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由于对四季的联想有心理治愈的效果,所以以智能化方法生成四季治愈系色彩构成,并结合最典型的四季风物,展开对公交客车外饰配色的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四季治愈系色彩的基本数据,以获取的四季治愈系色彩为依据,构建四季治愈系色彩的蒙赛尔色彩空间,并对四季治愈系色彩进行可视化呈现;其次,通过对大量色彩数据的“除燥处理”,智能化生成了四季治愈系的色彩构成;最后,选出最典型的四季联想风物,利用格式塔图形原理将典型风物外形与四季治愈系色彩结合,对公交客车外饰进行四季治愈系配色。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四季公交客车外饰配色设计能够联想四季感起到治愈效果,以公交客车四季外饰配色为案例的设计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终端的色彩信息交互式即时提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肖健  曹愉静 《包装工程》2015,36(12):33-36
目的基于移动终端以交互式获取的图像,即时提取其色彩构成信息并用于配色设计。方法通过聚类技术对单幅图像的像素值和多幅图像的提取色进行二次聚类,得到综合提取色。用户可选择灰度优先和色相优先这两种色彩提取方式,并指定提取色的数量,为用户提供综合提取色的各色彩分量值以及每种色彩所占比例。然后对苗绣图案进行技术应用验证。结论为设计师产品配色设计的图像灵感来源提供了快速处理技术,并开发了随机配色和基于色彩比例的概率配色这两种后期图案自动配色技术,显著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降低产品配色对设计经验等专业知识的依赖性,设计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配色方案。方法 提出结合感性工学和交互式遗传的产品配色设计方法。首先,使用融合和模糊处理方法,从源二维图像提取色彩配置方案,构成色彩方案库。然后,使用感性工学方法构建意象词汇和单个色彩的映射模型,从而获得色彩的意象贡献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色彩意象贡献因子和用户交互评价值为依据的适应度函数,以色彩调和度评价为约束条件,设置初始条件,使用交互式遗传算法进行配色方案的推进及优化,直至获得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配色方案。并以某企业某款数控机床产品的配色设计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获得使用户满意的产品配色方案。通过结合感性工学,可获得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配色设计方案,同时拓展了感性工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并且遗传进化操作简单,降低了配色设计对于专业知识的依赖。  相似文献   

4.
彩色照片的色彩,虽然是由照相机和彩色感光材料自然记录下来的,但并非任何一张彩色照片都具有宇宙万物那些纷杂的颜色。有的彩色照片,颜色丰富些,有的彩色照片,则只包含少量的几种色彩。它就像绘画一样,有时需渲染众多的色彩效果,有时则追求色彩的和谐和统一。我国的传统画论上写道:  相似文献   

5.
刘虹 《包装工程》2021,42(24):259-265
目的 基于通用设计理论,探究包装视觉设计领域里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适用于不同生理机能用户的共性配色方案,解决红绿色盲因色觉差异导致的包装视觉信息读取障碍,提高包装色彩设计的普适性,完善包装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方法 从视觉设计角度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围绕红绿色盲与普通用户的色觉差异,分析了包装印刷色彩的视觉效果,结合包装色彩设计应用,提供了包装配色的解决方案。结论 色彩作为视觉语言传播的媒介,由于受众色觉感知差异而影响视觉信息读取,商品包装的视觉信息是消费者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径,通过更具包容性的包装色彩选择和元素构成关系增强识别效果,优化包装视觉信息传播,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对构筑现代文明社会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产品配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加快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如何帮助设计师掌握消费者的感觉,提高产品创新的时效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感性工学的理论和知识出发,将目标产品(电话计费器)划分为色块的组合构成,以配色理论制作配色意象问卷,运用倒传递类神经网络学习的特性模拟配色意象评价模式,再通过遗传算法调适与更新的特性搜寻最符合需求意象的配色组合。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验,依据类神经学习与遗传演算推演出的配色组合方式,最终可以架构系统而得以顺利执行,并且提供配色子代的样本作为建议。由本研究的结果可建立一个评估色彩感性的决策支持系统,藉以加快设计流程,辅助设计师以比较有效率且客观的方式进行产品色彩设计。