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1998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社会经济、化和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虽然家庭食物中毒的发生占所有食物中毒中的比例不高,但是家庭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和病死率却一直居高不下。为探讨近6年来广东省家庭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进一步控制或减少因家庭导致的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将广东省1998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邢台市食物中毒调查分析与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邢台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调查核实并确认的食物中毒报告资料和行政处罚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邢台市食物中毒的发生季节、场所、致病因素都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结论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死亡,必须采取多种预防控制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2000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家庭食物中毒的规律,对福建省2000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的情况进行分析。2000年~2003年福建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80起,中毒人数共3267人,死亡31人。其中家庭发生食物中毒80起,中毒人数1071人,死亡19人,分别占全省食物中毒总数的44.4%、32.8%和61.3%,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为87.5%。家庭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共73起,占91.3%,城市仅7起,占8.7%,城乡之间的家庭食物中毒差异有显著性(P=0.044)。每起食物中毒平均发病人数为13人。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依次为农药及化学物品(37.5%)、有毒动植物(27.5%)、微生物(22.5%)。其中最主要致病因素为有机磷,共发生20起,占家庭食物中毒的25%,中毒人数为175人,占16.3%,死亡人数2人,占8.3%。造成食物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是河纯鱼,共死亡7人,占36.8%。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是4~6月份,主要是由于河纯鱼、有毒贝类、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微生物食物中毒集中发生在7~11月,主要致病因素是致病性大肠杆茵,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茵,分别占微生物食物中毒的27.8%和22.2%。化学与农药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是在7~9月份。较重大的食物中毒全部发生在农村。今后须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大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一起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徐永范,张国明浙江省奉化市卫生防疫站(315500)织纹螺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偶有发生。我市于1991年7月8日发生一起织纹螺食物中毒,发病5人,死亡3人。1流行病学调查1.1饮食史本起织纹螺食物中毒发生在我市桐照乡西风渔业村林...  相似文献   

5.
王海英 《中国食品工业》2023,(6):118-120+95
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判断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15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呕吐物、肛拭子、可疑剩余食物标本中的微生物学检验情况。结果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50例检出致病病原菌165株,其中单一致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15例(76.67%),混合致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35例(23.33%);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50例季节分布方面,第一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低,第三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居中;年份分布方面,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逐年降低。因此,本地区2020年1月—2022年12月15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为主,每年7月—9月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期,相关机构应予以重视,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微生物学检验的重要作用,完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相关部署,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农药食物中毒及蔬菜农药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韶关市农药食物中毒及蔬菜农药监测情况分析罗怀萍林裕端广东省韶关市卫生防疫站(512026)近几年,韶关市因农药污染蔬菜而引起农药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危及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和掌握我市农药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以及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杀鼠剂引起食物中毒的检品阳性率过低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鼠剂引起食物中毒的检品阳性率过低原因的探讨董仕林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近年来,安徽省杀鼠剂引起的食物中毒屡有所见,1996年为8起,1997年为11起。这些食物中毒检品阳性率一般较低,总检品的阳性率约为6%。现就阳性率过低的原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每年进入暑期,食物中毒的现象都经常发生。那么,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呢?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食物中毒通常指令用了含有某种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其原因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种。  相似文献   

9.
徐锐 《烹调知识》2013,(9):28-29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首先要注意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就医并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剩余食品及其原料,以备调查中毒原因。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郭灵洁 《中国食品》2009,(20):64-65
食物中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化学性食物中毒。1999年初秋,广东省肇庆市681人因食用掺杂液体石蜡的食用油而集体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生物性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以及真菌毒素与霉变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