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成膜温度对漆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成膜温度漆膜表面形态,尤其是乳化剂在漆膜表面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控制乳液的成膜温度略高于Tg,可以得到粒子排列整齐的均一膜,膜的耐水性等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常镀锌钝化后,要清水漂洗,以除去表面残留物,故有废水排放。本文根据“气相成膜”原理,采用适当方法,使镀锌钝化后不经清水漂洗,既能达到钝化膜质量要求,又无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3.
对AZ 3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处理的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览.分析了不同的成膜工艺参数(稀土盐的质量浓度、成膜时间、成膜温度)对稀土转化膜的形成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成膜工艺形成的稀土转化膜表面形貌;用极化曲线研究转化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铈的质量浓度为21.7 g/L时,膜的耐蚀性最好;成膜时间、成膜温度对膜的耐蚀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文研究的时闻范围内,处理时间长能获得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AZ3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成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成膜工艺参数丽土盐溶液组成、转化成膜时间)对稀土转化膜的形貌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成膜工艺形成的稀土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极化曲线研究了转化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硝酸铈浓度为4.3423g·L^-1和硝酸镧浓度为4.3302g·L^-1时,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最好;成膜时间对膜的耐蚀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臧殿荣 《清洗世界》2011,27(10):10-13
为了解决机组凝汽器中铜管在运行中的腐蚀问题,对铜管进行了盐酸洗和巯基苯并噻唑成膜处理。清洗成膜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垂直圆盘表面液膜厚度受离心力、重力、黏性力以及惯性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合力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液膜分布复杂。借助激光探头测量圆盘表面不同位置处液膜厚度随物性及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定位置处液膜厚度与转速非正相关,部分区域膜厚随转速的增加先增加,出现极值后减小至某一恒定值,而部分区域膜厚与转速成递增函数关系后便达到恒定值。圆盘表面的成膜性与黏度和转速关系密切,低黏物系在低转速时,盘面很难成膜;随着转速的提高,部分区域成膜,但整体成膜率低;当黏度提高后,低转速下就能达到高成膜率。固定物系与转速,旋转圆盘不同位置处膜厚存在差异,均一性较差,在设计圆盘时,简单用平均膜厚表征圆盘表面液膜特性可能会失真。  相似文献   

7.
对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却铜管发生腐蚀穿孔的情况进行失效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腐蚀失效的铜管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局部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铜管内壁含有大量的Fe3+,与铜管表面氧化膜及铜基体反应,内壁表面垢层存在一定量的Cl-、Br-以及SO42-,这些离子进一步促进了铜管腐蚀穿孔。  相似文献   

8.
以聚苯乙烯相变膜为模板制备多凸起壳聚糖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致相分离法制备多孔聚苯乙烯膜,探讨多孔相变膜的成膜机理和孔隙结构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不同表面凸起的壳聚糖膜,对膜的形态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调节丙三醇和1,2-丙二醇体积比,成膜温度、挥发速度可制备出不同表面形态和具有1~50μn不同微观孔洞的PS膜.以PS膜为模板,制备不同表面凸起的壳聚糖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定了凸起的大小和高度,其水相接触角随着凸起大小的减小而减小,亲水性亦减小.这为进一步评价壳聚糖膜表面微观结构对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奠定了材料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阳极火花氧化处理技术,在含有钼酸盐等金属盐的碱性电解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铝表面形成了复合转化膜。对电解液中的各组分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及电解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与铬酸盐化学氧化法、常规阳极氧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铝表面阳极火花氧化方法形成的膜层比其它膜层有着更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0.
塑化剂对玉米醇溶蛋白膜表面及机械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塑化剂种类(甘油、油酸和聚乙二醇)、用量对玉米醇溶蛋白(zein)膜表面和机械特性的影响及塑化剂对zein成膜液黏度、成膜后表面形貌、水分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油酸的成膜液黏度最大,含甘油的成膜液黏度最小,成膜后表面呈现不同的形貌图;蛋白膜的水分吸附特性与塑化剂亲水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甘油、聚乙二醇和油酸顺序而下降;油酸和聚乙二醇塑化的zein膜的表观接触角随塑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甘油膜却呈相反趋势;蛋白膜表面润湿动力学可用指数方程模型表征,动态接触角变化速率表现为甘油膜聚乙二醇膜油酸膜;随塑化剂含量增加,聚乙二醇蛋白膜抗拉强度(TS值)下降,延伸率(EB值)却急剧增加,甘油和油酸蛋白膜的TS值和EB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在水解酸化池投加FeSO4的方法来对"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O)工艺进行改进。对比了水解酸化池有无投加FeSO4时,A—O工艺系统的运行结果,同时研究了FeSO4投加量对A—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了FeSO4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未投加FeSO4的,当进水水质为COD 653mg/L、色度480倍、pH=9.2、水解酸化池的反应时间为7h、FeSO4投加量为30mg/L时,去除效果最佳,再经好氧反应器处理7h后,出水水质为COD 88mg/L、色度52倍。  相似文献   

