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发电机故障状态数据录波系统设计方法。利用了高速ARM芯片及高精度三相计量芯片ADE7758组成交流采样电路,从而能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和转换,将故障前后的数据保存在铁电存储器中。在VB环境下实现计算机与ARM的串行通信,读取铁电存储器FM24C256中保存的故障数据并用图形显示出来。实践证明该系统图形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由PLC组成的控制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控制设备和元件较多,逻辑关系复杂.各种外围设备和元件及PLC本身在生产过程中都可能产生故障或误动作,这将会给生产造成损失.对各种故障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测、显示和报警,以便及时排除故障,这是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和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常见故障的产生、检测及显示进行探讨,并用设计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利用VB6.0上的MSComm控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PC和PLC之间的通信。通过PC上位机传过来的数据,PLC将采集的限速器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判断后发送给PC上位机。PC上位机软件在根据PLC传上来的限速器测试数据的自动判断处理显示在界面上,同时将测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上共享。经过调试测试,整套系统已经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3MD2-A5S1 02H型PLC数字显示器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只占用PLC很少的晶体管输出点和输入点,就可将PLC中处理的数据串行传送出来,进行十进制译码显示,并且用升降按键修改设定值数据,为PLC应用工程师提供一个通用经济的数显设定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适的人机方式显示系统中产生的异常故障信息,是PLC控制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当同时产生多个异常故障信息时,异常故障信息的轮流及时显示是有必要的,介绍一种西门子PLC故障信息通过数码管轮流显示的程序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以3MD2——A4SO 02B型PLC数字显示器的应用为例,介绍了3S/out串行传送技术,这种技术只占用PLC很少的晶体管输出点就可将PLC中处理的数据串行传送出来,并进行十进制译码显示,为PLC应用工程师提供一个通用经济的数显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试验安全快速准确的进行,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电抗器参数测试系统。采用异步串行通信,使用DWC-2多路温度测试仪采集8路温度信号,使用GDW3001三相电参数仪采集三相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可显示功率、功率因数等。利用组态王编程,由PLC控制,完成对电抗值、损耗值等的优化计算,实现了保存数据到数据库、绘出实时温度曲线、统计报表、诊断故障、显示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PLC在自动线故障检测及显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PLC检测与显示自动线外部输入设备和输出执行机构的故障的方法,设计了自动线故障检测和信号灯自动组合显示程序,给出了故障检测梯形图程序。显示程序在自动线故障时,可准确及时地判断出故障单机、故障部位及故障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基于Modbus协议的触摸屏人机界面(HMI)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间的通信,主要讲述了HMI作为上位机控制PLC,PLC通过串口和DSP的通讯。通过HMI操作,可以完成对DSP参数以及状态的设定和读取,并将系统数据和其他必要的信息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如何运用PLC及西门子上位监控软件WinCC V6.2中集成的VBS脚本在发动机检测线将实时测试参数记录到数据库中,并最终通过用户查询,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系统由PLC控制,由WinCC通过西门子专用通道,以变量标签的形式将实时数据采集后并用VBS脚本编写标准的SQL语句将实时信息插入到数据库。通过使用ADO控件实现访问数据库。采用微软标准的ListView可视化控件来显示查询的结果。系统运行良好,可以很方便地采集、存储、查看电动机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某型号工程车辆设计了一种基于Arm高性能微处理器(STM32F101R6)的故障信息采集及状态监控仪器的开发。仪器采用ArmSTM32F101R6高性能微处理器,并进行了μC/OS-II系统及μC/GUI的移植。在对日本和泉公司(Idec)的microsmart系列PLC通信协议及其数据传输的形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车辆控制器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液晶显示,并已成功用于对某型号工程车辆故障信息及工作状态的采集工作,实践表明该模块成本低,人机界面友好,易操作,可靠性好,且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PLC是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设备,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数显仪表而无法设置或显示参数。本文基于LPC900系列单片机提出了PLC通用数显仪表的实现方案,给出了完整的硬件线路和软件设计思路。该数显仪表可以直接和晶体管输出型的各类PLC连接,实现PLC系统的数据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PLC技术的快速发展,PLC设备在实验教学领域的应用将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针对电机实验的特点,选取了西门子的S7-200系列PLC,提出了基于PLC的电机综合测试系统,对电机综合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实现了电机测试数据的存储、显示、分析和查询等,为PLC在电机实验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PLC教学中缺少工程应用背景、直观性差等问题,将组态软件引入PLC教学,构建仿真系统。本文介绍了电梯控制系统组态界面设计和PLC编程,构建了由S7-1200 PLC和PC机的基于博图V14的六部十层电梯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直观地模拟电梯的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具有故障处理、报警和异常状态显示等功能。结果显示,将组态仿真软件技术与PLC教学相结合,无需实际物理控制对象也可以实现对PLC程序的调试和仿真运行,即减小了成本又可以最大程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增强教学生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PLC信息采样端口有限,扩展成本高以及功能多样化受限的问题,设计了基于ARM的全钒液流电池(VFB)管理系统。系统利用霍尔传感器实现电压电流的采集,采用修正卡尔曼滤波法实现剩余电荷量(SOC)估计,利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和显示,并实时控制钒电解液的活化和混合,自主切换工作模式。本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电池侧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号的实时数据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以及保护,并能存储和远程上传数据。现场联机测试结果表明,SOC估计误差可控制在±2%,电池充电时间缩短25%,实时响应速度快。该系统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和过放,运行可靠,已投入批量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PLC和虚拟仪器在烟气浓度连续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PLC和虚拟仪器在烟气浓度连续分析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烟气浓度连续分析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及相应的器件选型;接着介绍了PLC的控制程序设计以及主机和从机数据通讯部分的程序设计;最后介绍了主机数据存储和显示的程序设计并给出了主机的显示主界面。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PC-PLC控制系统的串口通讯监控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C-PLC控制系统串口通讯技术和对串口通讯故障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运行于PC和PLC问的串口通讯监控程序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分别用VB和梯形图编辑的示例程序.程序可监测系统通讯失败和通讯受干扰造成信息错误的故障,并发出相应的故障报警信息,从而实现了PC和PLC两方对串口通讯的监控.这些成果应用于一种测量三维物体轮廓设备的控制系统监控软件的开发与研究中,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WinCC和PLC构成的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中,WinCC不能实现0.25s以下的实际数据的快速实时采集及显示,以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控制系统为背景,利用S7-400 PLC框架中的FM-458和EXM-438模块对实际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利用WinCC数据归档以及S7-400 PLC的AR SEND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PLC的采煤机控制系统存在防护等级低、抗振动能力差、结构布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PEC控制器的采煤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带CAN总线的EPEC控制器将现场实时数据打包成PDO报文传输至CAN总线,再由CAN232MB和CAN485MB模块分别将报文传输给显示器和上位机,从而实现对采煤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采煤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降低了采煤机控制系统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成庄矿选煤厂现有重介选煤监控系统存在不能将实时信息及时向现场操作人员反映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S7-300 PLC、SIMATIC WinCC及VB6.0软硬件平台对现有监控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介绍了WinCC与VB6.0及S7-300 PLC的通信过程。改造后的系统将LED显示屏放置在重介选煤车间,实现了数据的动态显示和主要参数的监控,值班人员可以在显示屏实时数据的指导下完成密度调控;通过WinCC提供的OPC接口,各选煤车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方便了全厂的集中控制、管理;系统通过调用简单的外部程序就可采集和显示数据,改造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