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民居建筑是村镇风貌的精华,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对其辐射的小城镇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及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文章以传统民居的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保护研究为前提,在对上海市川沙镇"内史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广东梅州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特性、文化区划、文化演变规律研究为基础,浅析了基于文化地理研究的传统村落及民居"动态"保护策略,包括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民居特性保护、传统村落及民居"群""链"保护、传承与创新设计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17,(1)
第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研讨会以"保护和传承"为主题,从"民居研究方法""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聚落生存与发展策略"四方面,全面剖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新标准,以及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技术问题与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韩城古城保护与开发及其社会经济状况的现状调研,对古城建筑空间环境、民俗文化及居民生产生活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估,进而揭示商业导向下古城开发的种种乱象。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道""器"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历史空间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的古城保护与发展策略。据此从民居、祭祀场所、商业街等不同空间层次和不同空间属性的区域展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空间设计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今天,本文通过对云南当地传统民居和建筑风水学进行研究,分析了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中体现出来的建筑风水学文化,阐述了传统民居与建筑风水学的关系,研究了风水学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传统民居与建筑风水学在保护、传承与更新中应采取的态度和原则。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素有"鹤乡"之称,区内河流纵横、资源丰富。坐落在保护区旁的扎龙村保存了许多满族传统民居,这些民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它们见证了满族文化和东北原住民族的文化融合。本文介绍了扎龙村的历史背景及满族民居概况,通过对当地传统满族民居的实地调研,从民居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剖析了其独特的建筑形制,最后结合当地现有条件从政策制订、使用主体、思想宣传三个角度提出了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传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智祥  王军 《世界建筑》2023,(12):16-24
西安传统民居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生产过程,也是认同与再创造的话语实践。本文基于遗产思辨理论重新观照西安传统民居建构与保护,结合史料考证与实地调研,阐释其由多元主体共同建构并产生多元话语文本的过程,进而透过背后文化逻辑进行反思,应构建包容的对话与协商空间,以共建共享模式解决多元主体的冲突、明确保护更新的方向,并形成更为合理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的去与留、改造与修缮影响着城市的进步及城市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此状况本文强调以传统民居的当代置换来解决和保护民居建筑,并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来分析其置换意义及方法。从民居建筑的保护意义、转换的方式等方面出发,挖掘传统建筑保护的内涵,分层次分类进行置换,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杨超 《居业》2021,(10):7-8
藏族民居极具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的结构形式加以变化.甘南藏族自治州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更靠近中原地区的甘南藏族,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受到很大影响,传统藏式建筑风貌正在慢慢被外界建筑风格所取代,所以对于甘南藏族传统建筑与民居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选取的达麦乡的民居建筑在甘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它独特的风格成了这片草原和藏民的骄傲.文章以建筑风格为依据,对建筑的建筑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因自身条件受限,其乡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亟须政府、村民和社会力量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参与式设计理念倡导协作、尊重、相互学习的设计态度及目标,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灵泉村乡土民居复兴为例,探索有效的示范民居参与式设计途径,指出通过建立政府、村民、公益机构、高校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并在方案初始、方案落实、方案建设三阶段充分体现参与各方的主体性,可达到依靠乡村内生力量促进当地乡土民居复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台州传统民居形态入手,通过论述台州传统民居布局、营造理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转型时期台州传统民居保护策略,旨在为台州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可行性思路。使之有利于保护台州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景观,丰富台州传统民居保护的理论和经验,进而对保护台州传统民居文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多民族文化融合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传承并发扬,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藏族文化对于当地传统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传统民居历经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使甘南地区的历史脉络及文化特征得以延续,传统民居是保护甘南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小城镇及村庄改建实践,将其中需要整治的大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与地域文化元素在传统民居整治中的保留与传承,以期为传承地域与民族历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徽州传统民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房屋年久修、村民对建筑保护意识较差、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传统民居生存环境恶劣.文章通过对半山闲客民宿改造项目的解读对徽州传统民居再利用进行探讨,认为在改造过程中需通过平衡传统民居的"去"与"留"、保留建筑历史遗迹与文化载体、适度使用现代材料、营造空间徽式情趣等方法,在最大程度保留传统民居价值的前提下,对民居进行功能置换,从而重焕建筑活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厦门红砖民居的建筑地域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汉字创意设计进行视觉展示,意在把厦门红砖民居这一传统的"立体符号"转化为现代的"视觉符号"。基于"厦门红砖民居"的字体创意解析,不仅可以挖掘出厦门红砖民居的内在文化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对传统建筑艺术符号进行解构与再现,以期达到对传统民居文脉的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进而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结合。  相似文献   

16.
传统小城镇形态的真、善、美——偏岩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纪武 《规划师》2002,18(3):43-44
我国民居从先秦发展到20世纪初,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基本特点始终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中国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涵。进入工业文明的中国,国内原有精美的民居建筑多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纯中国式的秀美的小镇风貌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传统民居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以重庆偏岩镇为例,分析其布局与构成特色,以探讨中国传统民居中“真、善、美”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建筑群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区,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未列入遗产保护范围的普通传统民居建筑群随着传统村落、历史地段在城镇建设过程消失而迅速消失。而遗存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也大多处于空置、坍塌的局面。如何有效地活化利用这些传统民居建筑群,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城镇化及全域展示两个角度,以晋江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引导为例,探讨市域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与利用引导。  相似文献   

18.
彭妍 《城市建筑》2023,(4):30-32
四川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在民居营建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本文聚焦川北地区,通过对姜家大院的实地调研,从民居的选址朝向、空间组织、结构构造、材料、装饰等方面总结分析川北地区的营建模式,解析传统民居营建过程的地域特征及其文化语境,剖析传统人居智慧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当今的人居环境营建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鄂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为例,从礼仪观念视角切入,利用类型学方法将民居空间及其结构的连接方式进行抽象,并通过比对研究方法,解析不同规模的传统民居空间结构于时空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的动态演化机制,推演礼仪空间于空间结构中逐步析出的过程,以揭示民居空间结构及礼仪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而从维系传统文化内涵生长与发展的角度,为礼仪空间这一核心空间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以保护传统村落中重要的精神场所及其场所精神,保护传统村落的内核根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与人居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作为关中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格局完整、布局紧凑、规模适中、文化氛围浓郁、民俗活动丰富等特点。本文首先以文脉传承为视角,对传统建筑文脉的内涵及概念进行溯源研究,提出建筑文脉的构成要素。其次以保存完好的党家村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和装饰细部三个方面对建筑文脉要素进行分析与提取。再其次从党家村的保护与发展和关中地区村落规划建设两个方面出发,提出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文脉要素的现代化应用策略。希望避免文脉传承过程中因简单模仿而导致的"失真"与"失意",起到保护与活化民居建筑,发展和弘扬地域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