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试井界,人们早已认识到试井早期资料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续流对试井解释的影响,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试井早期资料解释地层参数,消除续流对压力的影响,节约关井时间,研制出一套同时测量压力和续流量的测井仪,本文主要介绍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井资料早期解释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ladfelter提出的校正压力恢复曲线续流段资料的基本关系式及井筒储集阶段分析理论,建立了一种利用续流段校正进行油井压力恢复曲线早期解释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井底恢复压力随关井时间的变化率计算关井初期的续流量。应用该方法,不但不需要实测关井后的续流量,而且续流量的计算也大大简化。该方法与Honer法相比,不仅半对数直线段出现时间大大提前,而且也使地层参数的计算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低渗井的早期续流段试井资料解释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于低渗透油田,在通常的关井压力恢复测试中,油井测压资料不能出现径向流直线段,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一种用早期续流段试井资料解释地层参数的实用方法,通过计算续流量利用褶积分析方法解释早期试井资料,可对实测压力数据点落在半对数直线段上方和下方的两种情况都收到较理想的解释效果,能解释出比较可靠的地层参数。这种新的解释方法大大提前了半对数直线段出现时间,缩短了关井时间.  相似文献   

4.
反褶积校正续流方法不需要测试井底流量资料,只要有压力数据即可进行,流量数据是通过压力资料计算出来的。通过反褶积校正续流,使得早期压力数据能够识别井附近地层流动特征。伤害井经过校正后的数据使用复合油藏模型进行解释,可以计算井附近伤害带的渗透率和伤害半径。利用WORKBENCH试井解释软件的专家功能进行反褶积续流校正,为续流校正提供了一种容易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缩短抽油井测压时间,可通过校正续流来进行。本文以现代试井理论为基础,结合油田,对在Duhamel原理基础上得出的卷积分提出了显式解。用该解释早期段测试数据。能消除续影响,加快压力恢复速度,进而达到缩短测试时间的目的。同时,还解决了其它早期段分析方法不能求地层压力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eetharam和Jones修正的Horner方程,建立了一种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试井模拟及现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法处理续流段资料和计算地层参数的结果与典型曲线拟合及Horner等方法计算压力恢复中期段数据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方法较典型曲线拟合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7.
利用Duhamel原理,研究了变产量生产的压力恢复早期资料分析方法,针对开井期产量变化和关井期续流量变化,提出了分段线性法,它比以前的方法更好地描述了产量和续流的影响,它既适用于自喷井也适用于非自喷井;不仅能求得地层参数,也能求准地层压力,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分段性法能有效地解释压力恢复早期资料,比常规方法提前出现分析直线段,缩短关井测压时间,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高压低渗透储层续流时间长,采用常规的不稳定试井,只有关井恢复较长时间才能录取到满意的资料,给试井工作带来不利因素。二流量试井不用关井,通过改变产量,录取第一个稳定工作制度到第二个稳定工作制度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压力数据,从而求得油藏平均地层压力、地层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与压力恢复试井具有相似的效果,进一步证实了二流量试气资料可以利用现代试井解释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降低了气井假压力计算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校正续流段压力落差的早期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通  林加恩 《测井技术》2005,29(2):156-158
在注水井分层测试中,由于油藏的低渗透性或者测试时间相对较短等原因,各层的压力恢复曲线难以出现径向流直线段.通过校正续流段压力数据,使用了考虑嘴损的早期试井方法进行解释,同时反求出续流量,计算出地层参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缩短关井时间的同时,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常规分析和图版拟合的结果,能够相对精确地获得各层的地层参数.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缩短抽油井测压时间,可通过校正续流来进行,对应用Duhamel原理得出的卷积积分提出了显式解,用该解解释早期段测试数据,能消除续流影响,加快压力恢复速度达到缩短测试时间的目的,同时,还解决了其他早期段分析方法不能求地层压力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有界地层非牛顿渗流试井解释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圆形有界地层中非牛顿幂律流体渗流边界定压和封闭两种模型,求得了拉氏空间中的解,做了理论图版,进行了实例研究。本的研究可用于聚合物驱等非掉顿渗流条件下的试井解释。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二流量试井工艺的实现,从常规分析和双对数曲线拟合两上方面,给出了二流量试井的资料解释分析方法,分析认为二流量试井同样可以计算出正常关井测压力恢复(或压力降落)资料所解释的油藏及流体参数。这种试井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因正常关井测压对产油量和注水量的影响,而且可以减缓因突然关、开井造成的套管变形或损坏。实践证明,该试井技术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实测续流量的试井数学模型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由于油藏低渗透或存在井网、多层等干扰,大量油井的压力恢复曲线难以出现径向流直线段,有的井甚至不存在径向流动段,这些测试资料不能用常规试井分析方法解释,用其它试井方法解释也具有多解性,通过对油井实测续流资料的研究分析,认为用续流资料进行试井解释的新方法,对实测压力数据点落在半对数直线段上方和下方的两种情况的解释效果都较理想,这种新的试井解释方法大大提前了半对数直线段出现时间,缩短了关井时间。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多重介质渗流解释模型研究测试资料,确定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隙渗流参数.该模型基于地层测试的产能资料,即从油气渗流特性出发,研究裂缝孔隙压力与产量的关系和基块孔隙系统的压力与产量关系.提出新的窜流系数概念,实际上是2个孔隙系统的渗流参数的比值.碳酸盐岩储层双重介质渗流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基块孔隙中的油气如何才能进入裂缝中从而保持油井稳产所需的压力,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微破裂测试可以获取页岩储层大规模体积压裂之前的物性参数,为资源量计算以及地质、工程双"甜点"的评价提供关键信息.目前基于常规关井压力恢复试井理论的解释方法在处理微破裂测试这类"短暂注入、长期关井"的特殊问题时精度低,且常出现流态无法识别及参数难以诊断的问题.结合微破裂测试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注入理论的页岩储层微...  相似文献   

