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恒电量法快速评价气相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固体三电极体系,将恒电量仪与微计算机联机进行在线测量,测得了45钢、18-8不锈钢和H62黄铜在几种气相缓蚀剂中的Rp、Cd、R4和Cf值,进而评价了它们的缓蚀效率,并把测定结果与失重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从竹叶中提取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泡提取法从竹叶中提取有机缓蚀组分,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对以竹叶浸泡提取物为主的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缓蚀剂配方,并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最优配方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优良的缓蚀效果,其缓蚀率达95.6%,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钼酸盐缓蚀剂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失重悬挂法和恒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钼酸盐系缓蚀剂在混凝土模拟液中对钢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单一缓蚀剂用量的增大,缓蚀效果增强;复配后的钼系缓蚀剂能有效抑制钢筋腐蚀过程的阴极和阳极反应,可以减少单一缓蚀剂的用量,具有很好的协同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废料提取液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樟树叶中提取桉叶油;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复合缓蚀剂配方;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属于混合控制型缓蚀剂.   相似文献   

5.
桉叶油盐酸酸洗缓蚀剂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敏  毛逢银  忤建平  曾宪光 《腐蚀与防护》2006,27(11):576-578,560
用蒸馏法从樟树叶中提取桉叶油,运用正交试验法对以桉叶油为主的复合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初步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最优配方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属于混合控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在酸性高锰酸钾去污液中的缓蚀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硝酸锌、钼酸钠、三聚磷酸钠进行复配,得到一种适合于不锈钢在酸性高锰酸钾去污溶液中的优良缓蚀剂,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微观表面分析等手段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复合缓蚀剂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适宜于常温下去污,缓蚀率达到97.40%;溶液的高速流动对其抑制基体腐蚀的能力没有影响,使用该缓蚀剂后,金属表面腐蚀非常轻微,无点蚀及晶间腐蚀等非均匀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7.
米糠提取液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盐酸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失重挂片、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评价该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初步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在1 mol/L HCl 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属于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硫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对不锈钢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但就其对铸铁的缓蚀效果研究较少。以硫氰酸钾为缓蚀剂,利用静态腐蚀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等手段分别研究了其对铸铁在10.0%盐酸溶液、10.0%硫酸溶液、10.0%硝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缓蚀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腐蚀形貌。结果表明,硫氰酸钾能够在铸铁表面形成良好的缓蚀保护膜,可以明显地降低铸铁在3种溶液中的腐蚀,可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过程,在3种酸溶液中对铸铁的缓蚀率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船用钢的薄层液膜下腐蚀监测与防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拟907A钢在海水的饱和湿气环境中表面形成薄层液 膜状态下的腐蚀,利用恒电量腐蚀速率测量仪连接ACM探头,监测其腐蚀状态,结合电化学 阻抗谱(EIS)的测量,探讨907A钢在薄层液膜下的腐蚀机理,同时对薄层缓蚀剂液膜防蚀效 果作了快速评定.结果表明:907A钢在海水可见薄层液膜下腐蚀反应比完全浸泡在海水中的 腐蚀剧烈得多,虽然薄层缓蚀剂液膜对907A钢的缓蚀效率与全浸在缓蚀剂溶液中相比有一定 的差距,但相对于薄层海水液膜下的907A钢的腐蚀,薄层缓蚀剂液膜防蚀作用仍然是明显的 .  相似文献   

10.
恒电量瞬态响应的频谱分析Ⅰ.原理与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时频变换测量电极阻抗的技术中,介绍了用恒电量作为激励信号的时域法阻抗测量技术,分别用等效电路和实际腐蚀体系验证了恒电量测量的精确性,同时体现快速测量的特点.提出用拉普拉斯频谱分析恒电量瞬态响应的方法。不仅能够简化恒电量激励条件下电路模型的解析,而且对于包含多个时间常数的腐蚀体系,有助于判断腐蚀反应的子过程和解析电极阻抗.  相似文献   

11.
万纾民 《金属学报》1959,4(3):195-205
本文用有限汉克尔变换计算了炉底衬料的导热性及其厚度、冷却情况以及缸温等对炉底温度场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均用曲线来表明。这些结果指出:在多层结构的炉底中,最内层衬料的导热性愈小,而愈靠外层的导热性愈人,则炉底的温度梯度愈陡,热损失也愈小;冷却情况的好坏及缸温的高低对炉底温度场的好坏均有很大的影响。所得结果对炉缸、炉底的合理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文内指出应该进一步研究炉底1150℃的位置与炉缸内外径及各层衬料厚度的关系;死铁层的深度对炉底温度场,尤其是1150℃的位置以及炉底底部中心处的温度等的影响也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认为:当用导热性较大的衬料(如碳砖)作最内层衬料时,其厚度很可能有一临界值。所谓“临界厚度”,意即当小于此厚度时,则遵守“最内层衬料的导热性愈小,炉底的温度则愈低”的原则;超过此厚度后,则反之。 在多层结构(如双层结构)的炉底中,下部的导热性较大的衬料层具有“过渡的”冷却作用,而且有一个有效厚度,此厚度很可能是下层衬料与上层衬料导热性之比的递减函数。  相似文献   

12.
CCD在塞曼效应中的应用及最佳灰度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CD观测系统取代传统的塞曼效应实验仪观测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确定图像的最佳灰度值。不但提高了实验精度,而且缩短了实验时间。该实验方法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发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在其他实验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任建民  周世旭 《轧钢》1998,(5):51-54
通过多次技术改造,发现了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套用传统的孔型设计参数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连铸方坯在箱形孔型、方轧件在平椭圆孔型中宽展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在连铸坯一火成材改造中,通过改进孔型系统改善了咬入状态,使轧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铝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用SEM/EDS手段观察氧化膜的形貌及对其成分分析并测量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根据锉刀试验评价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大化学计量比可以提高微弧氧化成膜速度,降低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增强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同时,分子的聚合状态也影响其成膜速度和氧化膜的孔隙率,链状聚合物可提高氧化膜成膜速度及氧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其孔隙率,而环状聚合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田玉林 《腐蚀与防护》2000,21(10):444-446
渤海湾地区的土壤对钢铁设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研究腐蚀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于90年代初完成5项腐蚀参数的测试工作。总计布置观测剖面4条,总长主250km。定点原位测试土壤电阻率、土壤含盐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电解失重、土壤极化电流管度等参数。本文着重介绍渤海湾近海地带和向内陆地过渡地带的土壤腐蚀规律和特征,为渤海湾地区的石油工程建设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Forestimatingthelifespanoftheweldingworkpieceatthefatigueload,howdoesthelateralresidualstressthatisverticaltothedirectionofthecrackextensionchangeisoneoftheimportancefactorsaffectingtheextensionofthefatiguecrackatthepointofthecrack.That…  相似文献   

17.
静液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用 ANSYS5 .5软件对不同挤压参数下钨合金静液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得出了挤压压力、试样内部应力应变场随挤压参数的变化规律 ,并与光刻网格的挤压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热处理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热处理柔性生产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能极好地推进热处理理论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这时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热处理技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变薄拉深时摩擦力影响的修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的结果时,发现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在进一步讨论摩擦对变薄拉深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摩擦力计算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功平衡法计算变薄拉深时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局部不接触法修复轧机支承辊表面裂纹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金属、效果良好、可在现场进行,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