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芳  曹永芹 《传感器世界》2011,17(12):30-32
在宽厚板轧制工艺中,对钢板厚度的准确测量可以进行准确的厚度控制,以便提高成材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率.在莱钢宽厚板生产线上,采用γ射线测厚仪来测量钢板厚度.本文介绍了γ射线测厚仪的设备构成、工作原理和标定方法.该设备测量精度高,具有自校准功能,为精轧机的高质量轧制提供可靠的厚度反馈.该设备使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吹膜生产工艺无法用穿透式直接对管膜进行厚度测量的问题,利用吹膜生产工艺中旋转卷绕特性,设计了用于管膜在线厚度测量的X射线测厚仪。因穿透式测厚仪是对折叠后上下两层管膜进行厚度测量,而最终结果要求的是单层管膜厚度及对应的挤出模头位置,故希望被测的上下两层厚度一致;而最有可能保证上下两层薄膜厚度一致的位置是管膜折叠边缘,所以厚度测量点越靠近管膜折叠边缘,所获得的结果越准确。所设计的C型结构X射线测厚仪具有测量点跟踪管膜边缘功能,可在不同的吹膜生产设备上安装使用。尤其对管膜折叠卷绕过程中折叠边缘左右移动的情况,该测厚仪能很好地保持测量点在管膜折叠边缘处测量,提升了测量准确度,在实际安装应用中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杜佳璐  齐钟岩 《自动化仪表》2000,21(8):23-24,38
介绍一种铝箔测厚仪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该测厚仪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且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其测原精度可达3%。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薄带材智能辐射测厚仪的测量原理、结构组成;研究与分析了影响辐射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一整套相应的保证和提高辐射测厚仪的测量精度的集成处理方法,如根据不同被测对象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放射源、标定曲线方法、动态自动校正、动态温度补偿等。实验结果表明:在定量为20~4 000 g/m2或厚度为0.02~4mm的测量范围内,测量精度为±0.5%,性能稳定可靠,能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橡胶、金属等各种薄带材的在线定量或厚度测量。  相似文献   

5.
一、测厚原理X射线测厚仪是利用X射线管发射的X射线I。穿透被测板后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一部分X射线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X射线I透过被测板后照射在检测头上。经检测头中电离室电离后变成微弱电流,再经放大滤波后输入给微机。微机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加上各种补偿值,算出被测板当时的厚度,输出显示。同时与给定厚度值进行比较,产生厚度差值,以模拟量输出。一方面给记录仪表,将这个厚度差值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将这个厚度差值以模拟量方式送给上位计算机,进行厚度调节。这就是整个测厚过程的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X射线和55Fe对物体厚度测量的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介绍了X射线测厚仪的结构构成,各部分实现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案、措施,并针对X射线和55Fe的现场测厚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7.
高压电力线积雪厚度的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以太阳能供电的高压线积雪厚度实时监测装置与系统。该测量装置与测量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力线上积雪的厚度,当所测厚度值变化时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最新测量值发送到监控中心,若当前所测数值超过设置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息。该系统功能全面,使用方便,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X射线测厚仪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测厚仪在热轧生产中的使用不仅提供了准确的厚度测量数据,其厚度偏差还对自动辊缝控制(AGC)系统有很大作用。其控制方式简单灵活,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完成测量20毫米厚的玻璃钢板上所涂的一层特殊涂层厚度的任务中,采用Am~(241)的低能γ射线作辐射源,通过简单的线路,解决了涂层材料的反散射补偿问题。整个测厚仪维修容易、调试也简单。补偿后,测量最大误差从25%下降到1.9%,测量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电涡流技术在线测量冷轧钢板的厚度.较详细地叙述了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以及温度补偿等.该方法由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传感器的非线性、温度影响以及因被测钢板上、下移动所产生的误差,使其达到实用化.  相似文献   

11.
靳其兵  吴磊 《自动化仪表》2007,28(1):65-66,70
对西门子PLC(可编程控制器)在薄膜测厚仪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传统的以工控机为核心的电控系统与以PLC为电控核心的系统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测厚仪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同时对测厚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实践表明,该系统控制结构简单,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整套装置已成功运行在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宽幅薄膜厚度实时测量的难点,设计了同位素薄膜厚度在线系统;提出了两点法来确定系统工作曲线,两点法减少了确定工作曲线的试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曲线适应不同测量条件的能力;在分析了测量中出现的各种误差的基础上,讨论了针对各种误差的校正方法,采用了脉冲定时计数的方法测量信号频率,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系统在测量薄膜厚度时取得了良好的测量结果,并已经有产品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介绍X射线测厚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测厚仪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工作要求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桑森 《自动化应用》2014,(5):12-14,28
针对莱钢集团4300mm宽厚板生产过程中自动厚度控制模型(AGC)在厚度控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the dispersive component of the effective surface energy of an ultra-thin film. The dispersive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a cut-off distance and integrating the corrected van der Waals pressure equation for a symmetric multilayer system. The cut-off distance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surface energy of the substrate without an ultra-thin film. A stearic-acid Langmuir–Blodgett film on a glass plate was used as an ultra-thin film sample on a solid substrate. The dependences of the surface energy on the ultra-thin film thicknes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采用陶瓷基座、陶瓷膜片制备的压力传感器。它以陶瓷膜片为受载弹性体,利用厚膜电阻的压阻效应,以厚膜工艺技术制得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陶瓷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使压力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7.
相邻金属孔间壁厚现场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邻金属孔间的壁厚测量以往都是根据镗床加工过程中的进刀量计算得出,精度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电容传感器对两个金属孔间壁厚在线检测的系统.基于电容传感器,研究了电容测头的电场边缘效应的影响及保护环的宽度选择,设计了测量孔壁的电容测厚传感器进行差动测量.系统由两个距离确定的电容差动测厚传感器、测量电路、A/D接口及软件组成的.对壁厚2 mm,孔径3 mm的相邻金属孔壁厚的测量实验显示,误差达到0.3 μm.系统属于非接触测量,无需修正测头及工件变形误差.此系统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全套仪器便携,是解决相关壁厚现场精密检测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用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对轧机厚控系统设备部件进行故障诊断时,只能对厚控系统的局部环节进行诊断的不足,评价了轧机厚控系统的整体性能。采用过程统计的方法对带钢厚度偏差的分布规律进行实时分析,建立带钢出口厚度偏差的过程统计控制图,并结合轧机设备运行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设备状态信息,从机理上诊断出几类典型的故障现象,从而完善了轧机厚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9.
张霖  姚有领 《自动化信息》2009,(10):55-56,50
该文介绍了一种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测量仪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厚仪的选型,论述了所开发的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实际测得的厚度信号,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反馈AGC、监控AGC、流量AGC等厚度自动控制(AGC)。通过对AGC系统的仿真,以检验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将所研发的系统应用于莱钢1500mm冷轧机薄板厚度自动控制中,其响应速度和厚度精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生产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