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得丁苯橡胶(SBR)/双酚A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考察了橡胶硫化体系与EP固化体系的相互影响以及SBR/EP(质量比,下同)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R/EP复合材料中交联的形成分为橡胶交联和树脂交联网络2个阶段;橡胶硫黄硫化体系加速了EP的固化。复合材料中SBR与EP出现了相分离现象;当SBR/EP达到70/30时,EP形成连续相,复合材料成为具有双网络结构的橡塑复合材料;随着EP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硬度逐渐增大,扯断伸长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一种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确定了以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制备快速固化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并与常规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对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两种材料的树脂基体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两种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孔隙率及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快速固化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性。结果表明,快速固化树脂在99℃下固化6 min后固化度可达96%,能够大幅缩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时间,以其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比常规固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11.20%,弯曲强度高16.92%,纵横剪切强度高7.44%,快速固化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结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将液态环氧树脂(EP)在密炼阶段混合到天然橡胶(NR),制备了NR/EP复合材料。对NR加入EP进行DSC测试热分析表明,天然橡胶助剂中硬脂酸可促进环氧树脂固化;橡胶加工分析和交联度测试发现,较多环氧树脂可减缓天然橡胶的硫化反应并减小交联度,降低最大混炼扭矩和平衡扭矩,减弱甚至抑制其返原;升高混炼温度可加速NR硫化进程但降低其交联度,抑制NR返原的最小EP含量增大。NR硫化剂被EP吸收固化包裹则降低了NR交联度;EP和NR黏度差异大,EP固化后容易造成NR内结构分布不均匀;这两方面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4.
聚硫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室温固化双组分聚硫橡胶增韧环氧树脂胶粘剂,研究了聚硫橡胶与环氧树脂(ER)比例、甲组分处理温度及反应时间时胶粘荆剪切强度的影响.采用冲击实验检测固化产物的冲击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增韧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mER:m聚硫橡胶=8:1、甲组分于160℃下反应2.5 h时,剪切强度达到23.8 MPa,剥离强度2.81 kN/m,冲击强度8.92 kJ/m2,胶粘剂的耐介质性能良好.SEM测试结果表明,聚硫橡胶对ER增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闻获江 《中国塑料》2005,19(5):59-63
采用TG-TA法、SEM、XRD、力学性能及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有机胺插入超细膨润土有机复合体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胺有机复合体与环氧树脂固化复合时,可形成层间固化与层外固化相结合的结构,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得到改善。其中有机活化膨润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各项性能改善更加显著,在膨润土含量50%时,与未处理膨润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约提高60%,拉伸模量约提高120%,而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约分别提高40%和30%,冲击强度约提高30%;材料的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约分别提高8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6.
《塑料》2015,(4)
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共混,采用异佛尔酮二胺(IPD)作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工艺条件对共混物相分离行为、动态力学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橡胶逐渐与树脂发生相分离并形成稳定的橡胶粒子,橡胶粒子中的包容结构逐渐消失,其尺寸显著依赖于初始固化温度,而橡胶的丙烯腈结合量对橡胶粒子尺寸的影响较小;橡胶的引入明显改善了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当橡胶的丙烯腈结合量为13%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甲苯和乙醇萃取,碱液、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提取的秸秆纤维素和用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处理的尾矿粉,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环氧树脂(E-44)固化体系中,制备尾矿粉/秸秆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构与形态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素的(-OH)结构已经部分参与到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中.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热稳定性随秸秆纤维素和尾矿粉的加入而增加,冲击强度最高的配方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尾矿粉质量分数为10%,冲击强度为1.096 kJ/m2;拉伸强度则随尾矿粉的加入而下降.SEM分析表明:秸秆纤维素及尾矿粉的存在使得断面呈现出韧窝结构,复合材料体系产生相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硅液体橡胶增韧改性E-51型环氧树脂,以200#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增韧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黏度、粘接性能、固化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固化物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韧剂含量为5份时,这种环氧树脂胶黏剂对复合材料粘接性能最好,其中对碳/环氧复合材料、碳/双马复合材料和环氧玻璃钢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的粘接强度均超过20MPa,并可达到材料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Si 75 改性纳米氧化镁/顺丁橡胶复合材料,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扫描电镜等研究了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改性剂的用量为填料质量的3%时能有效提高纳米氧化镁/顺丁橡胶胶料的硫化速率和交联程度,且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最好; 与未改性氧化镁填充的顺丁橡胶相比,改性氧化镁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增强,纳米氧化镁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改性纳米氧化镁/顺丁橡胶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损耗因子。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氮化硅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DSC、红外光谱研究了纳米氮化硅粒子的加入对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由于纳米Si3N4高的表面活性会促进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大了体系的粘度阻碍了反应分子的运动使得复合材料固化反应速度变慢。环氧树脂体系在不同反应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的固化行为正是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纳米Si3N4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固化时间的影响。当纳米Si3N4添加量为3%(以环氧树脂质量计)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提高了145%。  相似文献   

11.
