷筒纸等,其裁切系统,许多企业基本上还在沿用以前的直流或交流变频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其裁切精度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但往往不是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企业精益求精,对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也日显重要,同时也满足了客户对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康尔达印刷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尔达)是一家生产印刷板材的企业,近几年陆续对三条流水线的裁切系统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交流变频控制系统改成了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其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原来的每张板材误差1mm(国家标准是1.5mm)改进到了误差0.5mm,其效果是明显的,且只需购一台PLC,一套伺服电机(带驱动器),程序自行开发,系统自行安装,其成本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硬磁盘伺服刻写方法--螺旋伺服刻写法,推导了螺旋伺服运动模型,并做了性能分析。该方法首先将伺服初始信息以螺旋道的方式写入盘片,然后在后期由硬磁盘驱动器(HDD)自行将伺服信息补充完整,在保证伺服信息完整性的同时减少了关键资源的使用时间,缩短了伺服刻写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磁头和数据道的相对位置是通过分析伺服信息得到的.因此伺服信息必须在硬盘生产过程中被写入.传统的伺服信息刻写过程需要借助伺服道刻写机和净房环境,这些都会使硬盘的生产成本增加.快速增长的磁道密度也给伺服信息的刻写带来很大压力.自伺服刻写能够使用硬盘自身的组件来完成伺服信息的刻写过程,因此提高硬盘的生产效率.讨论了硬盘自伺服刻写过程和其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自伺服刻写原理及其带来的径向误差传递现象.径向误差是由于噪音扰动、"种子"磁道的缺陷和与上一磁道的高度依存性引起的.比较了现行的两种抑制自伺服刻写中误差传播的办法,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加权型校正信号的产生方法,并从理论上和仿真条件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它能同时减少磁道绝对径向误差和相对径向误差.  相似文献   

14.
我也说几句     
《自动化博览》2013,(7):6-6
@cpp114官方V:#epp114微直播#一场名为“从切纸机走向裁切生产线”的解决方案推荐会已经拉开序幕。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江浙沪、安徽、河南等地区80余人参加,由此可见印刷企业都在寻求企业自动化转型,裁切线便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将光盘驱动器高道密度记录技术应用于磁盘驱动器,对于大幅度提高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预(光)刻伺服录写装置便是开发大容量磁盘驱动器的一种高精尖技术设各。本文主要讨论预(光)刻伺服录写装置光记录系统设计。该系统中以完成6360TPI磁盘的刻录。  相似文献   

16.
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是一种稳定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的关键点之一是使用裁切后的代理目标限制更新步长.实验发现当使用经验最优的裁切系数时, 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无法被确立上界,这有悖于置信域优化理论.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双裁切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with double clipping boundaries, PPO-DC).该算法通过基于概率的两段裁切边界调整KL散度,将参数限制在置信域内,以保证样本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在多个连续控制任务中, PPO-DC算法取得了好于其他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周功业  彭刚  操云波 《微处理机》2007,28(6):102-104
随着磁盘道密度的不断提高,刻写的磁盘伺服信息所需的校验时间已成为影响磁盘生产效率的瓶颈,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磁盘伺服信息校验方法-无人工介入磁盘伺服信息在线校验方法(Unmanned Harddisk Servo Info On-line Verifying method,UHSIOV),设计了校验系统的模型,并对相关功能模块及算法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表明,此校验方法在保证伺服校验完整性的同时,减少了伺服刻写机这一关键设备的使用时间,缩短了校验所需时长,且与传统校验方法相比做到了完全无人工介入校验。  相似文献   

18.
单目视觉伺服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德 《自动化学报》2018,44(10):1729-1746
视觉伺服是机器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单目视觉系统,从视觉伺服的运动映射关系、误差表征、控制律设计、关键影响因素等多个层面,对视觉伺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不同视觉伺服方法的特点,给出了视觉伺服在不同领域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了视觉伺服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温度引起面伺服磁盘驱动器的磁头偏道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驱动器工作时自身发热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都能引起磁头的偏道。温度导致的磁头偏道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磁头的偏道量和磁头距伺服头距离成正比;二是磁头的热偏道量随环境温度、工作时间和磁头位置不断地动态变化。研究磁头热偏道的基本特征对设计低热变形的硬盘驱动器及其补偿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定位系统,偏道现象严重。本文从分析记录格式与盘片转速误差入手,介绍扇段式伺服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