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石蜡作为载体,制备了纳米氧化硅及其与乙炔碳黑混合的粉体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硅是一种电损耗材料,少量的纳米氧化硅添加到乙炔碳黑中,使乙炔碳黑的介电常数的虚部增加,实部降低,从而较大地提高了乙炔碳黑的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2.
结合掺和料的形态分析,研究了碳纤维、石墨、钢纤维以及两种纳米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力电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长径比小,密度大,和粒子状的碳黑一样,在很高掺量仍处于未渗流区,两种水泥石的力电耦合效应都不明显.碳纤维长径比大、密度小,在较小掺量即可进入渗流区,一次加载至破坏,其电阻率变化率可达20%~30%,力电耦合作用最明显.纳米氧化钛在较小掺量即可进入渗流区;金红石相纳米氧化钛水泥石不具备力电耦合效应;而复合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锐钛相纳米氧化钛的水泥石具有力电耦合效应,一次加载至破坏,其电阻率变化率在7%~10%.  相似文献   

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氧化硅、氧化铝、蒙脱土、氧化钛、碳酸钙等纳米粉体以及碳纳米管等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此类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纳米晶复合有序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序多孔材料具有大小均匀、排列有序的孔道,并且其孔径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因此以有序多孔材料为模板,合成均匀负载的纳米粒子和有序阵列的纳米线得到广泛研究.综述了以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有序多孔材料为模板,合成纳米颗粒和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板法可制备孔径分布窄、中孔率和比表面积高的中孔碳。本文采用纳米氧化硅静电吸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纳米氧化硅含量的聚丙烯腈/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进一步通过高温碳化和氢氟酸刻蚀得到高纯度的中孔碳。发现当纳米氧化硅添加量不超过单体质量的50%时,纳米氧化硅主要以被聚合物包覆的形式存在,所制备的中孔碳的比表面积均大于800m2/g,孔径在5~10nm之间;随着纳米氧化硅/单体质量比从30%增加到60%,所制得的中孔碳的总孔容从1.111cm3/g增加至1.949cm3/g,中孔率从66.0%增至82.4%。结合中孔碳的形貌分析,认为纳米氧化硅的模板作用是形成中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及市场导向(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章 《纳米科技》2008,5(2):76-76
以氧化物为载体的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其载体种类很多,有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钛、沸石及分子筛等。纳米负载型催化剂用NVMgO催化甲烷法制得的纳米碳管作催化剂载体,嵌入钾催化剂,经脱氧、净化处理后,用于合成氨的催化反应中,合成氨的产率大大高于同条件常用催化剂的产率,而且纳米碳管表面更趋于碱性,有利于生成氨脱附。  相似文献   

7.
抽真空的多孔物质广泛地用作低温绝热材料已有多年了。许多研究者已对粉末、纤维、泡沫以及多层绝热的传热工艺进行了研究;尽管他们所用的绝热材料是各种各样的,但其总的目的都是要通过采用一种低重量或低堆积密度的绝热材料来削弱辐射和热传导,从而使传热量减少。图1对几种低温绝热材料的典型热有效参数、热导率及热导率与密度的乘积作了  相似文献   

