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表文件的结构,介绍了当表文件被破坏后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为《DBF文件装入到SQL/DS表文件的实践》一文的补充,全面地、详尽地分析了SQL/DS数据库表文件和DBASE-Ⅲ数据库DBF文件的文件组织形式与存贮结构。并且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种把IBM-4381机中的SQL/DS表文件转换成微机上的DBASE-ⅢDBF文件的方法。以便使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可以共享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分析了dBASEⅢ中的数据库DBF文件和SQL/DS的数据库表文件,并提出了一种把微机dBASE—Ⅲ中的文件装入到IBM4381机中的SQL/DS表文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要将大文件备份到软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分割大文件,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将数据库文件作为“流式”文件,按字节进行分割。该方法既不需要计算表文件记录的长度,又能够充分利用软盘的每一字节空间,更有利的是,该方法能够备份任意类型的文件,而不限于表文件,因此也解决了如何备份CDX索引文件的问题。 Visual FoxPro3.0提供了一组存取普通文件的低级文件函数,利用它们就可以将数据库文件作为流式文件来备  相似文献   

5.
肖鸣 《计算机应用》1992,12(4):49-51
本文介绍了磁盘文件分配表(FAT)在管理磁盘文件过程中该表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几种读取(FAT)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使用VFP6.0进行数据库开发,现结合自己在实际开发中对VFP的认识和体会,介绍VFP应用中使用的一些技巧和经验,以求交流。1恢复丢失了的FPT文件 由于误操作,将自由表的备注文件删除,致使自由表无法打开。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下述方法解决。 1)创建一个新的自由表,且该自由表只含一个字段,其类型为备注型,关闭该自由表,将其扩展名为FPT的备注文件复制给误删的自由表的备注文件,或将该备注文件改名为误删的自由表的备注文件即可。 运行下面的程序同样也可以恢复丢失了的FPT”文件: accept请输入…  相似文献   

7.
结构复合索引文件是VFP开发的MIS中一类重要文件,它的损坏将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本文运用VFP的数据库文件、表文件和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文件结构及联系,给出了一种修复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鹰  李琴 《电脑学习》2001,1(5):46-47
当表文件(或DBF文件)被破坏后,本文给出了简单的维护恢复的方法,包括结构恢复和记录的读取。  相似文献   

9.
针对exFAT文件系统查询FAT表时会读取大量无效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阻止无效数据读取,加快文件查询速度,且代价较小的优化模型。优化模型在flash中建立簇链表,顺序存储已读文件的FAT表信息,在系统RAM中建立文件信息块,保留该次运行常用文件的簇链表入口地址。以此快速查询文件FAT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FAT表离散度越大,速度和效率的优化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要想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和目录,一般人员只能使用PCTOOLS工具软件的磁盘命令U但是PCTOOLS的启动速度比较缓慢,操作起来又相当繁琐,为此笔者编制了一个可快速恢复被删除文件的实用程序。我们都知道,DOS在使用DEL、RD命令删除文件和于目录时,只破坏了文件分配表FAT并将文件目录表FDT中的文件名首字符修改为ESH而FDT表的其余部分如文件的属性、文件的长度、文件的首簇号及文件的生成日期时间等信息均未被破坏,这给我们快速准确地恢复被删除文件提供了便利条件.程序首先利用程序段前缀PSP的格式化参数区获得命令行参数,然…  相似文献   

11.
VFP中表文件的加密和解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钟敬堂 《微机发展》2001,11(4):58-59,62
VFP中有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就是数据库文件的保密性差,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文详细分析了DBF表文件的结构特点,并提出了两种对表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法,以此来完全封锁非法用法的权限。  相似文献   

12.
李昇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20(4):492-496,502
现有的l^1鲁棒辨识方法依赖于观测数据窗的起始时刻因而不能用来辨识时变系统,针对该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l^1鲁棒辨识算法.该算法与观测窗的起始时刻无关,可用于时变系统的辨识.证明了当试验输入为持续激励信号时所提出的算法为本质最优算法,进一步证明了周期持续激励序列为最优试验信号,并给出了辨识误差紧界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提出的算法研究了慢时变系统的l^1鲁棒辨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数字X光图像进行快速分割,提出一种针对直方图的包络特征进行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水岭算法对数字X光图像的直方图一维信号进行处理.首先计算出图像的直方图,然后对直方图进行形态学滤波,提取出直方图的包络.在此基础上对直方图的包络采用分水岭算法自动提取出最佳阈值.用提取出的阈值进行基于阈值的初步分割,然后进一步采用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对初步分割的二值图像作进一步分割.通过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割大幅X光图像.  相似文献   

