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诗峰  苏勇 《江苏化工》1996,24(6):19-21
以对二甲苯氧化装置中的氧化残渣中分离出来的混合单元苯羧酸为原料,和二甘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混合单元苯羧酸二甘醇酯增塑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7h,催化剂用量0.4%,n醇:n酸为1.5:2。  相似文献   

2.
以CTA氧化残渣中分离出的混合单元苯羧酸为原料,采用改性分子筛为催化剂,合成混合单元苯羧酸二甘醇酯增塑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3%,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7h.醇:酸=1.3:1(当量比)。  相似文献   

3.
以固体超强酸Fe^3 /HZSM-5为催化剂,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重量)反应液重的5%,酸醇比为2.5:1,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时间为3h.酯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乙酸和正丁醇在Al2O3·TiO2·ZnO·CuSO4/高岭土固体酸催化剂上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气固相反应,试验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9-1.0g/mol乙酸,醇/酸摩尔比1.1-1.2,反应温度130℃-140℃和反应时间4-6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97%和选择性100%。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描述了偏苯三酸酐与2-乙基己醇合成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通过实验,从钛酸四丁酯、铝酸钠、氧化亚锡等非酸性催化剂中选择了酯化催化性能良好的氧化亚锡作为催化剂,并探讨了催化剂氧化亚锡的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氧化亚锡的重复使用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锡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比为n(偏苯酸酐):n(2-乙基己醇)=1:4.5(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偏苯三酸酐质量的0.6%,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温度为220~238℃,催化剂氧化亚锡可以重复使用,酯化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固相反应工艺,使乙酸和正丁醇ZrO2-Al2O3/HXSM-5固体酸催伦剂上合乙酸丁酯,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催化剂用1g/1mlo乙酸,醇/酸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140℃的反应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3h酯化率达到98%,乙酸丁酯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7.
对甲基苯磺酰氯催化α-萘乙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通收  马志刚  张建设 《化学试剂》2003,25(6):357-358,360
以对甲基苯磺酰氯为催化剂,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经酯化直接合成了α—萘乙酸甲酯。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优化,其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8%,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0,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30min。酯的产率为97.2%。  相似文献   

8.
杂多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自制杂多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醋酸和原料合成了三醋酸甘油酯。研究了杂多酸催化剂用量,酸醇mol比和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此法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较短,三酯收率高、工艺简单、在一定条件下的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三醋甘油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5%,酸/醇mol比为5:1,反应温度为104℃ ̄116℃,反应时间为4h。此条件下,三醋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9.
江涛  杜迎春 《广东化工》2009,36(10):67-69
研究以催化树脂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比摩尔比=1:35,反应温度不超过140℃,催化剂用量8g,反应时间4h,搅拌速度400r/min。在此条件下,经液相色谱检测,柠檬酸三丁酯酯亿率足96.32%以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 ℃合成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甲酯反应,研究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基础上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工艺。结果表明,在酸醇物质的量比1∶10、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质量的8%、反应时间4 h和催化剂重结晶后循环利用10次条件下,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转化率均≥96.0%,催化剂反应前后的IR和XRD表征发现,催化剂均为Keggin型结构,未发生变化,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金烈  谭丽泉 《陕西化工》2011,(12):2179-2181,2192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负载磷钨酸,以冰乙酸、正己醇为原料,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催化剂循环使用的情况。实验表明,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是合成乙酸正己酯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优合成条件为: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用量约为反应酸醇配料总质量的2.5%,酸醇配比为1:1.4,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30℃,产率达89.72%。  相似文献   

12.
杂多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富捐  孙明亮 《河北化工》2006,29(4):24-24,26
以钨硅杂多酸为催化剂,通过肉桂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肉桂酸正丁酯.实验证明,钨硅杂多酸是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0,催化剂用量1.0g/0.05mol肉桂酸,带水剂苯8ml,反应时间为110min条件下,肉桂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二异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采用醇化学当量过最的方法制取马来酸二异辛酯。研究了催化剂、温度、醇酐摩尔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指出合理的产率应该在98.0%-98.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淀粉与乙二醇在酸性催化剂下合成二乙醇葡萄糖苷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糖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和产品结果的影响,确立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反应温度为110℃,压力为6.65kPa,催化剂与经折合的淀粉中葡萄糖单元摩尔比为0.03∶1,醇糖元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90min,中和剂为NaOH。  相似文献   

15.
丁斌  张春祥 《增塑剂》2005,(1):29-31
对杂多酸和固载型催化剂催化己二酸和正辛醇反应合成己二酸酸二辛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酸醇的摩尔比为l:2.4,催化剂的用量为己二酸质量的1.4%,反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己二酸二辛酯的酯化率可达99.1%。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可多次使用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偏苯三酸酐和810醇为原料,钛酸四异丙酯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环保型增塑剂偏苯三酸三(810)酯,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酯化合成偏苯三酸三(810)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总物料量的0.07%,偏苯三酸酐与810醇摩尔比为1∶4.4,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230℃。钛酸四异丙酯具有催化活性好,廉价易得、无环境污染、不腐蚀设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牛梅菊  高太明  尹汉东 《塑料工业》2004,32(11):11-12,48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Al2O3-SnO2为催化剂、葵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癸二酸二丁酯(DBS)。研究了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以0.05mol葵二酸为基准,n(酸):n(醇)=1:4,催化剂0.5g,反应时间3.5h,此时酯化率达97.5%,产品质量分数大于98%;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用自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柠檬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醇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酸醇的摩尔比为1∶6.5、催化剂的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柠檬酸的酯化率可达97.4%。  相似文献   

19.
固体酸H催化合成C_(4~6)混合二元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体酸H催化合成了C_(4~6)混合二元酸二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配比、催化剂浓度及催化剂使用寿命对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宜的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混合二元酸的转化率为96.38%。  相似文献   

20.
魏民  金环年  杨青松 《辽宁化工》2003,32(9):372-374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固载磷钨酸酸式铯盐(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合成二甘醇二苯甲酸蘸(DEDB)。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反应条件对蘸化反应的影响。在n(酸)/n(醇)=2.2、催化剂用量为0.7%、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带水剂N2流量250mL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9.67%。催化剂重复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