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稀土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对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杰  刘芳 《钢铁研究》2009,37(3):54-56
近年来稀土在钢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只有掌握稀土在钢中的作用规律,才能更好的控制钢的性能、优化钢的质量。阐述了稀土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净化作用、变质作用、细化晶粒、微合金化作用,并结合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了稀土对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汽车轮辐用钢板的铌和稀土微合金化试验和生产实践,分析了铌、稀土元素对汽车车轮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微合金化可以细化晶粒;钢中加入稀土,可改变夹杂物形状和尺寸,铌、稀土可以提高钢材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提高了钢板的耐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
由于加入稀土金属,使铸铁和钢的性能有很大改善,因此人们注意了稀土元素的净化和改变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作用,并着重对稀土元素在钢中存在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文献用钢中稀土总量减稀土夹杂总量来计算固溶稀土.以甲醇电解液提取稀土夹杂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测定电解液中稀土为固溶稀土.  相似文献   

4.
微量稀土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王龙妹  杜挺  卢先利  乐可襄 《稀土》2001,22(4):37-40
本文扼要阐述了微量稀土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微量稀土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稀土在钢中应用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稀土车轮钢在炼钢各个工序的关键控制及冶炼工艺,通过采用不同炼钢工艺控制,实现钢中稀土收得率及铸机可浇性稳定控制。为提高钢中稀土元素收得率,结合稀土元素脱氧、脱硫特性,炼钢环节通过对KR脱硫工序、转炉终点及出钢控制、LF和RH精炼过程控制、铸机浇注控制等各个工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了稀土元素收得率稳定控制38%~40%,完成稀土车轮钢炼钢环节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稀土元素在钢中应用可多方面改善钢的质量。鞍钢于1961年首先在汽车大梁用低合金16MnL 钢加入稀土元素,使连轧铜板冲废率由89%减少至1.75%,显示出良好效果后,相继研制了36个加稀土铜种,总计产钢量近六十万吨。近十年来的研究,弄清了一些稀土元素在钢中作用的机理,弄清了浇注水口结瘤机理,明确了 RE 加始%≥10S 的关系,试验成功了包内压入法向钢中加入稀土的新工艺,为稀土元素在钢中应用开创了新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钢材质量,扩大了品种,增加了年产钢量。目前又开展了用喷吹法向铜中加入稀土新工艺的试验,预计将会有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钢中稀土与铌、钒、钛等微合金元素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姜茂发  王荣  李春龙 《稀土》2003,24(5):1-3
介绍了钢中稀土与微合金化元素的相互作用,微合金化元素可以增大稀土在钢中的固溶量,稀土可以细化钢中微合金元素沉淀相,增强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稀土为微合金化元素,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用常规冶炼工艺,将稀土合金以瞬时密流工艺添加到5CrNiMo钢中,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5CrNiMo钢微观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常规力学性能和成分检测。各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后,5CrNiMo钢中硫含量降至0.009%和0.005%的高纯度钢数量级。退火组织、淬火组织和淬火后回火组织均显著细化,在硬度、强度相当的情况下,5CrNiMo钢的冲击功与不添加稀土元素的同炉次钢相比,分别提高14J和19J,增幅达5l%和68%。在试样表面达到相同龟裂程度时,试样所需的冷热循环周次比不加稀土的试样分别提高了35%和69%。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提出了稀土微合金化钢的定义,对比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工艺,研究表明结晶器喂丝是当前稀土微合金化钢生产的最为合理的稀土加入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钢中应用稀土元素处理,以改善钢的性能,已在不少钢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多注重于稀土净化钢液、变质夹杂方面的研究,而对稀土在钢中的合金化作用研究较少。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如喷射冶金的发展,钢中硫含量可降到很低。由于硫的降低,钢的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用稀土处理,为此,我们研究了微量稀土在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