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碳质微细粒金矿石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甘肃省某地含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文章介绍了氰化浸出前对碳质金矿石进行预先氧化处理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用浮选—氧化焙烧—氰化浸出流程是处理此类碳质金矿石的有效工艺,全流程提取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难处理含金硫化矿的细菌堆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品位难处理含金硫化矿因其含金价值太低,而不能用选矿方法经济地回收。选矿(通常用浮选)之后还要对硫化精矿进行氧化,才能使金易于常规氰化处理回收。已被采用的氧化方法有:酸性或碱性加压氧化法、焙烧法和BIOX法。BIOX法是由南非的GENMIN研究开发,已应用于工业生产,它包括磨矿和对精矿进行微生物槽浸。该法和其它氧化法一样,成本相对较高,用来处理低品位金矿石将无利可图。但是,如果在矿石破碎之后就采用  相似文献   

3.
难浸金矿石的矿物学特性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氰化浸出直接处理难浸金矿石和精矿,有金回收率低和氰化物消耗量大的缺点。因此,在氰化浸出之前需要进行氧化预处理以分解硫化矿物包裹体使得金颗粒容易接触到氰化物离子,三种主要的氧化预处理方法是:传统的氧化焙烧法,近代的加压氧化法和仍处于试验开发阶段的细菌氧化法。本文着重论述影响金难浸的矿物学因素和上述三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进展,并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生产的经济指标作一比较,还扼要讨论了有关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是关于金矿石处理系统中金与铜分离的方法。含金和铜的金矿石用氰化物水溶液处理 ,产生含氰化金络合物和氰化铜络合物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送到微孔过滤薄膜。此薄膜阻止氰化铜络合物透过 ,而允许氰化金络合物透过。于是二者得以分离。含氰化金络合物的透过液再用活性碳或元素锌处理 ,最后获得元素金。含氰化铜络合物的溶液可以废弃或者进行处理以回收铜 (美国专利号 :5 96 1 833)在金处理系统中金与铜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很多金矿石或浸出渣中,大部分金以亚显微形产出,即使细磨也不能解离用氰化法回收的金。通常用氧化焙烧法处理这类矿石,以产出多孔焙砂,使之适合氰化浸出。尽管已广泛承认这一工艺,但是,就今天的高回收率和干净环境的标准而言,这实际上没有多少吸引力。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开发出盐酸加压氧化工艺,以处理南非VaalReefsEast黄铁矿精矿。该精矿是浮选法从氰化尾矿中回收的。它由675%黄铁矿、138%砷黄铁矿、91%石英和41%白云母组成。直接氰化浸出的回收率为442%。盐酸加压氧化工艺的优点是:简化工艺流程(金和其它赋存金属直…  相似文献   

6.
对某含砷难处理金矿石采用浮选—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1.2%。其中浮选回收率为89.75%,氰化浸出率为90.5%。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的NaOH耗量为280~300kg/t精矿  相似文献   

7.
《铀矿冶》1994,(3)
含砷金矿石常规氰化的预先生物浸出AbbruzzeseC.等人在《MineralsEngineering》1994年第7卷第1期上撰文,介绍对含砷金矿石氰化浸出前的细菌氧化预处理。作者指出,含金难处理硫化矿(主要为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是不适宜直接氰化浸金...  相似文献   

8.
含砷硫锑碳难处理金矿石的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含砷硫锑碳难处理金矿石的处理工艺及其原理、特点和适用性。该工艺包括氧化焙烧、加压氧化、细菌氧化、化学氧化、硝酸分解、电化学氧化等,其中对氧化焙烧进行了重点叙述,对加压氧化、细菌氧化等方法也作了较详细的报道。同时例举了目前世界各主要产金国和我国对此类金矿石处理的一些实例。实践证明,精矿氧化焙烧+烧渣氰化工艺对含砷硫锑碳金矿石较为合理,既可提高金的回收率,又能在焙烧过程中对上述元素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处理金银矿石时,用选矿法富集的粗精矿,往往需要氰化处理。自然金的氰化,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指标,但对含有相当数量的金银碲化物(如针碲金银矿 AuAgTe4的矿石,必须添加强氧化剂,才能使金、银变为 Au~+和 Ag~+,它们再与 CN~-络合成为络离子,从而提高氰化率。对河南银洞坡金矿浮选粗精矿进行氰化处理时,在过程中加入高锰酸钾,取得较好效果。该金矿石系一难选地表氧化矿,受到程度不同的风化和铁染。主要金属矿物是:自然金、针碲金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采矿公司对不经预处理就不能氰化提金的矿石就其处理技术的研究投了很大的力量。难处理矿石的预处理,其重要目的通常是要使硫化矿包裹的金粒暴露出来。预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如磨矿,也有化学方法,如硫化物的氧化。矿石中的活性碳质成份与可溶性金的氰化络合物键合会使矿石变得难以处理,这就是“负吸附”现象。甚至在硫化矿氧化之后,某些碳质组分仍未被氧化而保持其“负吸附”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强化氧化处理提供比纯粹氧化硫化矿物更强烈的氧化条件。若金矿石中所含的某些可溶性贱金属矿物消耗大量氰化…  相似文献   