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加快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如何帮助设计师掌握消费者的感觉,提高产品创新的时效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感性工学的理论和知识出发,将目标产品(电话计费器)划分为色块的组合构成,以配色理论制作配色意象问卷,运用倒传递类神经网络学习的特性模拟配色意象评价模式,再通过遗传算法调适与更新的特性搜寻最符合需求意象的配色组合。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验,依据类神经学习与遗传演算推演出的配色组合方式,最终可以架构系统而得以顺利执行,并且提供配色子代的样本作为建议。由本研究的结果可建立一个评估色彩感性的决策支持系统,藉以加快设计流程,辅助设计师以比较有效率且客观的方式进行产品色彩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彩色QR码解码过程中出现的混叠效应,提高彩色QR码解码的正确率,提出一种基于HSV颜色模型的k-Means聚类算法。为了选择适合彩色QR码的颜色空间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在RGB,Lab,HSV 3个颜色模型下k-Means聚类算法的效果。在HSV颜色模型下,根据等欧氏距离的原则建立彩色编码模块的配色模型,最大程度地减小解码中颜色的混叠效应。彩色QR码解码预处理阶段,利用基于HSV颜色模型的光线补偿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彩色编码模块进行颜色分离,以提高解码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HSV颜色模型下,k-Means聚类效果最好,图像区域分类效果最清晰;所建立的配色模型可以最优地为彩色编码模块配色;基于HSV颜色模型的光线补偿的k-Means聚类算法可以提高彩色QR码解码的正确率。因此,建立合理的配色模型进行彩色编码模块的颜色设置,同时采用基于HSV颜色模型的光线补偿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颜色分割,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彩色QR码编码模块之间的混叠效应,从而显著提高彩色QR码解码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朱雯 《包装工程》2022,43(18):334-340
目的 研究在融媒体环境下城市品牌的动态化趋势,探讨动态城市品牌的概念及特征。方法 分析图形中动态标志重复、旋转和渐变的表达方式;动态辅助图形的设计采用完整的标志外形、标志组合、截取标志部分元素和多种辅助图形等展现方式;动态信息图形以时间进度构架、空间构架和逻辑构架为表现形式;动态品牌色彩在传统配色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转换,从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对比等方面进行配色变化;动态城市品牌具备视听融合的传达方式,可结合自然音效和人工音效进行宣传;动态城市品牌传播从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动态城市品牌作为一种具有高效传递城市文化精神的表现形式,不仅能让受众从多维度感知体验,而且能够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浅驼色"、"淡蓝色"等表达颜色的词语,然而这些词语对于每个人而言所产生的心理认同色彩又是千人千面,另外也并不是每一种人眼可识别的颜色都可以用这样的词语准确表达出来,于是出现了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的表色体系.在这些表色体系中,每一个颜色都可以被准确地定义色名,配色时,按照一定方法与规律进行调和,为色彩设计师提供了交流性较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设计界,产品配色活动主要依靠人工赋色和修改,并且用户感性知识参与性较低.为了有效降低设计活动对领域知识的依赖以及增强用户感性需求的满意度,提出了基于色彩配置方案重用的产品配色感性设计方法.运用模糊处理与主色提取等技术从源图像中获取色彩组合方案,建立色彩组合样本库、产品三维模型库及色彩组合感性评价语义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色彩组合方案中提取单个色彩的意象贡献值,进而完成从独立色彩空间向意象词汇空间的映射,依据用户评价分值与色彩调和度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并以交互式遗传算法为工具推进方案群的优化.以文化旅游纪念品配色设计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张雯 《包装与设计》2012,(6):106-108
版面构成是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图像图形、色块等要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创意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看者直觉地感受到某些要传递的信息。版面构成和任何一种设计的形式一样,肩负着功能与形式的双重任务,首先作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介,它应该具有能够清晰、合理地传递信息的功能,同时版面的视觉形式可以唤起读者对美的遐想和共鸣,让设计师的观点和内涵进入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吴勘  杨能惠 《包装工程》2023,44(16):305-314
