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葡萄花油田西部葡萄花油层断层极为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储层发育变窄、变薄。在分析葡萄花油田西部区域各区带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不同区带上的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背斜带构造成藏模式、斜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成藏模式和凹陷带岩性成藏模式;并从动、静态要素分析确定了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地层埋藏史的恢复,对歧口凹陷滨海断鼻沙三段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沙三段油气以晚期成藏为主。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和生排烃演化史、油气运聚史对油气成藏史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油气藏的分布序列与成藏因素,认为滨海断鼻沙三段油气藏分布主要受生烃演化阶段与构造发育配置关系的控制,形成了高油低气的油气藏分布序列。  相似文献   

3.
商河地区沙二段大的沉积环境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区内发育若干三级断层,被四级断层复杂化,油气以断层作为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从深层向浅层圈闭中聚集,同时火山岩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也发挥了影响作用。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油气在该区主要存在两种成藏模式:断阶式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和火成岩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源对比、充注期次、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的分析,结合烃源岩、断裂及储层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一段油气主要来自下伏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油气为同源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断裂和储层三个因素的控制,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分布范围,巴润断裂系控制油气展布区带,储层发育影响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蠡县斜坡进入已寻找岩性油藏为重要目标的阶段,但该区成藏机理不明确。该区油源充分;发育的"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相构成了斜坡带的主要储集体;有利的构造背景、古地貌、坡折带及沉积相砂体展布共同控制油藏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重构三种成藏模式:鼻状构造中低部"二元"成藏模式;斜坡中带构造坡折成藏模式;潜山围斜部位上倾尖灭、披覆沉积成藏模式。斜坡带成藏模式的解剖,对发现油气新潜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源储关系、输导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分析,认为有效源岩、有利储盖组合、与生排烃期匹配的古构造格局控制着霍布逊凹陷油气的宏观分布;圈闭、断裂活动和保存条件控制油气的局部富集。霍布逊凹陷的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新近系盖层之下发育"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型两类油气藏,凹中隆、斜坡带及冲断带是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沉积、成岩、构造等条件,结合该区砂体分布和油气分布规律、各层段油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陇东地区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条件和成藏原因。陇东地区主要发育复合圈闭油藏和岩性油藏,其中,复合圈闭油藏主要是构造-岩性油藏,岩性油藏主要有三类:岩性上倾方向尖灭油藏、上倾方向遮挡油藏、致密砂岩圈闭油藏。岩性油气藏主要与成岩作用、砂体分布及岩相变化等地质因素有关;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构造、岩性两个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
徐家围子油田油气藏类型有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4种油气藏类型,主要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研究认为,主要的油气藏类型是断层——岩性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以纯岩性油气藏为主。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徐家围子地区油气运聚成藏的4种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贝尔凹陷贝西斜坡带油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西斜坡带构造位置有利,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富集,已经成为近几年贝尔凹陷乃至海拉尔盆地勘探热点,是规模增储的现实领域。通过对斜坡带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规律的分析认为,斜坡带主要发育构造及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发育岩性油藏,具有平面分带、纵向多层位的分布特点,斜坡带中、下带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构造高点油气最为富集。总体上,贝西斜坡带体现了洼槽控油、相带控储、构造控藏的油气聚集模式。以此建立了贝西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有效地指导了贝70、贝66等井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沙一下亚段:Es1下)广泛发育白云岩类油气藏。经过油源对比发现,油气藏原油主要来自沙一下烃源岩,其特点是成熟度较低,且油气近源充注。在此基础上,对沙一下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油源条件、储层岩性及厚度、以及储层裂缝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良好的油源条件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而储层岩性是油气富集高产的根本、储层厚度是油气富集高产的保障、而储层内部裂缝的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文章总结了歧口凹陷油气藏发育类型,共发育两种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具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叠加连片成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河岸地区沙一段是东濮凹陷重要油气勘探区及重要层位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河岸地区沙一段储层发育,表现为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及河口坝沉积等沉积类型,生储盖组合良好;东部前梨园佳陷烃源岩母质类型好,以Ⅰ型或Ⅱ型干酪根为主,西部海通集洼陷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Ⅱ型或,型干酪根为主,为河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油源;河岸地区主要发育反向断块型等构造圈闭,也有构造-岩性圈闭和止倾尖灭型油气藏,形成自生自储断块层状油气藏;其成藏条件受构造控制明显,储层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从储集层条件、油源条件和盖层条件、成藏类型及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油气藏条件,进一步分析了河岸地区油气成藏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歧口凹陷歧北低斜坡B90井区,油气藏发育广泛,沙一下是该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对研究区,沙一下油藏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成藏条件,从而指导油气勘探。