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与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建筑注重追求自然之趣,是一种山水式园林,在设计中要认清建筑文化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懂得中国园林建筑要发展就要继承,继承就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并不是简单的考古与溯源,而是将其作为园林创作的手段。园林作为自然万物的一种,理应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无论是古典园林的应用,还是园林的洋为中用,都必须贴近民众生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内涵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寂静之美及伦理色彩,指出其间所蕴含的理性文化传统的审美逻辑心理,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筑不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而且是地区文化与历史的写照.从传统建筑文化形态、艺术风格、建筑布局、建筑材料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对中西方传统建筑进行比较,阐述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别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现状。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思想根源,虚实关系是其特点之一,风水理论是科学与迷信的混合物,仿古建筑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现象,中国建筑师应当具有世界公民意识和自觉主动的创新意识,创造出中国建筑事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作为帮助人类认知的工具,图示是与人的理想化宇宙观、价值观紧密联系的符号系统。中国传统建筑图示是在相对单纯、原始的初衷下发展起来的。它在事实上表达了一系列独特、稳定的视觉符号信息,其中隐含着大量的宇宙观、价值观等文化元素。由于其形式取决于营建行为所选择的自然、文化方面的综合视角,因此只有用图像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建筑图示视角的探讨,方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图示的符号信息,进而才能深入剖析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壶中天地 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宇宙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园林叫“构园”,讲究一种思想,一种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意识紧密联系,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动态可变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着最直接,最生动的宇宙思维模式。本文从古代中国宇宙思维模式的产生和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意境,指出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建筑仍机理论的生动体现,对现代建筑创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入手,结合古代诗歌、绘画批评理论,以大量中料和实例,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这门综合艺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于意境的不断追求,重点归纳,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几种常见的意境创造手法,为当今人居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园林的创伤欣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完整地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其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应该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首先须对城市作出正确的定位,并按城市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城市整体的特性中考虑当地传统建筑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使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与文化、境界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境界.从境界研究角度出发来审视和反思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三种境界: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重视礼制、等级森严的社会境界;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这三种境界给中国建筑文化朝向生态目标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建筑思潮中,存在着“中西建筑交融”的现象。哈尔滨作为颇具有殖民色彩的年轻城市,其近代建筑中有种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哈尔滨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及特征。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风格类型的发展机制,从总体布局和细部装饰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较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文化比较和建筑形态观念两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三种主要建筑类型,由此说明文化转的历史意义及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一种传统思维方式--混沌思维,以及它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对待传统建筑文化,不能以静态的观点去观察,而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应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在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创作中,注重融入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传统,并深入发掘其作用因素与表现形式,既吸取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又富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并以一种现代的建筑语言加以表达,蕴含文化品味,力图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李猛志 《饰》2005,(4):34-36
禅宗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的哲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它传入中国周边国家以后,同样影响了那里的文化、艺术以及审美情趣。这其中最深远的莫过于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日本文化艺术,因为禅宗的传入开始有了新的面貌和特征。禅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对建筑、园林的影响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扶沟大程书院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园林是在书院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扶沟大程书院是一座距今约千年的古书院,本文在对扶沟大程书院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考证了大程书院的建造背景及历史沿革,分析了其艺术特色。揭示了该书院园林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并对其始创者-程颢的理学思想对大程书院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弘扬传统书院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录了一次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篆刻开始进行的中国属性的建筑设计实验.通过解析一方篆刻"江南布衣"的空间组织与生成过程,并以类比的方式将这一图解分析引入一次经过设计的建筑设计实验题目,在这一针对建筑空间自明性和材料建构特性的专门性训练的设计实验中,引入空间与行为关联设计,设计出一座具有中国园林意境的宅园空间作品,从而完成了一种"引篆刻空间入建筑"的探索中国特色建筑的实验,以此来尝试一种具有内在中国属性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纹样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神兽.了解四大神兽对于了解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四神兽作为中国古代神灵的象征,分别管辖着东、西、南、北四方.一直以来它们受到中国百姓的尊重和敬畏,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特别是龙,这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神兽,还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所以四神兽的形象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建筑语义的基本概念,审视当代中国建筑艺术所面临的困惑,讨论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造物观重构建筑语义的可行性,指出建筑语义应向造就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方向发展,而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更多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则不失为达到这一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