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故障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现有主要选相元件在同杆并架线路发生跨线故障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的新方案。系统发生故障后,选相元件首先根据故障后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正负序电流之间的关系等特征识别故障性质,针对双回线的跨线故障采用特殊的选相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发生跨线故障时突变量选相元件和稳态选相元件存在的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输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导致零序方向元件不能正确动作。针对上述问题,文中系统阐述了各种不对称接地故障下,系统各点故障前后正序电压的相位偏差、过渡电阻对各序分量相位的影响、正序与零序电压间最大相位偏差、送端与受端功角对该相位差的影响等,并据此提出了零压不够时采用正序电压代替零序电压进行比相的补充方案。理论研究及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仿真表明,新方案区外故障时不误动,区内故障基本正确动作,从而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零序方向保护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线路发生单纯性故障与跨线故障情况下的正、负序故障分量阻抗关系和正、负序故障分量电流幅值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判别电力系统发生跨线故障的判别元件。单纯性故障时,正负序阻抗角相等、正负序阻抗幅值相等、正序故障分量电流幅值不小于负序电流幅值;而当发生跨线故障时,以上关系不再成立,由此便可以得到系统发生跨线故障的判据。该判别元件原理简单,动作灵敏度高, EMTP仿真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该判别原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发电机发生内外部单相接地故障后,机端和中性点侧3次谐波电压、基波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之间相角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相角判别的新型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方向元件。该方向元件由2部分组成:对距中性点50%以内的定子绕组故障,利用机端和中性点两侧故障分量3次谐波电压的相角值相等且为负值的特点构成;对50%以上范围的定子绕组故障,由于零序故障电压和电流均相对较大,采用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相位的关系来识别故障方向。该方向元件构成原理简单,可以与目前现场应用的各种单相接地保护方案配合使用,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单回线故障中具有良好的选相性能,但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可能误选相。利用六序故障分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相电流突变量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的幅值和相位特征,给出了其相位比相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运用测量阻抗和方向元件相结合的综合选相方法,并给出了选相流程图。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回线简单故障和跨线故障时,基于单回线单端电气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方法具有较理想的选相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对两种传统的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的动作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新型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该元件应用模糊逻辑思想,将两种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的优势。该元件能够仅通过故障相区的比较就实现故障选相,不需配合其他判别方法,也不需要用户进行整定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置选相判据的权重以及动作阈值,可以使选相结果基本不受过渡电阻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零序方向元件测得的零序电压实际为变压器的零序分压。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压器容量越来越大,其零序阻抗越来越小,导致保护上零序电压很小,不满足灵敏度要求,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这一缺陷,通过分析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流和保护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流的方向元件。该元件以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流为参考,与保护零序电流进行比相,进而判断故障方向。经仿真验证,该方向元件动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六相输电是多相输电技术中最接近实用化的一种。针对其多达120种的故障,运用同正、负、零序和反正、负、零序的六序分量法分析六相系统故障,变换得到的各序分量物理含义清晰。六相系统中的同序量、反序量分别对应于双回线中的反序量、同序量,依据故障边界条件构成的复合序网得到了六相系统的序分量特征以及与六相系统兼容运行的三相系统序分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判别六相输电系统故障类型的方法,可用作六相输电线路的选相元件动作判据。  相似文献   

9.
按比较三相补偿电压与零序电流相位原理构成的多相补偿接地距离继电器具有容许较大过渡电阻的优点,是一种比方向阻抗元件更为合适的短线路接地故障保护方式。本文分析了该继电器在单相接地与两相接地故障时的动作特性,并讨论了反方向故障可能失去方向性,区外故障伴随振荡可能超越,以及零序电流助增的相位影响,相间电弧电阻的影响等问题。应用数字机对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进行了计算,以校核分析的结果。还计算了方向阻抗元件的特性与多相补偿继电器进行比较。数字计算能计及电源各相序阻抗数值不等、阻抗角不同,以及负荷,相间弧光电阻等因素,可得出精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阻抗选相方法存在的误选相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机保护的新型阻抗选相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单相测量阻抗、相间测量阻抗以及故障前负荷阻抗负荷状态下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的幅值大小关系以及3个单相测量阻抗的相位关系进行比较。仿真计算表明,新的阻抗选相方法在高阻接地、弱馈等故障情况都有很好的选相能力,适于作为线路保护稳态故障选相元件。  相似文献   

