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近年来,莱西市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要求。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大力推行三种模式,逐步实现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管理主体由政府向农民的转换。既减轻了政府投资建设与管理的压力。又提高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和改造,即使对一些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和险情,造成反复投资、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因此,改革现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积极稳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势在必行。针对禹州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使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更大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受益户共有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失修和无人管理的现状,湖北省宜都市结合本地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新的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受益户共有制”,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统一,触发了农民自发投工投资的积极性,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建立起了长效机制,提高了工程效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农民支持拥护,在当地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以来.肥城市在总结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基础上.积极推行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理的主体,较好地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动了农民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为肥城市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肥城市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理的主体.较好地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为肥城市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肥城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肥城市在总结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经营基础上,积极推行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理的主体,较好地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动了农民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为肥城市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1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肥城市辖14个乡(镇),607个村,95·6万人,现有耕地面积4·9万hm2。建国以来,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受益户共有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光荣 《中国水利》2006,(11):30-31,37
湖北省宜都市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划归受益农户,工程经营管理由受益群体自主决定,这种形式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统一,可以充分调动农民自发投工投资的积极性,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革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生产发展,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在当地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投资水利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其规模迅速扩大,政府投资工程中管理力量不足、管理过程不规范、超概算投资行为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政府投资水利项目中实行项目管理制,成为将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但近两年来项目管理模式才开始推行,总体上看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在管理上有很大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国家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行政策与发展。着重剖析了浙江省嵊州市南山灌区用水者协会、诸暨市白塔湖水利会、丽水市江弄村水利专业合作社和余姚市临山镇河道保洁物业化管理等4种不同的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出构建“民主决策、和谐建设、自主管理、良性运行、持续发展”创新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并提出下一步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诸暨市水利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海 《中国水利》2006,(11):35-37
浙江省诸暨市湖畈水利会和湖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所有者主体“缺位”、政府“越位”、政府与农民在农村水利中角色“错位”的管理机制。水利会的产生、经费、职责、主要人员组成、组织、组成模式、办事程序和性质,都为目前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水利会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政府正确地引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传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昆山市积极尝试工程代建制模式,在已有代建制中选择政府集中代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水利工程建管分离和工程管理专业化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具有资金投入多、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投资主体为国家,水利部门严格执行计划性水利投资政策,主要表现在"国家出钱、农民出力"的投入结构体系.在融资方面,由政府高度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入手,指出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于明 《水利天地》2005,(4):26-27
一、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地位和现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指农村的小水库、塘坝、机电井、蓄水池、抽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农民、农业的生产、生活中,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农民生活的命脉,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张华英  汪琳 《治淮》2001,(1):40-40
一、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尤其目前一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处于建、管、用相脱节,有人用,无人管理的状况。水利工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管资金无来源,水利资产闲置或流失,工程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的问题十分突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水利发展研究》2014,(12):113-114
近年来,江苏紧紧抓住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现代化等重要机遇,着力加强工程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1)突出建管体制改革,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委托专业化的“第三方”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建立起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丰富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一种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代建制”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相比,“代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先进的投资管理模式,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快推行“代建制”。  相似文献   

18.
葛雷  张婷 《湖南水利水电》2013,(3):90-92,95
文章介绍了桃江县水利基本现状,阐述了如何从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建设模式、实行项目集中管理三个方面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强化立项争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优化项目施工环境、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意见,为桃江县和类似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费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创造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发展民间管理组织等民营水利模式,明晰了产权关系,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激活了农民建设、管理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通过分析费县民营水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做法,总结了民营水利取得的效果,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析李桥灌区传统灌排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灌区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排灌协会模式的方式及成效。排灌协会模式是建立农村水利高效运行管理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逐步实现灌排工程的良性循环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