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浜位于东京大都市圈的核心地区,是著名的国际港口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横浜作为京浜工业地带的核心城市,其沿海地区的港口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聚集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立足于21世纪新型港口城市的建设,横浜市开始编制实施名为"港口未来21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临海港口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横浜"港口未来21世纪"规划的理念、总体构思和规划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横浜"港口未来21世纪"规划时我国港口城市的规划和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20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1)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中学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摆在全国中学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子涵 《安徽建筑》2010,17(5):1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当代的城市意象模糊,城市个性与文化特色逐渐消逝。针对当前城市"失语"现象,分析当代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系,从根源上挽救城市的生机和未来,营建理想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每个建筑师、规划师都有一个关于未来城市的梦,未来城市到底是怎样的?也许每个建筑师、规划师都有自己的答案。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关于未来城市的研究,而21世纪的未来城市部分是基于20世纪基础上的延续与创新。将未来城市以空间维度整体划分为太空城市、天空城市、陆地城市、地下城市、海洋城市5种类型。从生态、资源、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城市概念设计的新特点,并对其进行研究和解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和人生一样,进行着记忆与遗忘的攻守战、演绎着真实与虚幻的悲喜剧.高原古城丽江被"遗忘"了几个世纪,记忆"复活"后成为举世珍奇;历史古都北京浸透了数百年的市井人情味,在得到"关注"之后可以在一夜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记忆与遗忘、感觉与媒介,究竟怎样塑造城市和遗产的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遗产分类日益完善,遗产保护组合化和综合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以青岛地区港口工业遗产的实地调研成果为依据,从"系列遗产"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指导,展开"港口系列遗产保护"的思考,并针对青岛港口工业遗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在未来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现状形势及现存问题,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性预测,并为其未来发展模式构建出以"整体化"(Integration)、"识别化"(Identification)、"信息化"(Information)和"智慧化"(Intelligence)为四大特征的"4I"体系;进而,利用基本的景观设计语汇,对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加以形象直观的图式化表达,从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提供体系化与图式化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景观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景观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桐 《风景园林》2021,28(3):10-15
"景观"起源于地表形态研究,并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视野,经历了"区域特性""人地关系""文化史"等研究主旨的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文化转向"。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景观的文化认知,需要以理解性方法解析其地方情感和意义维度,以获取"知觉知识"作为新的研究范式。而几乎同时,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呼应了景观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论需求。由此,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基于地理学景观研究主旨历史脉络梳理,进一步厘清现象学视角下"景观"的文化现象本质;并由景观"知觉认知"的研究主旨、范式需要,阐释"景观人类学"作为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范畴,以及未来其应用于景观研究实践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金磊 《城市住宅》2017,(12):11-15
<正>近年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建筑思想、建筑艺水及技术的发展脉络出发,论述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前及未来的影响,解析20世纪建筑与建筑师被关注的原因,研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建筑,从多方面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要点,分析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7)
<正>一、根植教育本原认识初中化学教育"本原"即根本。"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搏",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社会",则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终极目标。实践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学会求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3)
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固体、液体、气体资源,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勘察与开发海洋资源。进入21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针对海洋油气钻探的相关应用技术,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做出综述性总结,并提出未来发展之展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4)
<正>对未来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做过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体机的使用已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大放异彩。但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一体机的使用成效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方面。1.一体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城市"国际会议上发表的专家报告认为,在21世纪世界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城市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居住、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协调,是解决城市未来发展问题的核心.加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合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报告特别强调完善城市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主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城市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通勤压力大等负面问题.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从长远来看,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城市化进程的主导趋势.《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的将北京建设成为"宜居城市"的设想,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这个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1智慧城市需要"标准化+""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1999年的世界人居会议因提出这一论断而名噪天下,人类城市的发展也因世纪之交的这一论断而大大改变了演化进程,尤其是在2008年IBM智慧地球概念的激发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席卷全球。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因为智慧城市是未来构成智慧地球的核心单元,而且因为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各国智慧实力(Smart Power)比拼的主要舞台,涉及技术进步、产业升  相似文献   

17.
<正>"饮食不应该被矮化到只有口感层面,而应使物理性(饱足感)和象征性(口感)两者携手合作。饮食引领感官,而厨师则是为了支撑社会文化体验而建构饮食、打造菜色的建筑师。"~([1])1为何是埃菲尔铁塔?回顾20世纪的建筑(architecture),为何挑一栋19世纪的建筑物(building)?或者说,历史回顾所谓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为何由埃菲尔铁塔切入?甚至,由贺龙·巴赫德(Roland Barthes)的《埃菲尔铁塔》一文,还可以回答"什么是建筑设计"这种大哉之问?埃菲尔铁塔虽是19世纪末的建筑物,但是,假如我们不拘泥于基督教葛里哥历形式上的百年限制的话,埃菲尔铁塔揭开的正是20世纪的历史序幕,勾画一种未来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7)
21世纪,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平面媒体面临着生存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地市级党报面临的生存发展危机日益显露出来,呈现出大城市的各类媒体包围中等城市,与地市级党报争抢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同时也挖掘地市级党报的"人才墙脚"的大趋势,地市级党报"垄断"经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明显处于未来竞争的极其不利的劣势地位。因此,地市报必须积聚资本、打造报纸品牌,才有构建人才高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的"非西方"现当代建筑的研究综述,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建筑历史写作提供借鉴,并指出未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可以增加"非西方"为参照系,在全球图景下发掘更丰富和多层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横浜位于东京大都市圈的核心地区,是著名的国际港口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横浜作为京浜工业地带的核心城市,其沿海地区的港口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聚集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立足于21世纪新型港口城市的建设.横浜市开始编制实施名为“港口未来21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临海港口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横浜“港口未来21世纪”规划的理念、总体构思和规划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横浜“港口未来21世纪”规划对我国港口城市的规划和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