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仍然存在各种弊端和困境,无法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将主要针对建筑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展开讨论,力求找出一条适合培养建筑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开发并设计其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未来就业中能以熟练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优势进入相关行业,辅助其完成相关专业工作任务,以真正达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目的。调研和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学计算机作为基础课程已经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提升为建筑类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一般是针对大学新生开设,所涉及的学生较多,但是建筑类大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也颇有与实际应用上脱节的情形,所以很多高等院校采取了专业针对性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制定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本文基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培养实践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通识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基础。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医学院校跨学科跨专业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为了更好地满足医学院校各医学相关专业特点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解决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设置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分专业教学实践研究,分专业、层次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将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基于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分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需求入手,明确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以模块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分专业教学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通过改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现课程与专业对接.极大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状况,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入手,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定位,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探讨设计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该文通过对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的可行性,归纳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宋阳秋 《福建电脑》2006,(2):194-195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入门课程,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这门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出发,阐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差别化教学,提出了两级N类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了两级N类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实行专业级的分类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对必修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分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自主研究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以能力为导向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本文分析现有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浙江财经学院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实际,提出基于能力目标导向,设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加强对学生专业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该课程教学体系中,我们强调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强调程序设计的在线实践和项目实训,强调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本文介绍了改革和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使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在农业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其未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农 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在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中 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几门与操作系统紧密相关的课程应该以课程群的方式建设,对系列课程进行研究、规划,整合,形成综合的操作 系统课程体系。对农业院校操作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了探究,在教学内容上对课程体系中课程 内容重新组合,减少重叠,增加实用部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教材建设,更好地提高操作系统课 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据库系列课程是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合理设计符合面向实际应用特点的信息类专业的数据库系列课程体系,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应用型院校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及学生的特点提出数据库类系列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试图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库系统等的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内容选定、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建设来探索数据库类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并提出初步的课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实训课程的教学在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在实训课程设计时,应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形成更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本文中将以实践教学经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完善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并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相关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柳柳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14):3316-3317,3345
该文主要以高职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学习为出发点,联系当今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的现实要求,探求一个合适的课改方案,以求能够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该文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式研究开始,结合现今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情况,得出课程开展的缺陷以及不足之处。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社会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行业需求,与时俱进,引导课程的开发方向。理清课改原则,完善教学制衡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并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大纲,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和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并与企业项目融合,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优化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是为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对原有的以传授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提出以强化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方向,详细探讨了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以及过程化考核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全国大部分高职学院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除计算机信息安全专业外,都没有开设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课程,所以很有必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全面开设信息安全课程,使每一个从事与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学生都掌握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究网络化教学环境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