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测试成本随测试时间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如何优化测试参数是一个重要课题。 模拟 集成电路测试中,测试参数间存在非线性隐式依赖,使得直接揭示其相互关系并进行测试方法优化非常困难。 本文基于 XGBoost 决策树模型提出了一种优化模拟集成电路测试参数数目的方法,该方法探索不同测试参数间的相互表征能力,在测试 序列中依次删减可被良好表达的测试参数,在保证一定逃逸率的条件下达到缩短测试时间的目的。 本文讨论了故障数目、特征 重要性和 SHAP 值 3 种评估测试参数间表征能力的指标,并对两类模拟集成电路测试数据集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故障数目是 一种优秀的评估指标,可在测试逃逸率不超过 20 PPM 的条件下实现 25%的测试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
电路板的非向量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电子产品的测试内容和电路板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常用的在线测试方法特点的分析,引出最新的非向量测试技术,并着重阐述了结效应测试,电容耦合技术,射频磁场感应技术等三种非向量测试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通用测试软件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集成电路测试系统通用测试软件的设计方法和软件组成。利用多层次、模块化的软件结构设计方法,令描述被测器件的参数和测试程序互相分离,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利用测试模块构建测试序列文件,使得该集成电路测试软件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4.
测试向量工具作为集成电路测试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自动测试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分析确定了测试向量工具的功能结构,研究了开发测试向量工具的关键技术,并重点对比了使用Table和ReportX控件设计向量工具的方法。经过分析,利用ReportX组件完成了测试向量工具的开发,并将其嵌入到国产测试系统BC3192。最后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测试向量工具的良好性能。通过对ActiveX Control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虚拟仪器开发变得更为完善和强大。  相似文献   

5.
一种CPU测试程序的开发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科学有效地生成CPU测试图形,是困扰测试程序开发人员的一个难题.以N80C196KB为例,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基于ATE开发CPU测试图形程序(测试向量)的新方法,即学习法.通过验证,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CPU测试图形的生成效率,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CPU及其他复杂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图形生成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参数测试项目多,测试方法要求高,分布参数测试计算方法复杂的特点,分析了特高压交流线路参数测试方法与流程,并根据现场测试经验提炼了特高压交流线路参数测试需关注的问题,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参数现场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EMI滤波器工作原理,介绍了EMI滤波器的测试指标,解释了EMI滤波器的频域测试方法和时域测试方法。并且通过学习插入损耗人工测试的方法,最终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实现EMI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AISC、片上系统SOC和超高速混合信号处理电路ADC、DAC等集成电路数字端口的数据率提升,被测集成电路的电参数测试过程中常受到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影响,导致实测电参数结果与其实际性能有较大差异。为了更真实的反映被测器件(DUT)的电性能,提出了通过仿真和结合良好的PCB设计来解决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方法,分析并解决了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仿真中模型不完善的相关问题。通过对一款DUT测试系统的信号完整性设计和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和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模态测试方法存在获取信息有限和附加质量、已有非接触模态测试方法需进行复杂图像处理等问题,提出了光流点匹配跟踪的薄壁件振动模态测试方法,避免了需逐帧进行特征分割、提取等复杂的图像处理。首先,建立了面内振动视觉测量的成像模型,通过相机标定获取工业相机的内、外参数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了基于光流视觉测振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单目相机采集带特征点的结构振动序列图像,运用金字塔的Lucas-Kanada算法进行光流点匹配跟踪,进而获得亚像素级特征点的振动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参数辨识获得模态参数。基于提出的方法搭建了薄壁件振动模态测试系统,对薄壁梁进行了振动模态测试实验,并与激振器扫频测试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固有频率误差在5%以内,模态振型一致,从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为薄壁件的振动模态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扫描技术的PCB测试节点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PCB测试的方法。边缘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数字电路测试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本文详细介绍了边缘扫描技术的测试电路结构及其工作模式,并将其应用于PCB的测试,本文利用基于贪婪策略的最优化算法分析了PCB的测试节点,可以利用最小的测试节点集实现PCB的测试。实际应用电路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PCB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PCB级测试的硬件开销。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测试信号的直流小信号调制器参数整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测试信号的直流小信号调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首先用测试信号法分析交直流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然后在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调节器电流参考环节对测试信号进行频率扫描,激发并联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振荡,通过时域仿真和频域分析,辨识开环传递函数;最后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根轨迹法整定直流小信号调制器参数。理论分析和算例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方便、有效地应用于直流小信号调制器参数整定,并能应用于实际交直流大系统。而且,该方法易于用一般的机电暂态仿真软件实现,并可用于FACTS小信号调制器参数整定。  相似文献   

