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过程中,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严重影响聚驱效果。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分析了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及注聚井堵塞规律、并根据注聚井近井地带堵塞物的成分,减少注聚井解堵后因聚合物再吸附而重新堵塞,研究了注聚井油层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油田生产中,油水井堵塞会严重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甚至给油田综合效益造成一定的制约。压力脉冲是解决油水井堵塞的有效方式,其操作简便且解堵效果良好,受到油田行业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层堵塞机理及油田生产中常用的解堵技术,分析激动压力脉冲解堵原理及压力脉冲解堵的影响因素,对注水井井口激动压力脉冲解堵工艺流程开展研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B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过快、注水量严重下降以及采用常规土酸酸化措施后有效期短等问题,以该油田B-2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储层伤害因素分析,找出了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储层水敏、注入水水质不达标、不适当的调剖及酸化措施等,堵塞原因比较复杂。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新型复合酸化解堵技术研究,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以新型复合有机酸YJS-101为主要处理剂,优选出一套适合该油田注水井的新型复合酸化解堵体系,并对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碳酸钙以及现场无机堵塞物具有良好的溶蚀能力,溶蚀率分别为95.34%和90.19%,而对天然岩心粉末的溶蚀率较低,只有5.22%;体系比常规盐酸和土酸具有更好的防膨性能和缓蚀性能;岩心模拟酸化解堵实验结果说明,新型复合酸化解堵体系不仅能够解除岩心内部已经形成的堵塞,还能有效的改善岩心的基质渗透率,起到了良好的酸化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Z2):48-53
为实现渤海SZ36-1油田注聚井的有效解堵增注,研制出一种高效解除注聚井堵塞的解堵剂。与常规的解堵剂盐酸、土酸和二氧化氯型解堵剂相比,注聚井解堵剂对聚合物和复杂聚合物胶团的降解效果明显,可实现聚合物粘度大幅度降低和胶团的完全溶解分散。岩心流动实验表明,解堵剂对含5%,15%堵塞物的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分别为104. 2%,106. 7%,解堵效果明显。配套的多氢酸酸液体系能有效溶蚀SZ36-1岩粉及堵塞物中的无机垢。现场试验证明,注聚井解堵剂能极大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注入量,视吸水指数增加倍数290%750%。  相似文献   

5.
目前欢西油田注水区块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欠注井有30口,日欠注量为1960方。采用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油层堵塞原因的基础上,引进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在严格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的情况下,证明了多氢酸可以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堵塞并抑制二次沉淀的产生,从而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水井注入量,延长措施有效期。  相似文献   

6.
A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采阶段,加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层污染和堵塞,使得该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居高不下,水驱油效果越来越差。根据A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采用水力、酸化复合解堵工艺,同时配合使用驱油剂,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分类,找出解决油层堵塞的办法。根据注水井油层的储层性质和堵塞特点采取加入主体酸与多种药剂配合,同时采用复合解堵施工工艺技术达到复合解堵效果。近年来,我厂注水井主要采用粉末硝酸、复合酸、表面活性剂解堵措施,见到了一定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水驱开发的油田,注好水、注够水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整个油田采出程度的可行措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使各注水井完成配注量,然而油田欠注极大地影响开发效果。分析敖南地区注水现状,发现注水井欠注比例大,注水压力逐年上升,制约了敖南地区产能的发挥,造成敖南地区产量递减速度快。本文通过对以往采取的降压增注、解堵措施机理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解堵增注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污水聚合物驱油是目前大港油田开展的三次采油主要方法,在聚合物干粉溶解及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由于聚合物本身存在的不溶物和溶液中的"鱼眼"被注入地层,在注入井近井地带造成堵塞。为确保污水聚合物驱油的整体效果对井底堵塞物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对注入井近井地带进行化学剂解堵施工,解堵施工效果:1西9-8-5注聚井经解堵施工后注入压力由解堵前的11.5MPa降低至解堵后的9.3MPa,压力降低2.2MPa;2该井解堵后转注压力为9.3MPa,可以完成50m3/D的配注量;3从西9-8-5注聚井解堵前后的注水注水指示曲线结果表明经过化学剂解堵后该井吸水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预期的解堵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由于物性差、孔隙度低以及渗透性差等特点,很容易造成注水井的堵塞,给注水开发带来极大的危害以及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文章根据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以及其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因素,提供适应于低渗透油藏实际堵塞情况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物理化学复合等各种解堵增注技术,以减少油田资源的浪费,提高油田资源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反应注射成型 (RIM )与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RRIM )、注射成型的方法、工艺、设备和模具设计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洁 《塑料科技》2019,(10):118-122
根据需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特定的功能,依据现有的参数,设计一款往复螺杆注射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选择三相异步电机作为驱动装置,然后通过单级齿轮减速器来把电机的转速传递到运动部件;第二部分:塑化装置,该装置利用螺杆和料筒实现对融化塑料的塑化;第三部分:注射装置,利用液压缸推动螺杆实现注射,并且可以在下一个循环之前实现螺杆的退回。该注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制造容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挤压一线式注射机构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挤压一线式注射机构的主要结构与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雷军  刘峥 《塑料科技》2004,(4):48-52
概括地介绍了传统气体辅助注射技术的工艺及它的优缺点。并详细地介绍了气辅注射过程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如:外部气辅注射、局部气辅注射、振动气辅注射等,及运用其他介质的一些辅助成型方法,如:液体辅助注射(水辅注射)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和传统注射成型定量对比分析,系统分析了两种成型在翘曲变形、体积收缩、残余应力、温度场分布等方面的本质区别,并基于流变学理论,揭示了微孔发泡注射成型的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微孔发泡注射成型的翘曲变形、残余应力、成型压力和成型时间明显小于传统注射成型的,且微孔发泡注射成型的翘曲变形和残余应力随着开始发泡的熔体预填充体积分数减小而减小,微孔发泡注射成型的熔体温度在浇口附近低于传统注射成型熔体温度,而在远离浇口处则要高。  相似文献   

16.
在塑料尺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塑件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与流动残余应力的函数关系。借助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流动残余应力的显式函数关系。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流动残余应力的隐式函数关系。最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借助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显式函数关系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分析,并与正交优化结果比较,验证其合理性。建立的两种函数关系对研究工艺参数与流动残余应力的影响,预测塑件的流动残余应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区域性供需矛盾凸显。而以盐矿溶腔来建设天然气储气库,对天然气使用进行调峰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我国江苏金坛境内就有大面积适合建设储气库的盐矿。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重要的配套工程金坛储气库就应运而生,工程大体包括钻井工程、溶腔造腔、注气排卤、注采站及集配气站建设、注采气作业。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注射时间的优选方法,采用简化的注射流动模型预测不同注射时间下的注射压力和最低熔体温度,并基于上述预测参数,以较低的注射压力,较小的熔体温差,较短的注射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以确定最优的注射时间。最后,以一个数值算例来验证本文所提出优选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与HsCAE3D 7.0模拟结果对比,其优选的注射时间满足上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效果成为影响稳产的关键因素。从欠注井原因分析入手,找出影响欠注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提高水驱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塑料注射成型中注射压力和熔体温度的快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黏性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引入相关假设与简化,提出一种简化的注射流动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在给定工艺参数(注射时间、注射温度、模具温度等)的条件下,该模型能快速、有效地预测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注射压力和最低熔体温度。最后,以一个数值算例来验证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和求解算法,其预测的注射压力和温度与CAE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存在一定误差,而计算时间仅为CAE分析的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