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以人为本"是投标文本中惯用的行话,形式和空间的游戏自上而下形成,人在其中的状态经常只是空间的点缀而已。把人的体验落实到形式操作的层面其难点在于个体体验的巨大差异和群体活动的随机无序。人流像水一样在建筑空间中流淌,很难把握其形态,因此扑捉个体与群体在空间中的状态成为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很多绘画作品正好把创作的视点聚焦于空间中人的活动,画家以独特的方式扑捉并呈现出不同时空中人的活动,丰富的群体活动在画面中以一种虚拟静止的状态呈现。而画面中的人群活动或紧或松、相互关联的状  相似文献   

2.
选取商业街中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昆明市中心区的南屏街作为调研场地,研究该商业街的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分析了人在商业街中活动行为的特性、实际使用情况和行为倾向,提出了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廊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关于廊的量化研究还很匮乏。通过对传统园林廊空间特征的研究,探寻传统以何种机制作用于现代设计。从人在廊空间中的心理、行为活动两方面入手研究廊的空间特征。对廊空间开敞度、“游赏性-实用性”特征的量化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廊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存在纵向动态活动、横向静态活动两个方面,探讨私家庭院中廊空间的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景观设计中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与景观空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景观空间的设计与细节能影响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反之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同样能引导景观空间的建设.基于景观设计中空间类型以及人的行为特征,着重分析研究景观设计中空间对人的行为的制约与引导,探索出构建合理景观设计空间的方法,为之后的景观空间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区域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皆是空间信息的传递。空间语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语言,通过空间语去透视区域活动,有助于把握区域活动的"隐喻",重新建构对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教师指导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底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各地都在为此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文章通过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对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提出疑问,强调了人的行为活动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强调了人、人的行为活动、活动的场所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通过重庆两个公共空间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7.
酒店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空间的主体。酒店大堂空间是酒店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也是酒店使用者停留最多的公共场所。人际交往是酒店大堂发生概率很高的活动。在空间设计中要考虑到审美、艺术、服务质量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到人际交往这一活动,设计适宜不同交往模式共存的空间。提高空间的亲切感以及空间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宜人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公共空间对人的使用价值及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感受。通过公共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发挥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与启示作用,塑造与活动、交往等行为呼应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环境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结合实例阐述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剖析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特征,探讨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构筑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承担基础保障工作。文章通过对社区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实地调研,利用环境行为学的观点分析并总结社区内公共空间中人的日常行为活动,提出营造有序社区公共空间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从古至今,无论城市空间还是建筑空间,它与人的活动总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宅经》言:"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从设计角度去理解,生活需要交往,建筑需要空间。丹麦建筑师Jan Gehl于1979年出版的《Life Between Buildings》(《交往与空间》)一书,作者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书中详细分析了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进行一系列社交活动的特点,这些随  相似文献   

11.
在会展空间中,展示道具、色彩、光影效果、声音等构成了会展空间交互系统环境。在会展空间中系统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与展品信息互动的一个重要枢纽。所以会展空间交互设计系统环境要考虑人行为的适应性以及入在观展时行为发展的可能性过程。  相似文献   

12.
冯可心 《四川建筑》2010,30(4):19-21,24
一直以来,人们在不断找寻并建造自己理想的居住空间。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只有人的存在,才能感受空间的存在。景观设计形成一系列不同类型空间,塑造了人活动的"场所",及承载人活动的空间。文章从景观的角度,以改造朝发苑小区外部环境为例,阐述如何创造居住空间的场所感。  相似文献   

13.
都市空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趋势对大都市的公共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让步于功能主义与实用主义,都市中对人的活动与行为的许可范围逐渐缩小,让人不禁发问:街道是否已经成为纯粹输送人流的通道?东京有着悠久的公共交通导向的都市公共空间历史,以东京铁道站点在地区发展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为例,历史和基础设施发展中的特殊性造就了东京独特的公共空间构造。本文通过对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PSSA)的现状考察,论证了即使在高密度、高流动性的地区,对坐活动相关公共空间的需求仍然不可忽视。本文对世界上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新宿车站区域的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进行通过式观察调研。记录并分析了正式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和临时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以及行人所进行的日常活动。研究发现,正式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的数量比较稀少,大部分分布在室内。同时与可选择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相比,使用者更多进行必要性活动。大量使用者坐在不舒适及不安全的临时座位上,间接显示了对正式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的需求。研究证明了即使在大都市的高密度、高流动性区域,坐相关活动所需公共空间依然不应该被忽视。尽管公共空间的功能性被摆在首要位置,使用者用行动传达了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导向都市空间依然是被渴望的,亟须政府和城市设计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营造公共空间景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活动空间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景观设计中应准确把握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充分体现空间景观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5.
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行为--场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迅  姚雅琼 《四川建筑》2004,24(5):26-27
从人的行为活动与场所的关系,即人建造环境、环境影响人的活动入手,对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与场所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其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中由一定物质要素围合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对城市环境形态三维空间所做的意象性创作。它的任务是将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与人在其中活动的感受联系起来,并按照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出舒适、安全、方便和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体现的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空间与时间、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等结合的特点,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问题愈受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居民心理感知、身体活动的影响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热点。文章分析并揭示了空间环境、心理感知、身体活动三者的相互关系及整体关联,提出了基于心理感知与身体活动一体化的空间环境设计框架。进而以增进人的身体活动、促进人的积极心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提升人的归属认同作为设计导向,制定5个方面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运用融合多学科交叉及智慧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郭晓莹 《山西建筑》2007,33(19):35-36
通过调查广州西关传统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分析了其在活动时间、活动目的与活动需求上的特点,指出广州西关传统公共空间在环境与设施、功能设置、场所设计等方面对居民需求的考虑存在的不足,同时在设计上对空间界面、历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场所设计、整体环境改善、注重传统公共空间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活力是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渐渐消失的现象,借鉴哥本哈根中心城区改造的启示,关注人的因素,侧重从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每日借助汽车的我们,感觉就像蠕动的蜗牛变成了飞奔的野兔,它有效地延展了人的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扩展了人的欲望和野心。讽刺的意义不言而喻:野心和欲望的手段是用汽车这种钢铁的躯壳禁锢人活动的空间来实现的。每天,这种钢铁的躯壳将人送入叫做“高楼大厦”的壳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