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生利 《新食品》2014,(21):68-68
在国际葡萄酒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影响越来越大以及中国葡萄酒消费者鉴别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酒庄酒成为葡萄酒行业的热点,加之近几年国产精品酒庄酒不断获得国际葡萄酒市场的认可,国产葡萄酒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实施精品化酒庄酒模式。一些投资葡萄酒行业的酒商直接定位为酒庄酒模式,以大众化品牌为主导的葡萄酒企业也已经在不同的产区进行产业布局,在兼顾大众酒的同时向酒庄酒延伸,也有一些企业甚至直接转型为酒庄酒模式,这种现象宁夏葡萄酒产区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肖竞  石磊 《新食品》2010,(9):90-91
青岛,一个本土葡萄酒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铁桶市场,会成为进口葡萄酒兵团蚕食的下—个目标吗?进口酒如何打破本土品牌多年来构建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3.
《新食品》2011,(3):I0007-I0007
当前很多传统酒水经销商正在积极寻找进口葡萄酒品牌。这是基于对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的看涨心态,也是基于对国内市场混杂、企业不合格生产的“无奈”选择。2010年12月,央视曝光了昌黎酒企生产假酒的新闻,让国产葡萄酒再次遭遇寒潮。据行业数据统计,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销量呈明显下滑,进口葡萄酒凸显上升优势,然而进口葡...  相似文献   

4.
蔡梦藜  张茜  袁剑梅 《新食品》2014,(17):90-91
日前,《新食品·葡萄酒评论家》记者获悉,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森酒业”)推出了主打养生、保健的洋葱干红.并被业内人士誉为国产葡萄酒通过创新,力图突破进口酒围攻之举。此外,也有国产酒企着力开发无醇葡萄酒,希望趁国外无醇葡萄酒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时,借此走出产品细分之路,进入新的蓝海市场,从而寻求新的赢利点。而这些酒企中,也有取得了不错成绩之案例。  相似文献   

5.
《新食品》2011,(17):I0007-I0007
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109万千升,同比增长12%,产值是309亿,在全世界排名第七。2010年我国进口葡萄酒28万千升,进口总值8亿美元,进口数量及金额增速都达到65%。进口酒已经对国产酒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国产酒该如何应对挑战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永才 《新食品》2014,(11):76-76
这几年葡萄酒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国产葡萄酒主要是品质、美誉度问题,而进口葡萄酒则是价格混乱、品牌缺乏的问题。 根据笔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由于进口葡萄酒太多乱象,很多消费者不敢购买,为稳爰起见,有些人要么就买国产品牌葡萄酒或知名的白酒。进口葡萄酒要品牌化,品牌辨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征建 《新食品》2009,(15):21-21
从1985年英国人百利先生按照欧洲酒庄模式在崂山脚下建立起华东·百利酒庄开始,华东葡萄酒公司就拥有了一个“好出身”。在青岛市场,华东葡萄酒无疑是领军品牌,而且近年来,在对外拓展方面,华东在葡萄酒消费重镇——浙江也取得了较好的开局。进入2009年,面对进口酒的汹涌来袭,国产酒如何与之应对,作为坚持品质路线的代表华东的观点也许能给业界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主销区——浙江市场可谓经历了诸多波折。3月份爆发了关于进口葡萄酒的诚信危机。进口葡萄酒价格虚高、商标侵权、以次充好的乱象被媒体集中曝光,引发市场整体销量下跌。年中,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导致温州酒庄、酒窖出现倒闭潮……而国产葡萄酒在浙江却迎来了历史机遇期,由于部分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心存疑虑,转而选择国产葡萄酒。作为国产葡萄酒酒庄酒的代表品牌——华东庄园乘势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  相似文献   

9.
《食品界》2015,(7)
<正>记者调查发现,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品牌化程度低,能被大众所熟知的进口酒品牌寥寥无几,比如卡思黛乐、奔富、杰卡斯等,消费者对进口酒品牌的识别度差。同时进口商没有掌控进口酒品牌的知识产权,他们担心品牌做起来被资源共享,不计其数的进口葡萄酒品牌来到中国市场,真正良性运作的极少,这必然导致国内进口酒品牌建设缺失。  相似文献   

10.
酒讯     
2007年深圳酒市竞者林立首彩葡萄酒再捧金杯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原装进口葡萄酒首彩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让人过目不忘的手掌品牌标志,获得2007年深圳人最喜爱的进口葡萄酒品牌殊荣。这是该品牌继2005、2006年荣获深圳人最喜爱的进口葡萄酒品牌称号之后,连续第三年蝉联此桂冠.与此同时,首彩葡萄酒也一并拿下了深圳人最喜爱的礼品酒及盛大庆典活动专用葡萄酒两大荣誉:来源:本刊记者:深圳办  相似文献   