11.
概述计算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原则 ,提出计算机一些软、硬件故障的诊断方法 ,并利用这些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对计算机故障进行实例分析、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to a fault (l) is suggested for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llocating the upper natural frequency (f 2) due to the discharge of the capacitance of the damaged phase in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earth connection. The allocated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response l = (f 2) calculated for the damaged line are used to locate the fault.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220 kV变压器发生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了介绍及诊断,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特性和故障情况下正序、负序、零序电流情况,分析结果与保护动作报告完全吻合.指出在电动机负荷距离故障点较近时故障后会向故障点返送电流.同时由于△绕组的存在,在单相接地时,装置采集电流中的正序和零序并不相等.  相似文献   

14.
发电机维护到位一般不会出现转子接地故障,但常因发电机老化并且缺乏科学有效的维护、制造中遗留有缺陷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都有可能导致发电机出现转子接地故障。掌握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快速、省时、省力地消除故障。  相似文献   

15.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 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一支路,由假定正常的2段支路端的电压、电流推算求得 T节点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从而分别求得3个故障距离。经证明,求得的3个故障距离有且仅有1个在0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间,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故障发生在对应支路上。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在 T节点附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区。其测距精度理论上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无需故障前数据,且对滤波无高要求。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测距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内由于电力系统暂态数据转换通用格式(COMTRADE)标准不一致,远程传输产生乱码、数据不全等原因造成的解析困难,研究了一种可最大限度地正确解析COMTRADE文件的算法。此算法包含错误预分析和容错解析2部分;错误预分析部分通过跳行解析并验证的方法,逐一寻找能影响正确解析的各种错误,最终形成一个错误信息表;容错解析部分采用查询错误信息表和COMTRADE外延字符表,以提前解析数据文件和获取校验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可靠的COMTRADE文件容错解析。大量的现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各种第三方电力系统暂态数据分析软件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国内故障录波器存在的录波文件数据不连续、功能单一、分析困难的问题,研究基于多处理器同步控制的故障录波数据监测系统,测试各功能在各处理器模块中的执行时间以及各模块接口访问速度,设计一种统筹方法优先处理故障数据,兼顾低优先级任务,同步控制各处理模块内部及模块接口任务逻辑切换,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裕量,保证录波文件完整连续、录波数据精确可靠,实现故障录波系统多功能并行处理,达到了对电网进行长期有效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夏金梧  朱萌 《人民长江》2020,51(5):131-137
金沙江断裂带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缝合线构造,由金沙江主断裂及其西界断裂、东界断裂等3条主要断裂和西支断裂、巴塘断裂以及其它一些近南北向的次级断裂组成,宽约50~60 km,总体走向近南北向,控制不同构造层的边界。大致以北侧巴塘断裂和南侧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为界,断裂带可分为北、中、南3段。通过地质调查、地震活动性研究及断裂带物质测年分析等,认为金沙江主断裂带中段各条次级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活动方式以右旋水平走滑兼逆冲运动为主。据断裂活动时代、滑动速率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等综合分析,认为金沙江主断裂带的里甫-日雨断裂、曾大同断裂等具有发生6.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某35MW水轮发电机组在调试期间出现了上机架振动超标、下导摆度偏大以及不稳定振动等现象。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观察,结果发现由于支撑系统的刚度不足、发电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以及动静摩擦等,从而导致机组出现异常振动。现场通过放大下导油盆密封间隙和经过动平衡处理之后,成功地消除了该机组的振动故障。对出现事故原因的查找与分析过程、试验研究、对事故采取的措施与治理方案的制定,以及方案实施后达到的效果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