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共聚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性阴离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疏水性酯类单体,合成了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考察了AMPS、乳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对成膜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6%{其中m[乙氧基化壬基酚磺基琥珀酸半酯二钠盐(DNS-1035)]∶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1)、W(交联剂0.5%N,N-亚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3%和W(阴离子单体AMPS)=8%且m(VAc)∶m(BA)=1∶1时,成膜剂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高固含量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种子预乳化半连续法制得具有高固含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其乳液固含量达到41%。研究了引发剂、反应性乳化剂、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与聚合温度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液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用量为0.5%,反应性乳化剂用量为0.5%,软硬单体配比(MMA/BA)为2.0:1,聚合温度为80℃时,制备的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佳性能以及对木材良好的封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VAc/BA/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酯磺酸钠(MS-1)为新型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VAc/BA/AA共聚乳液胶粘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单体及种子单体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m(VAc)∶m(BA)∶m(AA)∶m(APS)∶m(OP-10)∶m(MS-1)=83∶14∶3∶0.4∶1.25∶0.25、w(种子单体)=17%(相对于总单体而言)时,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VAc/AA/BA)三元共聚物,探讨了丙烯酸丁酯结构单元、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乳液稳定性、黏度、转化率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A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分别为混合单体总质量的8.0%、0.5%,反应温度为75℃时,共聚乳液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乳液型纸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醋酸乙烯(VAc)为硬单体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醋丙乳液纸塑复膜胶。着重讨论了单体的选择、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以及功能单体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软单体):m(硬单体)=45:50~50:45、w(引发剂)≈0.6%、w(乳化剂)=3.0%和w(功能单体)=6%时,乳液具有较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6.
纸塑覆膜乳液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种纸塑(BOPP)覆膜胶粘剂。探讨了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聚乙烯醇(PVA)、pH值缓冲剂、引发剂、乳化剂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m(BA)∶m(VAc)∶m(AA)∶m(HEMA)∶m(PVA)=50∶40∶4∶4∶2,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量的0.8%,pH值缓冲剂用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8%时,由覆膜乳液胶粘接的纸/BOPP复合制品的剥离强度可达到0.1 kN/m以上,油墨的转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液共聚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性阴离子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疏水性酯类单体,合成了水稻种衣剂用AMPS/St/BA三元共聚成膜剂。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复合乳化剂和交联剂对成膜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MPS、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是单体量的4%、0.3%和3%,复合乳化剂用量是单体量的3%,且SDS和DNS-458的质量比为1:3时,成膜剂的性能最佳。合成的成膜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制备耐水性要求较高的水稻种衣剂。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不同配比的苯丙乳液(BA-St-MMA),考察了软硬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改性剂对涂膜的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的最佳组成为:软硬单体质量比为BA/St/MMA=60/24/16,丙烯酸占单体总质量的5.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0%,阴、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为1∶2,引发剂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改性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涂膜的耐水性,丙烯酰胺适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7%,苯酚适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4%,三聚氰胺适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9%。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St-BA-AA共聚乳液,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主要单体为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功能单体为丙烯酸(AA)。对影响乳液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包括CMC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在CMC用量为0.4%~0.5%,引发剂用量为0.2%~0.25%,AA用量为1.5%~2%,主单体总量为40%,St/BA质量比为7/9~1/1时,聚合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稳定,且乳液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IA/A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衣康酸(I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IA/AA /AMPS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5%,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9.5%,反应温度为95℃时,共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降失水剂黏度大、易增稠、抗盐能力差等问题,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衣康酸(IA)为聚合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适用于海水水泥浆体系的降失水剂AMPS/DMAA/IA。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各单体成功参与聚合反应,经热重分析,三元共聚物AMPS/DMAA/IA耐温可达320℃。经水泥浆性能测试表明,该降失水剂具有优良的降失水性能,抗盐可达饱和;在海水水泥浆体系稠化曲线平稳,无"鼓包"、"包芯"现象;低温下,随着加量增加,对水泥石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无超缓凝现象,在海水水泥浆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SSS—AMPS—AA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宁宁 《山东化工》2009,38(5):10-12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在水相中合成了SSS/AMPS/AA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利用静态试验法评价了合成产物阻CaCO3垢性能,探讨Tel发剂的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衣康酸(IA)、马来酸(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水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等合成条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n(IA)∶n(MA)∶n(AMPS)=1∶1∶1,聚合温度80℃,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的5%,聚合时间2h;用红外分光光度仪分析证明得到了预期的产物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特性黏度和固含量。通过静态法对三元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进行评价,在加剂量为50mg/L时阻碳酸钙率最佳可达93.6%,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14.
