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OC,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是一个复合反应体系。在圆柱状催化剂内的浓度分布的表征方程为二阶偏微分方程组。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此方程组,得到催化剂内的浓度分布及效率因子的数值解,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法即通过求解常数分方程边值问题形式的催化粒内反应扩散模型,得到粒内浓度分布,进而由定义式经积分求得复杂动力学模型的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微分方程的求解采有打芭法和正交配置法等数值解法,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计算通过Causs=Legendre数值积分求得。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保护地黄瓜在增加CO_2浓度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增加CO_2浓度可促进黄瓜的光合作用,提高细胞CO_2浓度,降低气孔导度。在增施CO_2条件下,冬季保护地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而正常条件下保护地内CO_2常出现亏缺,从而抑制光合碳同化,并引起所谓的“午休”现象。冬季保护地黄瓜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于CO_2亏缺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由CO,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是一个复合反应体系,其催化剂颗粒内的温度、浓度分布的表征方程为二阶常微分方程组,本文针对所涉及方程的特殊性,运用Green函数法,采用双曲型的动力学方程和以实验为基础得到的催化剂有效导热系数解此方程组,得到效率因子的数值解,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此,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拟均相二维数学模型对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体系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T,降低空速Sv不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提高O2浓度,可显著改善反应特性,并提出分段投氧,C2H4浓度的提高,环氧乙烷的产率明显提高,但其它相关因素需相应调整,还提出了高选择性(85%)催化剂需重新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双曲型动力学模型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反应动力学方程为复杂的双曲型动力学方程时催化剂颗粒内扩散有效因子进行了严格计算。采用弦位法、Gauss-Legendre求积公式和Romberg加速求积公式等数值计算方法,解决出催化剂颗粒中心处反应物浓主CA0,进而求内扩散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7.
一维Tyson反应扩散系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基于格子Boltzmann模型的一维Tyson反应扩散系统的数值求解法.利用浓度分布的Chapmann-Enskogz展开及多尺度技术,获得激励介质在反应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的一维反应扩散方程,用于求解Tyson反应扩散的反应物和催化剂随时间的浓度空间分布值.数值结果表明本文中所提供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剂分子设计专家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造专家系统的理论体系出发,结合我们以前在计算机辅助催化剂分子方面所做的工作,从总体上确立了基于甲烷氧化偶联(OCM)这一目前国际上极为关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级分分子设计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对本系统的任务功能,体系结构与支持界面,数据库与知识规则库的建立,推理机构的设计等几个部分分别进行了论述。通过对OCM反应的多相催化机理,催化剂组分活性因素。复合氧化物的有效基因功能以及表面活性位等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番茄长季节栽培日光温室内CO_2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放风的条件下,日光温室内的CO_2浓度存在着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室内CO_2浓度的变化与番茄植株生育状态,特别是与番茄株高和叶面积关系密切,也与室内温度、光照度和土壤呼吸有关。因此番茄越冬生产时,如果土壤施入充足的有机质,在植株高度小于50cm(或叶面积小于0.22m~2/株)时,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的CO_2能够满足番茄光合的需要,不需增施CO_2,而应改善温度光照条件;只有植株较大、温度和光照条件好、见光到放风时间长时才需要增施CO_2 。  相似文献   

10.
在日光温室内燃烧酒精增施CO2气肥,能提高通风前无土栽培温室内CO2浓度,明显增强西域1号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势,增产36.6%,增值51.4%。  相似文献   

11.
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反应器模型及过程模拟计算结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反应器流体力学数据和甲醇合成过程基础数据,采用C-302铜基催化剂,采用液体石蜡油作为热载体,以CO、CO2加氢合成甲醇为独立反应,以CO、C炎关键组分,建立三相淤浆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利用序贯模块方法对整个回路进行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2.
固定床中邻二甲苯氧化的二维非均相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维非均相模型,模拟了邻二甲苯固定床氧化反应器,对于气相方程,使用Crank-Nicolson预测-校正格式求解,对于颗粒相方程,使用中心差分并结合迭代方法求解,比较了二维非均相模型和二维拟均相模型的差别,使用二维非均匀相模型,分析了原料进口温度、进料气速、进口浓度、熔盐温度和催化剂尺寸的大小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RBA的异构分布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对象方法在分布系统中的使用,形成了一种构造分布信息系统的新方法,即分布对象管理方法。CORBA是对象管理组(OMG)应这个方法的出现而提出的一个关切分布对象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标准,并已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本文在简要地介绍了分布对象管理系统的概念和CORBA后,着重讨论了构造基于CORBAR 异构信息系统的一般步骤及应考虑的一些总理2。  相似文献   

14.
颗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和催化剂颗粒间存在强烈地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同时进行着复杂地裂化反应,描述流化状态的催化剂颗粒流动特征非常困难,而它对裂化反应的影响又至关重要,因此人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出发,推导出催化剂颗粒相流动方程结合油气湍流流动、耦合集总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学模型,为进步研究提升管内的反应特征和反应历程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线性积分方程反演软件-CONTIN的求解方法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容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17(4):363-366,370
在利用动态光散射方法测定质点大小与分布的数据处理技术中,线性积分方程反演软件-CONTIN是常用的功能较强的一种软件。为了使日益增多的用户能更好地使用CONTIN软件,并合理地解释其数据处理的结果,本文对CONTIN软件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扼要要介绍了正则解的概念。最后通过实际样品的数据处理来说明在使用CONTIN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参数,从而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法即通过求解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形式的催化剂粒内反应扩散模型 ,得到粒内浓度分布 ,进而由定义式经积分求得复杂动力学模型的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微分方程的求解采用打靶法和正交配置法等数值解法 ,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计算通过Gauss Legendre数值积分求得。  相似文献   

17.
矿井实时监控系统一氧化碳发火趋势分析陈刚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常州213015)1问题的提出目前国内大部分监控系统都能配接CO传感器,能对采掘工作面CO浓度进行实时监控,使地面工作人员能及时知道CO浓度,如CO浓度超过报警值时,能立即通知井下人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真实齿球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三维体相环境为计算实体,以模拟工业运行温度的波动函数作为边界条件,采用无网恪数值方法求解傅立叶传热方程,并使用计算结果分析加氢裂化催化反应过程中外界温度波动对于催化剂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内部并非等温反应,在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外界的反应温度波动以及催化剂内部的热点分布对于催化剂团簇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催化剂体相内部的平均温度也随着反应体系放热情况、催化剂粒径、原料油密度、反应空速以及催化剂内部热点分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种组通信模型在CORBA平台上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通信是CSCW(ComPuterSupprotedCooperativeWork)应用中的关键问题。CSCW所属的协同应用(Coop-erativeapplications)领域在分布系统应用中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领域。这种新型应用对分布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分布环境中,支持组通信的对象组模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文章中,作者基于CORBA平台,针对CSCW应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对象组模型,介绍了组模型中各类对象之间的交互和协调关系,并给出了主要对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的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固体电解质SO2气体传感器的工作温度,提高传感器响应精度,制备了Pt-网,Pt-Al2O3小球,Pt-石棉和V2O5等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对SO2+1/2O2-SO3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及这些催化剂对固化电解质SO2气体传感器工作温度和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