16.
试并分析过程中,井下测量的关井前流量与地面计量的流量有“定的差别,从而引起利用直接测量的续流量和关并压力解释的结果与用常规法和现代试井方法解释结果有较大的差别,所得渗透率的结果差别较大。为了使解释结果与以前其它方法解释的结果有对比性,可将实测关井前的产量和续流量进行折算。  相似文献   

17.
刘洪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8-100,136,149
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极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造成油井很快见水。识别优势渗流通道主要手段是测井对比、岩心分析、压降测试等,目前的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试井解释模型无法适应现场需求。通过分析优势渗流通道基本形态,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试井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绘制了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试井解释图版。优势渗流通道试井响应主要有通道径向流和线性流两段,分析了通道渗透率、储容比、宽度等参数对优势渗流通道试井响应的影响,最后利用建立的双对数曲线图版对高尚堡油田一口井压降测试资料进行了解释,曲线吻合效果较好,该方法可以作为优势渗流通道试井识别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爱青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1):126-128,10
由于井筒存储的影响,河南油田低渗透储层出现了大量无径向流压力恢复资料,通过应用反褶积方法消除井筒存储的影响,"恢复"出被井筒干扰掩盖的地层流动特征,从而为试井解释模型识别和地层参数计算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有效降低多解性。应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储层的压力变化、表皮系数及渗透率等参数,进行低渗透的试井评价。  相似文献   

19.
自喷井流压上升的测试资料解释方法与软件在国内外是空白,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了变表皮系数、变形双孔介质、高速非达西渗流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模型,并研制了解释评价软件,它可解释其它试井分析软件不能解释的自喷井流动期井底压力上升的测试资料,且能得到随时间变化的表皮系数及气井的真实绝对无阻流量。应用表明,所介绍的方法不仅具有可行性,且解释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