董文博  庄稼  马彦龙  程小伟  郭小阳 《硅酸盐学报》2012,40(5):703-704,705,706,707,708,709,710
根据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原理,合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苯乙烯磺酸钠(SSS)和衣康酸(IA)的三元共聚物缓凝剂(AMPS/SSS/IA),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其结构,表明所合成共聚物为目标产物。经正交实验得到AMPS/SSS/IA的最佳合成条件:溶液酸碱度pH=7、引发剂加量为3%、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60℃、单体AMPS、IA、SSS的质量比为57:24:19。测试了缓凝剂不同加量的水泥石24 h抗压强度,结果表明AMPS/SSS/IA可以有效抑制水泥石24h抗压强度的衰减。高温高压稠化实验表明缓凝剂AMPS/SSS/IA加量为0.7%时,140℃稠化时间可达200min。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讨论了所合成共聚物的缓凝机理,认为缓凝现象的发生,是因为AMPS/SSS/IA与Ca2+生成了复杂的螯合物抑制了Ca(OH)2晶体的形成和生长,以及引起水化硅酸钙(C-S-H)包覆层的增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田已全面进入三次采油阶段,研制适应高温高盐开采环境下的驱油剂受到广泛关注。针对传统聚丙烯酰胺类驱油剂进行了改性,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并优化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对苯乙烯磺酸钠(AM/AMPS/SSS)三元共聚物,探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产物水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总结分析了相关规律,得到最优的共聚物制备条件。使用旋转黏度计,对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耐温耐盐性能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了耐温、耐盐效果明显,热稳定性良好的AM/AMPS/SSS三元共聚物,在目前严峻的原油开采环境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水作溶剂,(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马来酸酐(MA)为单体,与自制的聚乙二醇-衣康酸酯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磺酸基聚合物阻垢剂。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于碳酸钙盐具有优异的阻垢效果。阻垢剂用量为15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阴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亚硫酸钠、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为引发荆,合成了絮凝剂产品PAM/AMPS/DMDAAC.在单体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为:m(AM):m(DMDAAC):m(AMPS)=7:2:1,反应温度为45℃,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用量为溶液质量分数的0.006%,过硫酸铵用量为溶液质量分数的0.004%,哑硫酸氢钠用量为溶液质量分数的0.002%;对PAM/AMPS/DMDAAC的结构进行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表征,表明PAM/AMPS/DMDAAC链节上含有季铵盐和磺酸盐基团,分子呈现长链结构,分子链刚性好,交联现象少.  相似文献   

18.
李子轩 《塑料工业》2020,48(1):157-160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和2-(甲基丙烯酸氧基)乙基磷酸酯(MEP)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一种磷酸盐改性的三元共聚物,并将其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通常使用的AMPS-DMAA共聚物相比,该三元聚合物能有效提高15%盐水水泥浆在140℃下的降失水效果和高温稳定性,并确定出最佳添加量2%下,该水泥浆浆体的滤饼渗透率能降低至4. 2μD,滤失量低于30 mL。  相似文献   

19.
含AMPS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少量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钠盐(AMPS)作为功能性单体,成功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固含量达5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BA)]的无皂乳液。并且对不同单体配比乳液的性能进行研究,总结了单体配比与胶膜吸水性及Tg的关系;同时,讨论了功能性单体AMPS对乳液稳定性、粒子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AA-MAn-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分散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将丙烯酸(AA) 、马来酸酐(MAn)、2 丙烯酰氨基 2 甲基丙烷磺酸(AMPS) 按一定单体物质的量比进行共聚, 合成了系列AA- MAn- AMPS共聚物。探讨了它们对Ca3(PO4)2 的阻垢率与共聚物用量、共聚物单体物质的量比的关系,研究了共聚物在稳定锌、分散氧化铁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B[ n (AA)∶n(MAn)∶n(AMPS) = 70∶20∶10] 对Ca3(PO4)2 具有优良的阻垢分散性能, 当w(Ca2+) =150 ×10-6, w(PO43- )= 6×10- 6,pH=9-0,θ=50 ℃,t = 10 h,共聚物的质量分数=10×10-6 时,对Ca3(PO4)2 的阻垢率达99-45% ;共聚物G[ n(AA)∶n(MAn)∶n(AMPS) =70∶15∶15]则具有良好的稳定锌能力,当w(Zn2+)=10×10-6 ,pH=8-8~9-0,θ= 50 ℃,t = 24 h,共聚物的质量分数= 10 ×10-6 时,对Zn(OH)2 的阻垢率达74-42% 。B、G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氧化铁性能。AA- MAn - AMPS共聚物可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