12.
以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绿矾(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净化除杂,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再加入磷酸、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超细磷酸铁。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热重分析(TGA.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布测量等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该反应条件有利于控制产物的形貌和粒径,且其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facile chemical pathway for preparing synthetic rutile from ilmenite. The pathway consists of two primary units, i.e., selectively sulfating ilmenite, which was realized via roasting ilmenite with(NH_4)_2SO_4followed by selectiv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sulfated ilmenite, and targeted leaching of the impurities.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sulfation conditions were a mass ratio of(NH_4)_2SO_4to ilmenite of 14, temperature of 360 °C, and time of 120 min with a sulfation ratio of ~ 95%. The optimum thermal decomposition conditions were480 °C in N_2 atmosphere, and nearly all Ti OSO_4 were decomposed with co-decomposition of Fe SO_4 of 23%. For acid leach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2.5 wt% HCl, 98 °C and 120 min. Under those conditions, 94.2% iron was removed with a Ti O_2 dissolution loss b 1%. For alkali leaching, 67% Si O_2 was removed in 5 wt% Na OH at102 °C for 1 h. A synthetic rutile with a Ti O_2 content N 92 wt% and total Mg O + Ca O b 1.5 wt% was obtained.Based on these results, a schematic flowsheet was proposed. Additional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Fe SO_4 mixed with Ti OSO_4 under N_2was inhibited due to its oxidation to a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Fe_2(SO_4)_3by oxygen emitted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Ti OSO_4. At the same time, Ti OSO_4 decomposition was promoted due to the immediate in situ consumption of oxygen by Fe SO_4. The synergetic effect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selectivity of sulfated ilmenite thermal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4.
陶瓷微滤膜澄清钛白废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钛白废酸的资源化 ,采用陶瓷膜微滤澄清钛白废酸 ,为进一步扩散渗析回收硫酸提供预处理。研究了操作条件如压力、流速、质量浓度、温度等对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陶瓷膜过滤钛白废酸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 ,渗透液浊度小于 0 .5NTU ;废酸中较高质量浓度的硫酸亚铁使温度对过滤的影响复杂化 ,温度降低会使其在膜孔内发生结晶 ,产生难以恢复的堵塞 ;采用 5mg/kg以下的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可以使膜通量有所提高 ,过多的絮凝剂会使膜产生吸附污染而降低通量。其他过程参数对膜通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条件下,以纯氧为氧化剂,对含有机物的废硫酸进行催化氧化。同时考察了FeSO4,TiO2,MnO2,SeO2等催化剂的自理效果,其COD去除率均在60%以上,此外,以Fe^2+为催化剂,重点探讨了纯氧流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制的卷式扩散渗析膜组件用于模拟钛白废酸液(H2SO4/FeSO4体系)的回收处理,考察了废液中酸和盐的浓度、流速、流速比、时间等因素对酸回收率和铁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式扩散渗析膜组件是回收钛白废酸液的有效设备,处理能力为4.84 mL/(min.m2)、流速比为1时,酸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0%,Fe的截留率控制在90%以上,回收酸浓度可达原酸浓度的70%,相同处理效果下,其处理量大于小型板框式扩散渗析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排出的w(H2SO4)20%硫酸和硫酸亚铁,提出一种以焙烧硫酸亚铁、硫磺和硫铁矿生产硫酸的新工艺.重点介绍了焙烧硫酸亚铁制酸的工艺特点、工程难点及主要设备.焙烧硫酸亚铁制酸装置的成功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废渣及副产物问题,使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大型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钢厂酸洗废液治理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作者论述了纳滤膜法治理钢厂酸洗废液,回收硫酸亚铁,母液再生后,返回酸洗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膜法回收钛白废液中硫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研究了自制的均相渗析阴膜对对钛白废液中废酸的回收效果,实验考察了膜的交换容量,苯环卤含量,废液中的组分的相对浓度等因素对渗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自制的阴膜回收膜废液中的H2SO4是可行的,能实现H2SO4与其他成分如FeSO4,Ti(SO4)2的良好分离,其分离系数分别不低于26.0和51.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和pH等工艺条件对钛板上电镀Fe-Co 合金箔组成、阴极电流效率、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电解液配方为:FeSO<,4>·7H<,2>O 40 g/L,COSO<,4>·7H<,2>O 30 g/L,COCl<,2>·6H<,2>O 10 g/L,硼酸30 g/L,柠檬酸三钠40 g,L,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