目的 提取马王堆帛画特征色彩,分析帛画色彩间配色关系,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配色过程提供指导,在设计中更加准确地展现帛画的文化特色。方法 首先使用优化后的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出帛画的特征色彩,生成帛画的标准色卡;然后利用图像中的色彩占比数据和色彩邻接关系,建立色彩网络模型,确定色彩主辅色搭配;最后利用CorelDRAW插件color shuffle自动生成多个配色种群,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验证帛画特征色彩提取的可行性与运用色彩网络模型辅助配色的可操作性。结论 使用K-means聚类方法提取出的帛画标准色卡应用于设计时具有色彩代表性,构建色彩网络模型和插件辅助配色能够提高设计师的配色效率,为文创产品的配色设计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历再设计     
正整组作品围绕"传统文化"展开,从农历入手,选取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干支纪法和黄道吉日四个方向。根据各个传统文化的特点设计图形让更多人能直观的了解农历。从配色上采用红蓝配色,红色是中国传统非常有辨识度的颜色,配以蓝色以突破这种传统观念。从图案设计上来说,模仿印章带有粗糙肌理感的图案带着一丝古旧的气息,与现代化的几何线条相结合呈现出有那么点现代气息的"老底子"文化,让传统元素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简要介绍近年来配色设计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及可行的相关理论.方法 从色彩表达模型、色彩意象和配色设计方法3个方面对配色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色彩表达模型介绍了色彩空间、色彩网络等对配色设计问题进行形式化表达的模型研究;色彩意象介绍了个性化偏好、感知意象、情感意象和文化意象等四种意象指标的研究;配色设计方法介绍了各类智能算法的应用成果.结论 归纳了配色设计领域的研究结果应用性、配色方案的编码设计、意象目标的中介性、洗牌和色区操作等问题和研究需求,提出并讨论了超图、语义空间映射和非等位基因交叉等理论与方法在解决配色设计本质问题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说明:标志将"润物生"三字进行结合,运用传统篆刻印章的形式来表现,形成阴阳共生图形,表现出儒家禅茶一味的生活方式、标志色彩古朴与图形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体现出花草茶天然纯正的特点。包装设计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手法来描绘花草茶的原材料、画面以手绘为主,采用清新流畅的线条,颜色以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包装的色彩设计受秦汉时期的“五色观”影响颇深。“五色观”赋予色彩一定的政治伦理意义,色彩成为一种观念性的存在。“五色观”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红黑配色,二是大面积正色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颜色光谱分析在计算机油墨配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晨飞 《包装工程》2005,26(6):42-44
色彩在印刷包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种配色方法,分析了三刺激值配色的局限性.提出了光谱配色的方法,并阐述了在色彩匹配中叠印色的光谱与原色油墨的光谱、光谱与网点扩大、反射率与尤拉修正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人又如何不是美的象征? 人美,贵在七分打扮。因此,选择穿戴入时得体。服装色彩与其人性质搭配是否融洽,就是一门大学问了。通常,人们对服装颜色各有所好、所喜。这是因为颜色和人一样也有它不同的“性格”。当某人和某种颜色的性格相似或近似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说选择服装,不如说是在选配“性格”修饰仪容。在选配色彩服装前,首先要确认自己属何种性格的人,然后找对应服装色彩。通常,服装颜色不同性格区别是:红色,象征  相似文献   

19.
醒目的黄色     
大家知道,色彩学上把红、橙.黄、绿、青、紫六色称为标准色,在这六种标准色中.有三种是最基本的任何颜色也调不出来的色,即红、黄、蓝三色(蓝色与青色区别甚微,蓝色可包括在青色之内)。这在色彩学上叫三原色。三原色互相调配,能产生许许多多的其它色。所以三原色又称为第一色。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了。 黄色是三原色之一,按色彩体系划分,黄色与红、橙、绿等属有色彩系,在有色彩系中,明度以黄色为最明,假定白色的明度为 100,黑色的明度为0,黄色的明度则为78.9。了解色彩的明暗差别,有助于在配色时掌握色彩的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史太川  吕伟 《包装学报》2022,14(4):11-19
建立计算机配色数据库时,基墨色调阶梯选取不当易导致配色光学常数求解不准确,进而影响配色效率、颜色预测精度。为构建基于K-M单常数理论配色模型的基墨数据库,分析基墨混合样本配比与吸收散射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一阶导色调阶梯法、误差排序色调阶梯法求解光学常数。测试结果表明:将基墨混合样本配比个数缩减至6个时,一阶导及误差排序两种色调阶梯法的颜色预测精度的最大光谱误差为0.0137,最大色差为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