8.
王玉林  赵晓华 《材料导报》2008,22(Z1):159-162
对纳米碳黑(33nm)、碳纤维不同掺入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掺入一定量的纳米碳黑可以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并且提高幅度大于相同掺量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纳米碳黑较为均匀地分散在水泥基材料中,与水泥水化物结合紧密,并且纳米碳黑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对水泥基材料的孔隙具有填充作用,改善了材料的微观孔结构,减少了微观缺陷,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9.
《安装》2014,(9):22-22
德国马普学会高聚物研究所(MPI—P)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膜材料,具有优良的气体透析能力,可用于医疗和环保设备制造。科学家们在碳黑细微颗粒形成的多孔材料上喷镀氧化硅,然后进行煅烧,最终形成厚度约20纳米的氧化硅表面层,再将含氟的硅化合物引入表面层,形成所谓的双疏表面层,这种纳米结构的材料具有既不亲水也不亲脂的特性,所以不受水也不受脂肪类液体的浸润,可将其覆盖在不锈钢制成的网状基底上制成膜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世界特种陶瓷快速扩军 目前,国外特种陶瓷按原料组成可分为:氧化铁陶瓷、氧化铝陶瓷、氧化钛陶瓷、氧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和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应用范围正从电容器、滤波器、点火器、磁头、高级烹调餐具、保温器材、医疗器械和通讯元件等方面,迅速向航天、航空、卫星以及半导体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进军。据国外技术权威部门预测,2000年后,世界特种陶瓷平均每年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世界特种陶瓷市场的销售额可望达到1500亿美元左右。 我国已成功地采用多种方法制成陶瓷颗粒材料,其中有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等。科学工作者为了扩大纳米颗粒材料在陶瓷改性中的应用,提出运用纳米添加技术,促使常规陶瓷的综合性能大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几种常用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总结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介绍纳米银、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硅、纳米黏土、纳米分子筛以及其他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列举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如成像显示技术、色谱质谱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等,并对食品包装中纳米材料的迁移风险和毒理学问题进行探讨。结论纳米材料的存在能有效改善食品包装材料在保鲜效果、抗菌能力以及阻隔性能方面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不容忽视,还应加强对食品接触用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属辅助化学反应刻蚀法制备了具有凹凸结构的纳米多孔氧化硅,利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刻蚀时间对纳米多孔氧化硅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蚀初期在强氧化性酸的作用下,硅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硅薄膜,进一步刻蚀,氧化硅薄膜出现规则的周期性凹凸结构裂纹。最后展望了这种凹凸结构纳米多孔氧化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汽-液-固(VLS)”生长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氧辅助汽-液-固(SOA—VLS)”生长机制,解释了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柱子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并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出多种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如氧化硅包覆、氧化硼包覆、氧化钛包虔和多种稀土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壳/核结构复合粒子。本文着重介绍了氧化硼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特征,以及温度敏感特性和酸碱腐蚀性。  相似文献   

14.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概述了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综述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SiO_2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氧化钛纳米带及钯纳米颗粒的吗啡传感器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钛纳米带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是研究的热点。采用乙醇热溶剂法合成了氧化钛纳米带,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带的形貌。将氧化钛纳米带固定到电极表面,采用恒电位沉积钯纳米粒子后制得吗啡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制作简单、成本低,应用于血清中吗啡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氧化钛光催化剂离子掺杂、光敏剂敏化、半导体复合、掺氮等改性方法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讨论了建立完善的光催化评价体系对于该领域的推动作用,展望了纳米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工业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分析,首次采用快速高强度机械混合液相沉淀技术在室温、常压下制备了小粒径(平均2nm)无定型氢氧化钛纳米粉体.经600℃焙烧,获得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经TEM和XRD表征,平均粒径大小为9nm,为单一高纯相纳米氧化钛.利用混合强度对浆料过滤性的较大影响,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合强度技术可以实现常压过滤,从而大大节省了能源和时间.将这种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粉体应用于空气中清除正戊醇气体的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新材料产业》2009,(10):I0015-I0015
技术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根据贫燃汽油机及柴油机尾气特点,开发了贫燃汽油机及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技术。本技术采用火焰喷雾、超临界合成、溶胶一凝胶等先进合成工艺,实现Ag在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锌等系列高比表面积载体上的均匀分散,并保证活性中心的纳米尺度,以及活性组分与载体间良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节能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寻求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已是当务之急。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绝热材料制备超级绝热材料生产中有可能对绝热材料行业带来划时代的“革命性”变化。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莉  皮孝东  杨德仁 《材料导报》2012,26(21):128-134
硅纳米晶体的电子和光学特性使其在改善太阳电池的性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硅纳米晶体在太阳电池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纯硅纳米晶体薄膜制作太阳电池、硅纳米晶体与无机(氧化硅、氮化硅或碳化硅等)或有机(P3HT)薄膜基质结合构成复合结构太阳电池、硅纳米晶体与碳纳米结构(富勒烯或单壁碳纳米管)结合形成复合结构、硅纳米晶体与传统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结合、利用硅纳米晶体的减反射或下转换作用将硅纳米晶体与体硅太阳电池结合。硅纳米晶体也有可能在新概念太阳电池如多激子太阳电池、中间带太阳电池和热载流子太阳电池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