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库移民安置区的优化选择是关系移民社区将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移民安置区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水库移民安置区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进而对安置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其模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2.
对浙江省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涉淹区移民家庭当前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完善移民规划和优化移民安置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水库库区沿长江干流自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坝址至20年一遇汛后回水末端重庆江津市花红堡全长667公里,面积1084平方公里,岸线长5700公里。三峡工程1993年开工建设,2003年6月如期实现135米蓄水目标,2006年5月大坝全线封顶,2006年10月又成功蓄水至156米。水库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后,三峡库区将淹没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0个区(县)(湖北省4个,重庆市16个),淹没区人口约85万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峡移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此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以解决移民安置问题。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包括农村移民安置、城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业项目复建、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防护工程等内容。移民安置规划搬迁安置总人口约110万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约121万人,其中农村搬迁建房人口44万人。三峡库区农村库周交通复建规划即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大系统,移民安置与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协调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分析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内涵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并对山西省垣曲县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小浪底水库塌岸对库区移民新址区影响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区塌岸问题是大型水库库区重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 ,它不仅影响到库区地质环境的改变 ,还直接影响到该库地带的移民安置规划 ,位于小浪底水库库区中部的小赵村、宁董晁村移民新址均规划布置在滨库地带 ,通过对两个移民新址区水库塌岸的预测评价 ,说明水库塌岸问题是滨库地带移民安置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金社会关于信息公开的认识和需求进一步加强,移民群众对移民安置规划的信息公开要求日益强烈.本文针对移民安置规划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善、工作尚不规范、缺少监督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金移民安置规划公开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移民安置规划信息公开工作、提高移民安置规划信息公开的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移民安置带来新的水环境污染,根据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施工期与运行期的规模与污水的生物性质不同分类研究污水处理方案.施工期中将生活与生产废水分开处理.运行期中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主要分为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集中处理模式,处理方案以因地制宜,操作简单和接管优先为原则.将移民安置点按人口进行分类,人口规模≤200人为小型移民安置区,200人〈人口规模≤1000人为中大型移民安置区,〉1000人为特大型移民安置区.参考了澳大利亚的"非尔脱"技术、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美国的高藻类塘系统技术和国内的化粪池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制定了适合小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自然稳定塘技术、适合中大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适合特大型移民安置区的三格化粪池+沉淀池+人工湿地等三个典型复合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兼顾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安置区污水排放标准,保护移民安置区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8.
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中移民人口的预测是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基础. 结合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践,对动迁年的移民人口预测,运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预测,为移民的规划、安置提供一个较佳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9.
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是移民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库移民安置与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移民安置规划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和生态性的重要保障措施。以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丙海移民规划为切入点,分析水库移民与社会(结构、稳定、心理等)、经济(资源、产业、收入等)、生态(环境、容量、文明等)之间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水库移民与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库移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移民经济评价的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移民经济评价数学模型,依照水库移民工程的特点选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所建模型对黄河小浪底水库某县的移民安置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能够反映该县移民安置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单、易懂,较适合用于需建立标准样本的质量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库移民心理状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移民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性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具体地掌握移民心理活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做好稳定移民心态的工作。这对于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沈阳市居住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多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HP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是解决多规则决策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在多方案评价问题中,由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难以通过,AHP不适于求取各方案的权重值。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多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AHP求取各层次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方法确定各方案的属性值,最后归并获得评价结果。并结合具体实例,在Matlab环境下对该方法在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展开了应用研究。事实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公平合理地获得评价结果,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海堤工程地基沉降修正系数的正确选取,关系到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的精度.依据某围垦工程原位监测数据,利用曲线拟合法的指数曲线配合法,对莱围垦工程海堤外海侧镇压平台及堤轴线附近的沉降观测点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主堤下地基的主固结沉降量及最终沉降量,并推算了沉降修正系数;同时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基的主固结沉降量,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北省出现大规模农民工回流现象,分析了湖北省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回流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回流人员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新一代农民工已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量,引导其脱离传统的低效率农业是解决回流带来的隐性失业的关键,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案例的选择和教案的编写,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规划,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沉降预测工作中常用到的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及灰色预测模型,对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并应用工程观测中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预测,从多方面对这三种方法的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沉降趋势较为缓慢平稳的数据,采用灰色模型预测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对于变化速率的增量较小,且后期变化十分平稳的情况,采用指数平滑预测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当沉降波动较大时,宜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然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将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应用于深埋暗道这类特种结构的地基处理问题,通过对具体试验工程进行现场测试以及不同厚度碎石垫层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深埋暗道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指出褥垫层的压缩量是应该被考虑到的,沉降变形计算不能仅仅考虑针对复合地基的修正,并应同时考虑褥垫层变形的修正。利用ABAQUS有限单元法分析了不同厚度褥垫层对C 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总沉降量、垫层压缩量和桩身轴向应力的影响规律。介绍了一种输煤暗道沉降变形监测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室内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深埋暗道CFG 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上瑞国道主干线邵阳--芷江段高速公路工程选线过程中,初步查清了工程沿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定性和模糊数学定量评价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北、中、南线等3种路线方案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优劣及其对工程选线的影响,结合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因素分析评价,以南线方案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最优,道路工程效益及社会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基固结度与地基沉降的关系式,结合实例分析在饱和粘性土地基沉降资料分析中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不一致性的原因及其关系,探讨地基固结度表达式的差异性,讨论如何利用沉降值表达地基固结度,提出在沉降资料分析中不同于常规方法的计算前提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