11.
《铀矿冶》1992,(2)
本文综述金矿加工和提取的工艺状况。原来被认为不经济的矿体,由于新的先进的提取方法的开发,现正成为有经济价值了。讨论了易处理金矿石用常规氰化处理和难处理金矿石用直接浸出和预处理技术回收金的处理方法。在提取方面,本文揭示两个不同的加工难  相似文献   

12.
何家岩原生金矿石中,金及金的载体矿物粒度微细,采用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23%左右。对浮选金精矿采用细菌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可达到92.73%。因此,采用浮选—浮选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浸出是处理该矿石较为适宜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如果金矿石中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为简单氰化法有效浸出,这种矿石即属于难处理金矿石。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超显微金粒包裹于硫化矿(通常为黄铁矿、毒砂)内。迄今,处理这种矿石的主要方法是氰化前焙烧。但也考虑用细菌使硫化矿基质部分或全  相似文献   

14.
金矿氰浸工艺优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云帆  周平  裴斌  罗溪梅 《矿冶》2011,20(1):58-6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金矿氰化浸出工艺的优化技术,对助浸剂、充氧技术、焙烧、加压以及生物氧化技术等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难选金矿石的有效浸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细菌氧化法-难选金矿石主要处理工艺CoraleL.Brierley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矿石的生物氧化洁已经从一种简单的处理低品位矿石及废料回收铜的方法发展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的生产工艺。据估计,世界上黄金总产量的1/3产自难选金矿石。用生物氧化法处理难...  相似文献   

16.
对含有磁黄铁矿和白铁矿的金矿石加强预氧化处理,部分避免了易氧经杂质对氰化过程的有害影响,提高了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8%和92%。  相似文献   

17.
提金技术的革新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提金技术可以从大多数金矿石中回收金。但这种技术仍需要革新以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率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等。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专业机构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需要考虑回收黄铁矿和碲化物中呈粗粒、细粒以及微细粒的金。主要的回收方法是重选—混汞,氰化以及浮选。基于这些方法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工艺流程。其他可选择的方案包括拣选、焙烧或加压氧化,无氰浸出以及冶炼等。氰化物是溶解金的主要溶剂。而其他的溶剂也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些溶剂包括碱性溶剂(与氰化物相似)、中性溶剂(硫代硫酸盐及溴的衍生物)和酸性溶剂(氯、硫代氰酸盐及硫脲)。含金硫化矿精矿可用直接氰化、焙烧—酸浸—氰化,加压氧化—氰化以及冶炼的方法处理。研究的其他问题是用炭浆法(CIP)回收金、砂矿的处理,混汞及浮选。  相似文献   

18.
碘法浸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热力学方法对碘-碘化物溶金的可能性进行了简单分析, 用碘-碘化物溶液对含炭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浸出工艺条件试验及氰化的对比试验, 得出了碘化法浸金时间短, 金浸出率高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双重难选金精矿经两段细菌处理可同时破坏其中的硫化矿物和含碳基质。在第一段熟知的硫化矿物生物氧化过程中,用矿质化能营养细菌氧化硫化矿物,在第二段中,用多毛链霉菌破坏含碳基质。在第一段中硫化矿物生物氧化后金的氰化率为81.1%。在第二段中多毛链霉菌的作用可降低含碳基质的含量,这有利于降低矿石的劫金程度和改善金的氰化行为。矿浆浓度、温度和与细菌作用时间影响含碳基质的分解率。含碳基质破坏后,金的氰化率由136%提高到94.7%。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新的两段细菌预处理法可分解硫化矿物和含碳基质,提高从双重难选金矿石中浸出金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20.
张治磊  李勇  刘志信 《现代矿业》2014,30(2):165-166,169
某黄金矿山原氰化提金工艺采用原矿细磨后经CaO碱浸氧化预处理再常规全泥氰化的生产工艺流程,由于井下开采地质条件的变化,开采出的矿石金嵌布粒度较细且综合伴生砷、锑、碳有害元素,致使生产技术指标发生变化,金氰化浸出率仅为59.81%。为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综合运用正交试验法对该难处理金矿石开展了NaOH、CaO 2种药剂的碱浸预处理再氰化的试验研究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aOH取代CaO进行碱浸预处理,磨矿细度控制在-0.074 mm 95%,碱浸剂NaOH用量为100 kg/t,碱浸温度为25 ℃,碱浸时间为18 h,金矿石的氰化回收率提高为90%,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