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论我国流域的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管理各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资源,对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包括: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流域管理;加强流域管理科学体系的研究;完善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流域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流域水资源管理走向现代化、智能化的重要标志。结合水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特点,在总结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简述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集成和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东光县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县水资源短缺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强化全民节水意识、加大推广应用节水技术的力度、广开水源、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措施,以促进东光县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水资源配置的作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配置、优化和模拟相结合的配置模型等是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赣江流域水资源的社会公共性决定了无论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是对资源的保护治理上都必然会涉及各种利益主体,而水资源保护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群策群力的共同努力,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这一单一主体的管理,势必难以有效的兼顾各方利益,必须调动各个利益攸关方,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文章立足于赣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公众参与机制为视角,系统分析和探讨了赣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显存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完善赣江流域的水环境公众参与机制、实现赣江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流江是广西南部独流入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受水量、水质、工程等因素影响,南流江流域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依据南流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从流域层面涉水规划、流域水量分配、用水统计方法和水资源监控、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6个方面剖析了该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内部各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开发方式、水循环特征、水环境特征的空间差异,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区、农村区、城市区3类区域,从流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细化分解、水资源红线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流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评估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塔里木河干流水量组成、水利工程现状, 指出该流域存在水资源短缺不足、用水定额偏高、平原水库耗水量偏大、流域综合治疗及管 理落后等 诸多实际问题.对这些水资源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应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个不同的途径,降低用水定额,修建山区水库,改造、完善灌区配套设施,提高流域综合治理 与管理能力,以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点阐述了温州市的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缺水状况.从温州市水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以节水、挖潜为主,长远依靠跨流域调水和治理水环境污染的总体配置思路和主要水资源分区的水资源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杜河流域各自然村的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的原因,提出通过科学制定杜河小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科学建立中小型水利工程、建立水资源管理体制等措施开发杜河水资源的对策,对加强水资源规划开发与利用、保护和管理等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如何评价某流域(或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功效,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效能的概念,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水资源自然系统、水资源工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水资源效益的分析预测,评价水资源管理能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容量,既满足当代的发展需要,又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于2009年最早提出并于2011年上升为国家政策的一项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然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一套完善的、可实施的保障体系来支撑其实施。本文在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前期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包括理论方法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工程建设体系、文化智能体系;在分析2010—2015年的文献资料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进展,并重新审视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理论方法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工程建设体系、文化智能体系、科学问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共9方面阐述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核心内容及保障体系的研究展望,以反映笔者对该问题的一些再思考,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和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杭州市水资源水量、水质和水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杭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流域污染、水源地保护、城市供水、管理体制等多方面.从污染源、产业机构和布局、供水企业分析、政府水管理机构和组织等多角度分析了影响杭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因,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杭州市水资源的可承载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呼兰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域各业用水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找出了流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用水矛盾的方法和建议,为制定全流域远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开展呼兰河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各计算单元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模型.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了2000年至2020年各灌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现,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石羊河流域将难以维持下去,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导致当前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理念为前提,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的区域水资源综合模拟、水资源管理分配,以及典型研究区流域水资源监测框架核心技术及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这4个方面,研究内陆干旱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且以天山北坡中段呼图壁河流域为典型示范区,揭示流域内水资源的供需规律,建立适应内陆干旱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为干旱区贯彻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Increasinglyintensifiedhumanactivitiesmayproduceagreatimpactonwatercy-clingprocess,thusonthelawofwaterresourcesevolutioninariverbasin.Asanimpor-tantlinkofwatercycleandabasicrepresentativefactorofwaterresources,riverrunoffisconsideredasthemostimportantbasisofcomprehensiv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scientificmanagementandoptimizedallocationofwaterresources.Owingtogradualvariationinwaterresourcesevolutiondrivenbyhumanactivities,thelawofrunoffevolutionprocessofyear-basedtimespanmaybestreflectthepro…  相似文献   

17.
系统模拟技术是水资源工程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讲阐述了系统模拟的概念和功能,以及模拟模型的分类,回顾了水资源系统模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系统模拟的一般程序,并列举一个应用系统模拟技术求解河川流域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滦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滦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简要分析了滦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Water cycling process in a river basin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intensified impact by human activities. Study of the law of annual runoff, evolution in a river bas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 in varied environment and prediction of the law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in the future because year-based time span may best reflect the law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driven by the nat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river basin. This paper advances the theory of annual runoff evolution under natural-artificial dual mode based on the dual mod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is applied for the Wuding River Basin o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as a case study.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ion-runoff relationship is made in the case of dynamic variation of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of the Wuding River basin, and the concept of water-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re a that indicates adoption of various measures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to reflect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Furthermore, precipitation-runoff empi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reflect dynamic variation of the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of the river basin. The study ma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theoretical platform of the law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he dual model of th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