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矿泥的处理     
前言生产人员对“矿泥”的概念往往不同,在矿山工业中几乎没有两个部门对矿泥能有同样的解释。要想对矿泥作一个定量的通用的解释,显然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矿泥的定义是“用处理较粗粒级的方法在工业上难以处理的极细粒矿石”。矿泥损失普遍见之于所有选矿过程,但通常只是在处理氧化矿和某些难溶盐类(萤石及一些碳酸盐)时,才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大多数矿体均有原生矿泥,这是由于一些岩石组分风化分解所致。其次,矿石碎磨至解离粒度又形成次生矿泥。次生矿泥量取决于矿  相似文献   

2.
任翔  黎全 《金属矿山》1994,(2):33-36
介绍了SL型连续排矿射流离心选矿机的设计结构特点及技术性能,阐述了矿泥在射流离心机内的分选过程和分选原理。高压水射流的引入,实现了全部产品反方向连续排矿的功能。该机回收粒度下限为1-3μm。分选实践表明,工业生产中分选-10μm锡石细泥、处理-74μm锡石矿泥分级或不分级入选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尾矿工程主要是计划和协调尾矿排弃以及确保尾矿坝的稳定性。辛克鲁德矿尾矿排弃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矿泥排弃、仪表及监测和坝体液化破坏。解决这些问题对矿山的经济效益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矿泥分选工艺及生产特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石含泥量增多势必影响选矿生产,因此矿石需要脱泥,将脱出的矿泥与选矿厂的流失中矿合并处理,形成矿泥系列,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能提高选矿指标及综合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关于矿泥的几个分选工艺,对矿泥和流失中矿的性质、浮选行为及各工艺中所采取的处理手段、生产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用离心选矿机选别细粒嵌布的锡矿石,在云锡公司所属选厂得到了全面推广与应用。在平桂矿务局所属选厂处理微细物料的作业中,也由离心选矿机代替了其它有关重选设备。应用离心选矿机分离锡石及以褐铁矿为主要脉石的选矿实践中,得到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对-19微米矿泥的回收能力,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在用重磁联合流程处理齐大山假象赤铁矿石时,离心选矿机选别磁力脱水槽排矿所得的作业指标是:α=24.71%;β=55.98%;  相似文献   

6.
过粉碎、脱泥及矿泥回收是锰矿选矿未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提高锰矿选矿水平,就必须逐步解决这些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某碳酸锰矿浮选厂为例,针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过粉碎矿泥的粒度界限是随矿物不同和选别方法不同而不同的。常把小于20微米或10微米的矿粒称为矿泥。对锰矿而言,10微米以下称为矿泥较为恰当,10微米是胶体颗粒的上限尺寸。该厂采用单一浮选柱全浮流程,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7.
铝土矿洗、选矿过程排放出大量的粘土质细粒矿泥,矿泥含水量大,带负电荷,自然沉降困难,当前各铝土矿企业处理方式为湿法堆存,排泥库库容大,环保风险高。本文对铝土矿矿泥絮凝沉降及固化技术进行了概述,得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用于铝土矿矿泥絮凝沉降有明显优势,水泥、粉煤灰、石灰、石膏、硫酸盐常复配用于铝土矿矿泥的固化,并介绍了各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目前矿泥脱水、固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矿泥中回收有用矿物,已成为当今矿物工业中最紧迫的问题。至今,人们对于“矿泥”的认识不一,甚至混乱。实践中,对于不同的选矿方法,矿泥的概念也是不同的,如对于浮选是小于10μm;对于电选是小于40μm;而对于重选,则认为凡是小于50μm者,均成为矿泥。已有人根据在重选过程中不同粒度颗粒的行为,将其粒度范围划分为:  相似文献   

9.
铅锌选矿厂废水量大、污染物组分复杂,且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外排或循环利用难度大。以栖霞山铅锌矿和会泽铅锌矿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矿石性质、所用选矿工艺和浮选药剂,对比分析了选矿废水的源头分质回用和末端处理回用,阐述了选矿废水零外排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在选矿工艺的选择制订时,应将选矿废水的处理回用一并纳入考虑。选矿废水的源头分质回用是实现选矿废水回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在选矿废水源头分质回用的基础上进行选矿废水末端适度处理,甚至深度处理回用,不仅可以提高选矿废水处理回用效率和降低处理回用成本,且能达到选矿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矿泥的来源主要是矿物资源赋存状态所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矿石氧化程度深,风化严重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矿石在碎磨过程中产生的。正因为矿泥产生是多方面的,因此矿泥在各铜浮选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选别指标。矿泥处理是选矿工作者面临  相似文献   

