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码头工程建设对荆江公安河段河道水流的影响,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工程建设前后附近河段的水位、流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其所在河段的水位和流速影响较小,不会对工程河段河势、行洪带来较大影响。建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准确模拟工程河段水流运动特性,可为研究工程前后河道水流、水位变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和县码头修建后水流运动情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和县码头修建后,附近河段水位及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最大壅水高度仅为0.003m,对防洪影响不大,从而论证了兴建码头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型码头工程建设对航道条件的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苏州港太仓港区现代物流粮油码头工程修建前后的通航水流条件。对工程前后分流比和潮位及流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对上、下游河势及附近河段的防洪及排涝、航道通航造成的影响不大,同时也论证了码头修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码头建设会对河道行洪、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防洪影响分析是码头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长江镇扬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拟建码头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防洪设计洪水、平滩水位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3种水流条件下,工程兴建后水位壅高最大值约1.2 cm,水位降低最大值约1.5 cm,流速最大增幅约0.05 m/s,最大减幅约0.23 m/s.码头兴建后对工程河段的水位和流场影响较小,不会对河段的行洪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道范围内修建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的码头工程,应进行防洪评价.根据2004年8月印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内容要求,进行了拟建码头工程防洪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演变分析、防洪评价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等.河演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河段多年来河势稳定,河道深槽位置及两岸的江岸基本保持稳定;码头工程附近江岸基本稳定,工程水域河床冲淤幅度相对较小,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对河道水位及流场的影响较小,码头工程的修建不会对其所在河段河势及行洪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物流企业拟在长山河闸前600m河段处建设内河码头,从壅水影响、流速影响、调度影响、停靠船只对行洪的影响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认为,长山闸开启行洪排涝时,由于闸前流速大,码头停靠船只、附近水利设施及长山闸本身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该内河码头建设方案不可行。  相似文献   

7.
河岸码头建筑物势必导致其上游水位壅高及对码头附近水流流态产生影响。以汉江沙洋河段为对象 ,通过定床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码头建筑物对河道水位与流速场的影响。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 ,采用河道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基本方程 ,结合物理模型试验资料 ,计算了码头建筑物附近的水位变化值 ,并提出了码头建筑物产生的水位壅高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尹宜松 《人民长江》2001,32(6):26-27
安庆河段为长江中下游一类重点整治河段 ,安庆江堤为I级堤防 ,分析了安庆河段的河势演变情况和拟建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对水位、流速、分流比及河势的影响 ,综合河演分析及试验成果 ,桥位附近的流向、流速分布规律基本未变 ,且变幅较小 ,汊道分流比变化亦较小 ,大桥建成后对安庆段的河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 ,大桥对上游水位有一定的壅高值 ;各频率流量下近岸流速有所增加 ,同时近岸副墩和主墩附近的局部冲刷现象会影响到近岸岸坡的稳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防护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甬江上下游码头群对河道行洪的联合影响,基于Delft3D数学模型开展了典型潮洪条件下甬江上下游不同码头群对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段码头群位置距河口越远,或码头分布越密集,引起的水位壅高程度越大;在不同码头群共同产生壅水影响的区域,全河段码头群引起的河道洪水位变化比各码头群单独影响时增大,在不同码头群产生水位壅高和降低影响的河段,全河段码头群作用下水位影响部分相抵,但由于降低幅度小于壅高幅度,河道洪水位变化仍呈增大状态;码头群工程局部流速减少区域和外侧河道流速增加区域均呈带状分布,全河段码头群联合作用加剧了单段码头群引起的河道流速的变化且流速减小程度较流速增加程度大。  相似文献   

10.
 河岸码头建筑物势必导致其上游水位壅高及对码头附近水流流态产生影响。以汉江沙洋河段为对象,通过定床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码头建筑物对河道水位与流速场的影响。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采用河道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基本方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资料,计算了码头建筑物附近的水位变化值,并提出了码头建筑物产生的水位壅高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坡面植被分布对降雨侵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约15°的自然荒草坡面上,对两个坡面小区进行野外模拟降雨实验,其中一个从坡顶向坡底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另一个从坡底向坡顶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分别对破坏过程中各种植被面积下的降雨产流产沙量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相同面积条件下,位于坡底的植被比位于坡顶的植被保水作用高2.4倍,保土作用高2.8倍;随着植被面积的减少,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呈不均匀的增加趋势,在不同的植被面积变化范围,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增幅不同。  相似文献   

12.
涵洞由于结构设计缺乏较合理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导致了高填方涵洞结构不安全或过分保守浪费,本文主要介绍了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基础,通过掺入橡胶,研究橡胶粒径、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UHPC中分别掺入8目、16目和40目的橡胶,随着橡胶粒径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压、抗冲磨强度降低,掺入8目橡胶时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率最小;随着UHPC中橡胶掺量的不断增大,其抗压强度呈现降低趋势,抗冲磨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通过微观试验发现,橡胶与胶凝材料的界面存在孔隙,且在孔隙中未发现水化产物;通过低温氮吸附试验发现,掺入橡胶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数量增多,该介孔主要为水泥石与橡胶的界面孔隙,这也是掺入橡胶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维江  李娟  马轶 《人民黄河》2013,35(2):64-66
为了探究好水川流域坡面产流产沙规律,以该流域11个观测点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渗透系数和土壤容重数据为基础,通过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对坡面11个土壤观测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土壤观测点可分为7个种类,聚类分析可直观地再现流域坡面土壤的差异性,有效提高坡面土壤的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微囊藻毒素不仅损害肝脏,还可导致其他组织(肾脏、心脏、脑、腮等)病变。另外还能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和血清酶的改变。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致毒机理可能是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和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设计方面2种常见的算法——半波差分积分算法和半波付氏及差分算法,给出了保护软件的设计框图。介绍了硬件设计方面各种硬件插件,讨论了保护CPU插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粉沙质海岸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沙质海岸的定义、特点、成因、粉沙的基本特性、粉沙的运移形态、粉沙的运动规律、航道淤积、港口航道布局、建筑物附近的冲刷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求解带有交叉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分析问题,导出了能够反映不同类型施工缝传力特征的物理方程式,提出了以空间接触面单元为基础的“变增量搜索法”迭代方案。所提出的分析方案能够考虑接缝面上不同方向的抗剪能力,考虑缝隙随接缝位置、高程和荷载施加而变化的情况以及不同接缝间的相互影响。文中提供的两个算例表明,该分析方案能够正确有效地解决带交叉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9.
In the Ganges-Brahmaputra-Meghna (GBM) basin in south Asia, the Himalayan rivers offer a large number of site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orage dams to collect part of their very large monsoon run-off and generate a good amount of hydropower. A series of large dams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s are facing strong opposition o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grounds. Additional water and hydropower supplies are needed badly to ens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basin, where poverty is a widespread problem. The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 (WCD) has been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how much it can provide a new framework for decision making for these dam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technical gaps in the WCD report, as a result of which it cannot help in answering some crucial technical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debate on dams on the Himalayan rivers of the GBM basin.  相似文献   

20.
水流及泥沙输运都遵循通用对流扩散微分方程。现有的研究表明,平面二维对称及非对称突扩层流运动存在多解性,圆柱及方柱绕流也存在多解性。河道沿深平均平面二维水流及泥沙输运微分方程亦应存在多解性。对此类问题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乃至物理模拟都应该在对应的边界条件下及计算长度内进行。该边界条件及计算长度与多解性相适应,和通常的对应于唯一解的情形不同。据此分析可得出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所对应的河道合理整治宽度。这为黄河在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