12.
13.
在交流三极电器的温升试验中,能否用三极串联通以单相交流试验电流来替代三极中通以交流三相试验电流?这取决于在2种试验方法下,电器各极间的电磁邻近效应是否能够忽略.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具有并联支路的三极电器,其温升试验不可用交流单相串联来替代交流三相.  相似文献   

14.
交流三相温升试验能用交流单相串联试验替代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流三极电器的温升试验中,能否用三极串联通以单相交流试验电流来替代三极中通以交流三相试验电流?这取决于在2种试验方法下,电器各极间的电磁邻近效应是否能够忽略.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具有并联支路的三极电器,其温升试验不可用交流单相串联来替代交流三相.  相似文献   

15.
乐波  李俭  张亮  谢恒  宋建成 《电网技术》2001,25(3):30-33
交流电流参量常用来评定绝缘的老化程度。在环氧云母绝缘线棒多因子老化过程中,交流电流参量随老化呈现的变化规律,而且第二电流激增电压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特征能量来评定环氧去母约缘的老化程度。所以,通过交流电流试验可以有效地评定环氧云母绝缘的劣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国产某型飞机操纵系统传感器输出参数测量的需要,对LVDT/RVDT原理传感器输出进行实时监测,由于其阻抗较大导致后端设备负载效应大,同时要保证抽引测试设备不对原操纵系统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隔离型差动交流信号变换设备。该设备可将LVDT/RVDT传感器输出的两路差分交流信号变换成直流量输出,与其实际物理量呈线性关系;同时抽引输出端采用高阻抗无源变压器隔离方式,保证不对原系统造成干扰,并满足较小的负载效应。经过仿真与试验验证,该设计简单可靠,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载启动过程的串励电机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电动机传统特性测试系统的缺点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参数辨识方法的电机特性的综合测试方法,并且以串励电机为例对基于参数辨识技术的电机特性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无耦合测试的思想:依据电机的空载起动过程,在电机完全空载的情况下施加驱动电压,通过对所采集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得到电机的输入输出输出特性,而且可以得到电机的特性参数。针对于电机特性的参数辨识,构造了测试原理,并且提出了适用于参数辨识的基于个体适应度阀值的遗传算法。在参数辨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了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各种特性,并将结果与由传统耦合测试方法得到的某些样机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特性的准确性和此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单阀交流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800 kV直流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直流输电领域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方式.±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是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中的关键设备,在投入电网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型式试验.单阀交流耐压试验,是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绝缘型式试验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试验项目.笔者以国内自主试验的首例±800 kV换流阀绝缘型式试验为...  相似文献   

19.
混响室校准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混响室用于辐射干扰测试,以其造价便宜、测试重复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深入开展混响室的优化设计、测试方法、统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可为更规范应用混响室测试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研究混响室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的校准测试,以评估其性能,并获得几个重要的校准参数,利用清华大学建造的混响室,从场均匀性,天线校准系数,品质因数等方面评价空腔混响室的性能。进行4次测试的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响室品质因数高,电场均匀性良好。测试的重复性非常好,建造的混响室能够很好的用于电磁兼容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