14.
林杰  余建坤 《计算机应用》2011,31(5):1425-1427
为了方便证明程序的正确性,引入了Kripke结构,提出基于Kripke结构的程序正确性证明。重新定义了适合证明的Kripke结构,并描述了将程序流程图转换为Kripke结构状态图的方法。给出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相关定理和基于Kripke结构的程序正确性证明方法。证明方法为:首先,把程序流程图转换为状态图;然后,根据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列出每个状态下的状态谓词;最后,证明每个状态谓词为真。根据状态谓词进行证明,能够反映出程序执行的状态。用该方法对一个实例进行了完整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有时需要从三维的角度观察图像。文中提出了一种二维图像的三维显示方法:首先利用Catmull-Rom插值算法对原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再利用OpenGL绘制小三角形面片生成二维图像的三维平滑曲面,然后利用光照技术生成二维图像的三维显示效果。实验表明,在对原图像施行Catmull-Rom插值处理之后,图像的三维显示效果比没有施行插值要平滑得多,并且也没有出现马赛克现象,这说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l1鲁棒辨识方法依赖于观测数据自的起始时刻因而不能用来辨识时变系统, 针对该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l1鲁棒辨识算法. 该算法与观测窗的起始时刻无关, 可用于时变系统的辨识, 证明了当试验输入为持续激励信号时所提出的算法为本质最优算法, 进一步证明了周期持续激励序列为最优试验信号, 并给出了辨识误差紧界的计算公式. 最后利用提出的算法研究了慢时变系统的l1鲁棒辨识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嗜热和常温蛋白进行模式识别并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比较。结果表明,当惩罚因子C为1,核函数选取线性函数,不敏感常数epsilon取0.01时,经320组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预测的平均正确率为84.9%,后者为86.8%。经1720组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对嗜热蛋白预测正确率达97.4%,对常温蛋白预测的正确率为84.2%,平均90.8%。建立了一种基于序列的识别嗜热和常温蛋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杜杏菁  白廷柱 《计算机科学》2012,39(8):281-283,310
针对表情对人脸识别准确率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向导的局部表情弱化模型,其利用网格变形技术来减少表情人脸的塑性变形。首先在表情区域按三角面片变换,采用梯度算子计算出变形后梯度场,实现基于向导微分梯度场的变换;然后代入泊松方程完成离散三角形拼接和变形模型的重建。找到脸部表情不变的刚性区域,得到类内的平均人脸差异,从而产生约束条件并将之加入变形过程来保持类间的差异和类内的相似度。与其它算法比较,其识别准确率有明显提高,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印刷工艺规划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如柏  周世生 《计算机应用》2009,29(7):1970-1973
在研究印刷工艺的加工需求和加工工序的基础上,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引入印刷制造系统,并应用多色集合理论建立印刷工艺规划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此模型的印刷工艺路径求解算法。此数学模型包括围道矩阵和多色图两部分。围道矩阵描述了印刷工序实现印刷加工需求的关系,多色图描述了印刷工序的相互作用。该算法便于计算机编程的实现,能根据印刷加工需求搜索所需的工艺算子,然后求解出印刷品的印刷工艺路线。最后,通过简例分析,对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单一工序的纺纱质量控制模型难以实现对纺纱质量的精准控制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工序知识关联的纺纱质量智能控制模型.首先,选取纱线断裂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设计了基于纱线断裂强度的多工序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损失函数,实现了棉纺生产过程中多工序质量控制点间知识的关联.进而,以质量损失函数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纺纱质量控制模型,并借助自动过程控制技术实现了基于数据反馈的纺纱质量控制.然后,将惩罚函数引入到纺纱质量控制模型中,并利用多目标烟花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对比验证表明,该模型与未考虑多工序间知识关联的质量控制模型以及控制前的结果相比,纱线断裂强度提升了1.27%和3.40%,纱线不合格率降低了23.48%和50.00%,从而有利于解单一工序的纺纱质量控制模型难以实现对纺纱质量的精准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