11.
矿泥用飞灰(fly ash).浆处理,轻轻搅拌处理的矿泥以分散飞灰,分散的泥浆用聚丙烯酰胺或其他聚电解质絮凝剂处理,然后将泥装置于沉降槽中,从沉降槽中抽(排)出清水,而沉降的矿泥絮团排入贮存槽中以期进一步处理。A.R.Mewes.R.W.Styron和M.H.Smith  相似文献   

12.
锡石选矿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分析锡石的特点及其主要的选矿方法出发,综合评述了锡石的选矿进展,并以浮选法为主,重点叙述了锡石浮选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研究成果,指出锡石选矿的关键问题是强化锡石矿泥的回收,寻找对锡石矿泥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的捕收剂。  相似文献   

13.
尼科波尔和恰图拉矿区的貧錳矿,采用机械选矿方法选別获得的錳精矿回收率不高,大量金属錳損失于矿泥中。例如在1959年,尼科波尔錳矿公司“十月革命四十周年”选矿厂,含Mn 11.7%的矿泥产率达46%,矿泥中損失的錳約占原矿含錳量的20%。尼科波尔矿区各选矿厂的矿泥被堆积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 排土场排土台阶的高度不仅与排土的类型,排弃土、岩的性质和排土场基底的稳定情况有关,而且还与所用的排弃设备及排土工艺有很大关系。利用电铲排土是排弃方法改进的方向。由于电铲排土的排土台阶高度大(可达38m),移道步距宽(可达22m),移道次数少,因此,这种排土线的排弃能力高;排弃后的土岩经过电铲的碾压排土台阶的稳定性高,路基质量好,行车速度可适当提高,行车也比较安全;电铲排土的同时,可随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氧化锌矿资源丰富,但矿石性质复杂,含泥量大,可溶性盐多,选别指标一直不理想。为了较全面地了解近年来选矿工作者在氧化锌矿石选矿领域的研究进展,从氧化锌矿浮选工艺流程、浮选药剂、金属离子的影响及强化硫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影响我国氧化锌矿浮选的主要问题是矿泥和难免离子,对矿泥和难免离子不敏感新型药剂的研发仍然是提高氧化锌矿选别指标的主要途径。此外,高强度混合调浆设备、新型高效脱泥装置以及适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的大型多流态静态化浮选设备的开发也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重选-浮选和选冶等联合工艺流程是处理复杂氧化锌矿的重要方法;借助交叉学科和先进的分析检测手段开展氧化锌矿的基础理论研究,揭示矿泥分散聚集特性,探索离子迁移规律等,将成为氧化锌矿石浮选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氧化锌的硫化-胺法浮选、硫化-黄药浮选及其他选矿方法的工艺现状,并从硫化方式和强化硫化过程等角度阐述了氧化锌选矿研究的发展。同时,提出了氧化锌矿泥砂分离-胺黄联合浮选的新工艺,即氧化锌矿预先分级,得到砂矿(粗粒级)和矿泥(细粒级),砂矿采用硫化-胺法浮选,而矿泥采用氯氨催化硫化-黄药浮选。这一新工艺将可能为克服硫化-胺法浮选中不可跨越的矿泥障碍提供新途径。因此,开展微细粒级氧化锌矿物强化硫化-黄药浮选机理研究,对于我国难处理氧化锌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流膜选矿用于回收细微粒重矿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引用离心力和摇动作用,最近20年来,流膜选矿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矿泥分选的一种主要方法。在现代矿泥重选设备中,流膜厚度只有1毫米至数毫米,称之为薄流膜选矿,以有别于其它厚度较大的流膜选矿过程。薄流膜在流动特性和矿粒的分选行为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平果铝矿泥的特性,结合双电层的成因和结构,提出通过改变双电层的相互作用和离子交换来改变粘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和排列情况,直接或间接地达到沉降固化矿泥的目的。本文基于双电层理论对沉降固化矿泥的方法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对今后优化处理矿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矿泥一般是被丢弃的,随之造成大部分有用矿物的损失,因此对低品位细粒铁矿石选矿的絮凝工艺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开发一种改善矿泥处理技术,以避免矿泥大量损失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认为选择性絮凝是许多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在此工作中,着重于以合理的科学的方法为基础,使有用金属的损失最小。文中讨论了两种赤铁矿-石英人工混合样、以淀粉为絮凝剂的选择性絮凝工艺。然后以相同的条件用来处理铁矿泥。此工艺已取得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湖南某萤石矿矿泥含量较多、洗矿泥直接作为尾矿排出而影响CaF2资源回收率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洗矿泥选矿工艺,通过旋流器分级、粗粒再磨以及一粗一扫四精的浮选工艺,得到了CaF2品位90.43%、回收率58.74%的萤石精矿。通过洗矿泥选矿工艺,不仅能回收矿泥中的有用矿物,提高萤石回收率,而且能减少尾矿排放量,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