研究区油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气藏两种。研究区地层埋深较大,烃源岩成熟,生烃条件良好、源储一体,油气运移动力强。在运聚方向上的上倾尖灭砂体捕获油气而成藏。研究认为,B90井区,连接歧南、歧北斜坡,砂体叠置发育,连片分布,物性好,形成岩性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这种岩性圈闭厚度大、条件好产量高,是大港油田重要的增储上产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准确预测砂体及分析成藏规律是寻找油气藏的关键。海安地区戴南组地层岩性油气藏比较发育。从生、储、盖三方面分析了戴南组地层的成藏条件,结合地震资料、钻井情况、波阻抗反演,对研究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具有近油源、富砂体、占高点的特点。研究区岩性油气藏主要是砂岩上倾尖灭成藏,油气通过断层和砂体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而低部位砂体仅作为油气运移通道。这为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钻探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沙一段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地层埋藏史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认为研究区沙一段以晚期成藏为主.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和生排烃演化史、油气运聚史对油气成藏史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油气分布特征、油气藏成因及天然气成因类型,认为滨海斜坡沙一段油气藏分布主要受油源、生烃演化阶段和构造发育配置关系的控制,形成7构造高部位为凝析油气藏、中部位为常规油藏、低部位为凝析气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油气藏的形成是静态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圈闭组合形态 ,与动态油气运聚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匹配的结果。东濮凹陷户部寨地区具有油气源丰富、断层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储集岩体类型多、盖层和圈闭条件好等特点。本文通过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含油气系统、盐岩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的分析 ,概述了油气成藏的模式 ,对指导该区滚动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为例,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经研究分析可得,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包括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的毯状仓储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油气聚网层和油源通道网层。从总体上看,油气分布的特点是沿层发散、顺断汇聚,但是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中主要的控制因素是分布的稳定性和物性,其中包括厚度较大的仓储层和沟通仓储的断裂。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为例主要分析了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沧东凹陷,依托孔南1760km2三维地震连片处理数据体,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深化沧东凹陷第三系基本成藏条件研究,构建油气成藏模式,形成了沧东凹陷以孔店组为主要含油层系,构造带主体不同层系大面积叠置含油连片,凹陷及斜坡区孔二段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片含油,沙河街组自生自储形成低熟油气藏的油气富集模式。指出斜坡区孔二段是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现实领域,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等几个方面对文西地垒带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文西地垒带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不同于文南其他地区的特点,由于靠近物源,储层发育变化大,因而岩性油气藏发育比较丰富。在沙二下、沙三上亚段,主要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断层遮挡断块油气藏,在沙三中,主要是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比较发育,因而,油气藏的隐蔽性也比较强,勘探风险较大,只有加强精细的地质研究,借助储层预测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人机联作,才能减少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油气藏的形成是静态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圈闭组合形态,与动态油气运聚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匹配的结果,东濮凹陷户部寨地区具有油气源丰富,断层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储集岩体类型多,盖层和圈闭条件好等特点,本文通过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含油气系统,盐岩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的分析,概述了油气成藏的模式,对指导该区滚动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升22区块生、储、盖、运、圈、保等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发现该地区来自青一段烃源岩的油气以油源断裂为油气运移通道,以河道砂体和席状砂体为储层条件,在断层遮挡条件下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密集的断裂构造带是控制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而圈闭分布特征影响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