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俊  王文辉  王齐  孙晓东 《质谱学报》2011,32(3):176-180
建立了水体中甲磺隆、苄嘧磺隆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水样中的甲磺隆和苄嘧磺隆经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然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05%乙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 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甲磺隆、苄嘧磺隆在1.0~5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002 5 μg/L和0.005 μg/L,回收率为87.6%~98.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2.
使用碰撞诱导裂解质谱(CID-MS)和泛密函数(DFT)理论计算研究了苯甲撑肼基二硫代碳酸甲酯质子化离子的气相裂解行为。丢失H2S,CH3SH 和(NSC)SCH3是其主要裂解途径。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分子中脲基S最容易接受外加质子,形成质子化离子MH-a;该外加质子很容易迁移到亚胺N上,形成异构体MH-b。在碰撞活化下,前驱离子MH-b发生N—N键断裂,伴随着酰胺氢迁移到亚胺氮上,发生(NSC)SCH3丢失裂解反应;若酰胺氢直接迁移到甲基硫上,则发生CH3SH丢失反应。若前驱离子MH-a的外加质子迁移到到甲基硫上,则发生CH3SH丢失反应;若酰胺氢经过甲硫基迁移到脲基S上,则发生H2S丢失。上述结果证实了该化合物质子化离子的碎裂反应是外加质子和酰胺氢协同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水中24种致癌芳香胺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低于0.36 μg/L。固相萃取的优化条件为:选用Envi-chromp固相萃取小柱,水样pH 8~10,二氯甲烷洗脱2次。绝大多数芳香胺的空白水样加标回收率在88.8%~111.8%之间,标准偏差为6.8%~9.9%。对浙江省13个饮用水源地的地表水进行检测,均未检出24种致癌芳香胺。降解实验表明,大多数芳香胺化合物在水中能稳定存在14 d以上。  相似文献   

4.
6种他汀类药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杨  高丽英  吴艳平  孙璐 《质谱学报》2010,31(6):368-375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技术对6种他汀类药物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断裂规律。根据主要药效基团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两类解析。第一类: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在正离子模式下发生β,δ-二羟基戊内酯开环断裂,生成中性丢失H2O、CO、CH3COOH的碎片离子;第二类: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负离子模式下产生脱去104 u(3-羟基-1,4-丁內酯和H2)和160 u(3,5-二羟基-1,7-庚内酯)的碎片离子;氟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负离子模式下产生脱去62 u(CO2和H2O)的碎片离子,对该二级碎片离子进行三级全扫描质谱分析,产生脱去42 u(CH2=C=O)和96 u(环已烯-3-酮)的碎片离子。这些质谱特征有助于他汀类药物的结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5.
曹慧  陈小珍  王瑾  陈万勤 《质谱学报》2012,33(4):232-236
为了准确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建立了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维生素D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皂化,用V(正戊烷)∶V(乙醚)=4∶1的混合溶液提取,采用Waters T3色谱柱分离,以2 mmol/L甲酸铵-甲醇和2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标法定量。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5~15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检出限均为1.5 μg/kg,定量限均为5.0 μg/kg,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0%~104.7%和92.7%~108.0%,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定量准确,适用于婴儿奶粉中维生素D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大气颗粒物中三类有机组分的萃取分离净化和GC/MS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凤魁  贺克斌 《质谱学报》2010,31(3):165-171
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组分污染特征的研究,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控与治理有重要意义。应用中流量PM2.5采样器采集2003年9月~2004年7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样品,建立了同时测定PM2.5中三类有机组分的实验方法。采用14%BF3/CH3OH溶液为有机酸衍生化试剂,并确定有机酸最佳衍生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0℃、45 min;采用自填SPE硅胶柱,实现了正构烷烃、多环芳烃和有机酸酯的完全分离,三类组分回收率都在70%~130%之间。采用GC/MS法定量检出76种化合物,包括C10~C34之间的25种正构烷烃,16种美国EPA优控PAHs,35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包括diC2~diC11之间的10种二元酸、C10~C32之间的23种饱和脂肪酸以及C18:1、C18:22种不饱和酸。  相似文献   

7.
�������÷��ⶨ��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C-TOF-MS)????????????????(FFA)?????о?????????????????????????????????-????/????????????/???????????????м????????????????????????GC-TOF-MS???????????????δ????????????????????о????????????????????????33min??????????????/?????????????????20??C12??C24????????????????????????FFA?????????÷????????????????????????о??????μ??????????Ч?????????????????????????????????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比较了HPLC-ICP-MS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溴酸盐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并用这两种方法同时分析了20份实际水样品中溴酸盐的浓度。结果表明:HPLC-ICP-MS法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检出限为0.048μg/L,回收率为96.8%~104.9%;离子色谱法在10.0~2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2,检出限为2.0μg/L,回收率为85.6%~101.3%。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且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但比较而言,HPLC-ICP-MS法的检出限更低、灵敏度更高、准确度和精密度更好、分析速度更快,更适用于包装饮用水中低浓度溴酸盐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高效的阻燃剂,合成了一系列磷酰基丙酰胺类化合物,研究一系列3(O-甲基-O-烷基磷酰基)丙酰胺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方式,发现该类化合物的加氢和加钠离子具有不同的裂解方式。加氢裂解的特点是先失去中性NH3碎片和一分子丙烯,最后失去CO;加钠裂解的规律是失去一分子丙烯后,接着失去一分子甲醇。最后根据碎片,提出了可能的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线固相萃取即柱切换LC-MS/MS方法,分析吸毒者尿样中的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乙酰可待因。以吗啡-d3为内标,预处理柱为Oasis HLB 2.1 mm×20 mm×25 μm,分析柱为Xterra MS C18 2.1 mm×150 mm×3.5 μm,用水作预处理流动相,分析流动相用含甲酸铵和甲酸的水、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MRM扫描。100 μL尿样直接进样分析,尿样中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乙酰可待因的检测限为 0.3~1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γ在0.999 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