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标准信息》2011,(9):92-94
近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鲁贝出现了一种“泡泡屋”,这种“泡泡屋”由再生塑料制成,使用一架静音鼓风机保持气压。它可作为旅馆房间出租,并安置在户外,使居住者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图为人们在“泡泡屋”内体验。  相似文献   

2.
金日 《质量探索》2012,(7):19-19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检查发现,北京大自然贸易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一批2.376吨“依云”天然饮用水被查出亚硝酸盐超标。这是自称来自于阿尔卑斯的高端水品牌六年内第六次登上中国质检总局的“黑名单”。  相似文献   

3.
设计旅行     
吴荔 《艺术与设计》2007,(12):136-140
本次展览展出日本著名动物摄影家岩和光昭先生的“大自然的经典”。岩和光昭先生出生于1950年,1970年开始从事动物摄影工作,三十余年来足迹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他的作品超越了民族和职业(动物摄影家),让我们看到时间的痕迹,和物竞天择的大自然的表情,感受到人、动物,以及所有生命的辉煌和伟大。  相似文献   

4.
摘荷心记     
逸丰 《照相机》2003,(7):52-53
生命之中,有一种唯美的东西,它一直影响着我,荫庇着我的艺术之花。浩然如歌的大自然,一直绮丽在我的灵魂深处,我期待着,用手中的相机,把这梦中之诗吟唱。  相似文献   

5.
IB纪录     
眺望——大自然总是最美的图画,让我的心儿不禁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6.
中国缩协在京举行“春节茶话会”一月的北京依然寒气袭人,但阳光明媚,天空格外地晴朗,大自然的温馨让人感到春之将至。1月25日下午,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秘书处在北京图书馆举行“春节茶话会”,出席茶话会的有中国缩协在京的理事。荣誉会员、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各...  相似文献   

7.
一举二得的“城市森林工业”谈环境治理与废品回收地球上的资源并不都是无穷无尽的,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自然资源总有衰竭之日。资源短缺已是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把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从大自然中取得,称为一次资源;另一类是从“废弃物”中再生的,...  相似文献   

8.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开始向往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开始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与视觉效果的感官,而“色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丰富也是最简单的礼物,在环境艺术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柔软的丽江     
《东巴经》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叫做“孰”。当你沿着石板路走进丽江,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国,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三江井流的情致,高原雷山的肃穆,挟着大自端的轻柔之风,拂扫俗世竞逐的风尘,慰藉人类疲惫的心灵。丽江以她特有的宁静与祥和,向你展现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水体景观近几十年来在室外环境,小庭院的设计中得到普遍发展。水,除了调节气候,灌溉花草树木之外,还可以美化环境。水体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已经成为大自然中极其生动的景观。无论是小溪、琥珀、还是大海,都对人们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从古至今,人们创造出的众多富有大自然韵味的庭园,都是以各种水景的不同特点,形式为创作灵感。而正因为水景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感觉到心旷神怡,舒适。  相似文献   

11.
雷雨 《标准生活》2013,(10):82-83
我自信还是一个关注“标准”的人,但若问我“世界标准日”来由如何,我就知之不多,甚至不及皮毛。我也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正因为“为数不少”,才需要补充—下“世界标准日”的缺课。  相似文献   

12.
糖的记忆     
“幸福的生活比蜜甜”,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甜甜蜜蜜,百年好合”,是对美满婚姻的祝福。人们总是用“甜”来象征“幸福”与“美满”。“甜”比“酸”“苦”“辣”给予舌尖的味蕾更加愉悦的快感,给人的心情带来更多快乐的体验。这是大自然的精妙安排。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诊治质量?笔者略陈管见,仅供参考。  一、先其所因,紧扣“三观”,详审细察  治病求因是诊治质量的根本保证。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教导,告诫业医者欲痊愈疾病必先洞察病因。尽管中医诊断方法颇多,但辨证、整体、天人三观不可缺少,诊断者应紧扣“三观”识别、分析、断判病情,最终求出病因。同时,还应把握天人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自然中的淫逆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今工业“三废”严重污染,农药普…  相似文献   

14.
卡瓦格博的壮美,是大自然的神奇征服了人们。对我来说,能够用简易头记录美、传播美,能够用作品来使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尽点微薄之力,忆十分愉悦!  相似文献   

15.
芦丹 《中国科技博览》2012,(18):186-18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从单纯的满足居住向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发展。为了满足居民的要求,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景观工程的建设,竞相用“水景”来营造整体的小环境,使人们的住宅环境更具有吸引力和大自然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衣、食、住、行”,衣为其首,服饰之重要,略见一斑。服饰最开始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们把兽牙挂在颈上做装饰。把兽皮披之于身,以防御风寒,遮羞避体。“妇人不识,禽兽之皮是衣也”,这是最早的服饰现象。封建社会把服饰变成“辨等威、显贵贱”的标志。孔子在《论语》中明确指出,“君子正其衣冠”,足见封建社会服饰和人格的关系。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得服饰从简朴走向华美。人类对服饰审美功能负载历史和文化信息功能以及其他诸多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形形色色的服饰产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并借助“爱美之心,人皆…  相似文献   

17.
传统土特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常被誉为“价廉物美,富有特色”而受到欢迎。土特产品的包装作为传统包装的一种形式,在包装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独特的中国风格和来自大自然的扑实无华的魅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消费者。所谓传统土特产包装就是利用大自然的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对土特产品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拿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刊投诉热线近日接到福州刘女士的电话:同样是华伦天奴的专卖店,而产品却分别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家。更令刘女士难以置信的是,华伦天奴都在打价格战:你打“1—3折”,我也打“1—3折”,你打“调整品牌”,我打“全面清仓”,你打“一件不留”,我打“一件不剩”……中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技》2013,(4):85-85
近日,在巢湖岸边进行了一次运用纳米技术治理巢湖蓝藻的放大实验。“这种特殊的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作用下可致蓝藻结构被破坏、灭杀,形成无机物,还原为泥土,返回到大自然中”,该技术的研发者,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范崇政教授边演示边告诉记者,“该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如果项目最终通过论证,可以在四年后进行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0.
感悟大自然     
广州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山高林密,溪流湖泊,生态自然.爱好摄影艺术的我,有空闲时便拿起"长枪短炮",走进流溪的大自然中"狩猎",也许这就是我对大自然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