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多勇  丁一 《中国矿业》2007,16(1):23-25
铁矿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矿产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铁矿石开采规模空前的增大,我国铁矿资源开发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铁矿资源开发,探讨如何实现我国铁矿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业循环经济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当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介绍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以及矿业循环经济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理想战略选择,最后就如何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在矿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燕群  贾瑞强 《矿业快报》2006,25(11):5-8,2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仿照生态规律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中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则,对比了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的不同,分析了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以循环经济的原则,通过两种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来分析列举了循环经济在矿业中的运用,指出了循环经济是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永生 《中国矿业》2004,13(6):32-34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基本特征及国内外应用实践;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我国资源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矿业信息     
当代矿工2005年第2期国土资源部日前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院士和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就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土资源部200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国土资源部将在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宏观管理体系和法规政策体系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争取矿产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好的示范矿山,到2010年使我国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针对循环经济的理念及其特点,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实行循环经济模式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矿业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与消耗的“大户”。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实现资源开采的减量化;通过废渣、废气和尾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在长兴县煤山地区矿产资源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障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保建 《中国矿业》2006,15(2):9-12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增长很快,资源瓶颈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色金属工业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保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了铜、铝、铅、锌四种大宗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情况,提出了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大幅度提高战略性资源的资源储量;提供良好环境推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充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业循环经济中"资源供给"与"减量化"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循环经济的定义、内涵,以及循环经济倡导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3R原则,结合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矿产资源需求和消耗巨大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矿业循环经济中“减量化”的实质在于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资源供给数量的减少。建议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3R”原则中用“高回收(Recovery)”代替“减量化(Reduce)”。  相似文献   

10.
江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稀缺与大量尾矿闲置的矛盾日趋显现,本文从理念、制度、技术和资金的角度分析了江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现状和不足。认为要提高江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业纳入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敬劬 《中国矿业》2004,13(6):25-28
从生态学规律作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已成为新世纪社会进步的科学发展观,将矿业纳入循环经济是矿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矿产资源物质属性人手,分析了矿产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循环的特点,并以某些矿山企业为实例,讨论了矿业纳入循环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矿产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矿产资源开发遵循的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为实现资源开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文中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资源开发循环经济实现的技术路线,重点探讨了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的减量途径和再循环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矿业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与消耗的“大户”,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实现资源开采的减量化;通过废渣、废气和尾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在长兴县煤山地区矿产资源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产业结构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从8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崇拜-征服-协调的哲学理论;循环经济的地球物质循环基础: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循环经济资源评价体系的更新:自然资源价值论对循环经济形成内在机制的影响;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诠释:从生命演化规律到人类文明的转型;循环经济的宏观、微观、中观科技支撑体系:地球系统科学、资源综合应用技术及环境影响评价;当前循环经济产业环节的缺失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循环经济产业组织结构重建的迫切要求:建立以生产为目标的第零产业和以分解为目标的第四产业。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导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指出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探析了循环经济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重构、非线性和非物质发展的导向作用,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导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指出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强然性和紧迫性。探析了循环经济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重构、非线性和非物质发展的导向作用,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属矿产储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力不足,对外依存度提高。由于浅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危机矿山现象突出,接替资源供给不足。我国的矿石冶炼能力>采选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资源量,从而危机矿山成为限制资源供应力的主要瓶颈。在政府高度重视与相应政策出台情况下,基础理论与找矿实践相结合,在主要矿种的隐伏矿体预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而采选冶新流程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矿石的利用率,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缓解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方向与有效措施。以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创新为核心进行开源节流,是增强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力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国际金属矿产储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力不足,对外依存度提高。由于浅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危机矿山现象突出,接替资源供给不足。我国的矿石冶炼能力〉采选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资源量,从而危机矿山成为限制资源供应力的主要瓶颈。在政府高度重视与相应政策出台情况下,基础理论与找矿实践相结合,在主要矿种的隐伏矿体预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而采选冶新流程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矿石的利用率,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缓解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方向与有效措施。以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创新为核心进行开源节流,是增强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供应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矿区,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传统的“3R”原则及其应用。然后在分析矿区经济、资源、环境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研究(Research)和替代(Replace)两个原则。最后以“5R”原则为基础,提出了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以促进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