11.
《新食品》2011,(12):I0004-I0004
近两年来,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已经给国产葡萄酒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挑战。一些国产酒葡萄酒企业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模式。笔者曾和业界人士探讨。发现国产葡萄酒企业常用的营销应对措施无非是三种:第一,加大高端酒推广力度;第二,与国外企业或酒庄合作提升自身形象;第三,抹黑进口葡萄酒。通过部分媒体放大进口酒中少数不良产品和假货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于宏江 《新食品》2010,(18):34-34
国产酒庄酒要想在高端市场进口酒占优势的情况下取得先机,就必须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并让自己成为消费者心目中葡萄酒专家和顾问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唐睿 《新食品》2011,(9):I0003-I0003
近年来。万元左右的顶级酒与古玩、字画等艺术品一样逐渐成为收藏热门。这个尖端市场几年前一直为进口葡萄酒所占据。但随着张裕等国内酒企的进入.局面得到改观。张裕最顶级的子品牌——张裕百年酒窖系列产品的上市使国内葡萄酒品牌首次跨入了万元尖端市场行列。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场进口酒的卫生现状调查张兵高世年卞亚娜刘殿祥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30001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许多进口品牌的酒类涌入国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地区目前蒸馏酒、配制酒、葡萄酒、啤酒、汽酒5个类别的进口酒有300余个品...  相似文献   

15.
Carmen 《葡萄酒》2020,(3):48-51
2019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简直“太难了”,不管是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季度报,还是产量和各项进口数据都处于逐月下滑的态势中。2018年国产葡萄酒产量下降7.4%、进口量下降8.26%,整个葡萄酒市场迎来“霜降”,进入2019年依旧延续了2018年的发展态势,量额双降。国产酒与进口酒都进入行业调整阶段。为提高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影响力,国产葡萄酒产区也呈现出精准定位、个性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减少产量,降低市场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葡萄酒的品质,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郭松泉 《新食品》2012,(16):100-100
所谓“进口葡萄酒”是指产自中国以外的原产地,有完整包装通过国际贸易进入中国市场的原瓶葡萄酒。必须具备一系列齐全的、能证明该酒原产地身份的证书、证件、手续。那些以进口酒为名的其他酒,比如进口散酒国内灌装,以境外品牌卖出的酒;取个外国名字,打掩护,冒充进口葡萄酒的酒:或者是与国外某些品牌相近似而产自国内的葡萄酒,这些均不是进口葡萄酒。大家一定要清楚何谓进口葡萄酒。  相似文献   

17.
王科 《新食品》2008,(24):25-25
尽管不是国内葡萄酒消费的主流,但在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等诱人光环下,被誉为葡萄酒“液体黄金”的冰酒一直都受到国内葡萄酒企业关注。然而,笔者观察到,尽管国内葡萄酒企业推出冰酒时间已不短,而且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市场上仍然是进口冰酒的天下,表现相对活跃的反而是一些非主流品牌。国内4亿左右的市场份额中,国产主流冰酒品牌只占有不到30%的市场份额,国产冰酒为何难破市场之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消费人群的基数以及正在上升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酒业市场也随之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投资酒业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时尚.但是,酒业中又有国产酒与进口酒之分,即使足国产酒又同样有许多细分市场.对于国内的酒业商家来说,国产酒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进口葡萄酒由于语言和地理空间等信息不对称就很难了解.随着近两年包括进口葡萄酒在内的葡萄酒市场趋势的快速发展,国内众多资本和传统酒业商家都开始关注起进口葡萄酒市场.  相似文献   

19.
夏日东 《新食品》2010,(17):81-81
进口葡萄酒在礼品酒市场范围内同样抢夺着白酒的份额。进口葡萄酒进入国内市场之初,大多是以光瓶酒的形式存在,后来在中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习惯的熏陶之下,进口葡萄酒也开始逐渐融入很多的中国元素。就拿礼品酒市场来说,中国消费者始终喜欢有外包装的酒类产品,尤其是作为礼品的酒,一款高档漂亮的外包装更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日本葡萄酒消费市场,近几年总量与中国接近,每年葡萄酒消费量近30万吨,但中、日两国葡萄酒市场消费特点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日本为经济发达国家,葡萄酒消费总的趋势是向中、高档酒方向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费的葡萄酒大多是中、低档酒;日本市场上的国产、进口葡萄酒比例已达到4:6,即六成为进口酒,中国葡萄酒市场上大部分为国产酒,进口葡萄酒仅占一成多;还有,两国都属东亚国家,不如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瑞士、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都在几十升,但日本1998年起人均年消费量也已达2L以上(见表1),而中国目前还不到0.3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