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晓玲  郭彦东 《食品科学》2010,31(23):32-35
从紫甘蓝叶片中提取分离紫甘蓝色素,研究紫甘蓝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抑菌性。结果表明:紫甘蓝色素在pH 2 的酸性水溶液中呈现原植物具有的紫红色,稳定性较好;随着pH 值的增高,紫甘蓝色素发生向蓝色再到绿色的转变,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紫甘蓝色素自然光照射2d 后,色素的保存率在91% 以上,自然光照射6d 后,色素的保存率仍在79% 以上;紫甘蓝色素70℃以下加热2h,色素的保存率在97% 以上,90℃加热2h,色素的保存率仍在90% 以上,这说明紫甘蓝色素对光照和加热均有一定耐受性。紫甘蓝色素对钠、钾、钙、镁等金属离子和氧气均稳定,但铁离子会使其变质。在紫甘蓝色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mg/100mL 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就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色素质量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愈来愈大,但未见紫甘蓝色素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紫甘蓝蔬菜为原料,采用酶醇复合法工艺浸提紫甘蓝色素。以紫甘蓝色素得率为指标,考察酶的种类、乙醇体积分数、酶体积分数、液固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紫甘蓝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此外,考察了温度、pH及常用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可提高紫甘蓝色素的得率,且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半纤维素酶体积分数3.2%,浸提温度45 ℃,浸提时间2 h,液固比55∶1 (mL∶g),乙醇浓度70%,得率为13.45 mg/g。紫甘蓝色素在pH为1~6时,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pH为8~12时,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紫甘蓝色素在100 ℃加热30 min含量降低约9.3%;山梨酸钾、DL-苹果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不影响色素的含量,柠檬酸对色素具有增色的作用。结果表明:酶醇复合法最优工艺所得紫甘蓝色素的得率最高;紫甘蓝色素对pH比较敏感,在高温条件下相对稳定,且其稳定性不易受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温度、加热时间及p H对玉米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黄素在446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当温度60℃,时间3 h时,玉米黄素的保存率大于92%;当温度100℃,时间3 h时,保存率仅71%,说明色素在高温下不稳定且不易长时间受热;当pH 4~12时,保存率大于97%,色素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易被氧化;正交试验表明影响玉米黄素稳定性的因素依次是温度加热时间p H,且最好条件为温度60℃,加热时间1.5 h, pH 8,且混合因素对玉米黄素保存率的影响大于单因素对玉米黄素保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胭脂虫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胭脂虫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室外阳光下7d保存率高于50%;在4℃低温至100℃高温范围内稳定性较好,8h保存率均超过95%。色素的抗氧化性较高;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略有降低。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胭脂虫红色素有增色及护色作用;Fe3 、Fe2 、Ca2 、Sn2 离子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他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pH值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红曲酒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保健酒。对红曲酒中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紫外、自然光照、瓶子颜色、温度等因素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红曲酒的吸光度并计算保存率。结果表明,紫外照射160 min后红曲酒吸光度保存率为91.5%;自然光下储存120 d吸光度保存率仅为24%,而避光保存组吸光度保存率为70%。绿色瓶子最有利于红曲酒中色素保存,在太阳光照射下7 h后绿色瓶中的红曲酒吸光度保存率为74.2%,而无色瓶仅为50%;温度对红曲酒中红曲色素影响不大,4℃和室温(20~30℃)下保存4个月的红曲酒颜色和吸光度保存率相差不大,煎酒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红曲酒中色素吸光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TR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R溶液的光稳定性较差,在室外光照20h其色价保存率仅为49.9%,室内光照和避光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20℃下加热1h其色价保存率为82%以上;pH在3~11范围溶液稳定性好,无沉淀产生并且色泽明亮;Fe2+影响能使溶液有少量沉淀产生,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溶液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天然黑色素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木耳天然黑色素的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天然黑色素粉末呈黑色(L*=41.03),略带红色和黄色(a*=2.26,b*=3.78),具有与其他黑色素相似的溶解性;黑木耳黑色素热稳定性较强,100℃加热4h后,色素保存率仍达到88.0%,但对光照敏感,自然光照射5d时残存的黑色素仅为25.3%;黑木耳黑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1.0mg/mL浓度的黑色素溶液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均在40%以上.黑木耳黑色素可进一步开发为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8.
黑果小檗色素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果小檗色素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颜色反应、溶解性实验、pH值调节、高温和光照等,观察色素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结果黑果小檗色素易溶于极性大的溶剂;在不同pH条件下,随pH值增大颜色逐渐变浅,碱性条件下,色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不同光照条件下,黑暗条件贮存效果最好,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贮存较稳定,室外直射光下极不稳定;加热120 min,80℃以下保存率较高,温度愈高、加热时间愈长,色素稳定性愈差。结论黑果小檗色素为水醇兼溶性色素,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类化合物,碱性条件、光照、高温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桔皮色素的抑菌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桔皮色素的抑菌性和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桔皮色素对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以及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和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桔皮色素对常见的致病性细菌、酵母和霉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色素在室内自然光下稳定,在强光照射下易破坏,对热稳定,在100℃恒温1h色素保存率为88%;氧化剂H2O2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还原剂Na2SO3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色素抗Na+、Ca2+、Zn2+和K+的干扰能力强,抗Mg2+、Cu2+和Fe3+的干扰能力较弱;Vc、幕甲酸钠、蔗糖、葡萄糖等食品成分和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红曲,以色价保存率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及在空气中振荡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玉米红曲在食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和日光照射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照射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高温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影响显著,但高温下短时间加热,色价损失率较小,100℃下加热0.5h,色价的保存率仍为90.1%。低温和在空气中振荡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