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扭转振动问题,以某款具有两挡自动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传动系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建立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模型,计算并分析传动系的固有特性和模态振型,并通过SIMPACK建立传动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强迫扭振计算,分析了部分参数对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为纯电动汽车降低传动系扭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性能仿真分析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实体建模、试验和计算获取的所研究车型动力传动系动力学参数,分别建立了动力传动系在怠速和行驶工况下的扭转振动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对动力传动系固有特性及强迫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匹配,该项研究为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匹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力总成的传动系统扭振问题一直是汽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某型三缸机中型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简称MPV)高挡位低转速加速时车内振动和噪声问题,基于半消声室转鼓客观测试试验,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传动系路径激励的识别方法。针对该三缸机动力总成,建立六自由度三缸机传动系扭振集总参数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传动系扭振的准确预测和传动系扭振关键参数的分析。研究发现,传动系扭振受到发动机燃烧扭矩、发动机转速、传动系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的影响显著,提出的传动系扭振前期开发策略为整车NVH性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扭振问题,本文用ADAMS建立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悬置以及悬架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发动机不平衡扭矩控制和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反馈控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发现,扭矩补偿等控制策略对于解决混合动力汽车的振动问题有显著的效果,进而改善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前置后驱汽车由传动系扭振引起车内低速轰鸣声的问题,建立了传动系统的扭振理论计算模型。基于扭振模型研究了扭转减振器及其转动惯量对传动系统扭振模态和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最后将大惯量的扭转减振器应用于传动系统并实车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分析结果吻合,传动系扭振得到了有效治理,车内轰鸣声消失,整车NVH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黄中华  谢雅  邓奕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1):1443-1446
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轴系前5阶模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挖掘机相比,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1阶模态频率下降了270Hz;前2阶模态的振型均为扭转振动。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轴系的扭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存在周期性的扭振,扭角变化幅度为±0.003°,扭振频谱存在峰值,峰值频率约为48.9Hz。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扭振测试实验台,对不同转速下轴系的最大扭角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转速大于1100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保持不变,约为0.003°;当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转速小于1100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随转速的减小而增大;当轴系转速为896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约为0.007°。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Z1):117-121
由于前置后驱汽车的传动系较长,其传动系引起的车内振动噪声问题普遍存在。对某型前置后驱汽车做整车振动噪声实验,发现其车内噪声是由传动系扭振经主减速器传至车身引起的。基于后桥及悬架的静力学分析得到耦合振动激励,建立同时考虑轮胎和主减速器齿轮耦合途径的整车耦合振动力学模型,研究传动系扭振、车身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的耦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主减速器齿轮是传动系扭振与车身振动的重要耦合途径,考虑该途径时,传动系扭振动、车身垂向振动和纵向振动会相互耦合。  相似文献   

8.
总结汽车传动系相关NVH问题的难点,典型振动、噪声现象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传动系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动力学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从仿真和试验的角度展开论述:在仿真研究中,详细分析系统动力学、多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模型及系统、结构动力学混合模型的四种传动系力学模型及其各自的特点,总结建模所使用的坐标与坐标系,并针对传动系NVH问题的动力学研究,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总结主要的仿真研究方法;在试验研究中,介绍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试验的主、客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离合器从动盘性能对汽车耸车振动的影响,建立了传动系统-汽车整车的11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离合器从动盘的扭转特性、干摩擦阻尼、离合器接合黏滑特性以及变速器轮齿啮合刚度。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汽车起步过程系统动力学响应,通过实车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离合器从动盘性能参数对耸车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的耸车现象发生在离合器完全接合之后;耸车振动频率与传动系第2阶固有频率相近;提高静摩擦因数,降低从动盘转动惯量和2级扭转刚度,可以降低汽车在起步过程中的耸车振动。本研究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计算与分析离合器从动盘结构性能参数对整车耸车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轴扭耦合的机床进给系统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工作台位置变化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第1、3阶固有频率为丝杠和工作台的轴向振动模态,第2阶为丝杠扭转振动模态.随着工作台位置变化,第1阶固有频率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最大值出现在丝杠端部,变化率达50.58%;第3阶固有频率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其中最大值出现在丝杠中部,变化率为10.3%;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第2阶固有频率受工作台位置变化影响不大,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证明这里的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