以聚酰胺651及自制的M6640改性脂环胺为固化剂分别与环氧树脂E-51配制成管式陶瓷膜表面封端用胶粘剂,通过示差扫描分析法(DSC)、胶粘剂力学性能及腐蚀液的化学需氧量(COD)测试,考察了环氧固化剂种类、M6640改性脂环胺与环氧树脂E-51的质量比、固化条件对环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及耐碱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M6640改性脂环胺):m(环氧E-51)=50:100,固化条件25℃/24 h+80℃/4 h时,胶的剪切强度17.49 MPa、拉伸强度78.72 MPa、压缩强度105.32 MPa、弯曲强度120.58 MPa、硬度90.5 HD,Tg65.3℃,耐碱腐蚀,可满足陶瓷膜端面胶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研究了芳香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对环氧树脂E-44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反应表观活化能明显降低,固化反应可以在中温进行。其固化反应机理与未改性的双氰胺环氧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环氧树脂用量对过氧化物硫化丁腈橡胶的硫化特性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对正硫化时间及其拉伸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正硫化时间明显缩短,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逐渐下降,而100%定伸强度逐渐提高。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发现,环氧树脂的加入能够影响硫化反应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聚四氢呋喃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乙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以2-乙基咪唑封端的聚氨酯,并用于改性环氧树脂E-44.利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拉伸试验机等手段对其与环氧树脂混合物的凝胶时间、固化温度、解封情况、拉伸剪切强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封端的聚氨酯可以在130℃下较好地解封,每10份E-...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属钙络合离子中间体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低电子阻抗的环氧树脂,通过多元胺固化剂交联制备了低电子阻抗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分别测试了低电子阻抗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与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考察了金属钙络合离子中间体与环氧树脂的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固化物的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金属钙络合离子中间体后,环氧树脂E-51固化物的冲击强度为12.1kJ/m2,弯曲强度为78.9MPa。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PP/PP-g-MAH/EP/G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P-g-MAH含量、EP含量及固化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含量为10份,含有固化剂EP的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不加EP的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1 %、47 %、8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EP的加入明显改善了GF和PP基体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7.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properties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by blending it with polyamide-6 (PA-6). Since PBT and PA-6 are incompatible, epoxy resin was used as a compatibilizer to form an alloy. Alloys of PBT and PA-6 with varying amounts (0–12%) of epoxy resin E-44 were prepared by melt blending. The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as a function of epoxy resin E-44 content were studied. Ultim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addition of epoxy resin E-44.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the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600%) of PBT/PA-6 blends is obtained at 3% (weight) epoxy resin E-44 content. The impact fracture surfaces were studi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EM micrographs showed a noticeable change in the type of surface structure on adding epoxy resin E-44. DMTA also showed improved compatibility between PBT and PA-6 on adding epoxy resin E-44. DS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epoxy resin E-44 hinder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both PBT and PA-6 in the alloys.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D)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 on crystallinity of PBT and PA-6 in the alloys with the presence of a small amount of epoxy resin E-44.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为环氧树脂主要固化剂,配合桐马酸酐固化环氧树脂E-44制备云母带黏合剂。研究了不同组分配合方案对云母带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A及桐马分别与E-44反应的摩尔比(MNA∶桐马)=5.5∶4.5时,云母带综合性能最优,纵向弯曲强度为332.79 MPa,横向弯曲强度为319.06 MPa,横向冲击强度为64.25 MJ/m2,纵向冲击强度为47.5 MJ/m2,介电强度为64.62 MV/m,体积电阻率为2.02×1013 Ω?m。且由热重分析(TG)知,甲基纳迪克-桐马-环氧体系具有相对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官能度环氧树脂对己二胺进行改性,得到了一种含多段长亚甲基链段的柔性固化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其基本结构,通过60℃下的在线红外检测以及不同温度下固化时间对力学强度影响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其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80℃×6h。通过热重分析法(TG)测试了不同固化剂用量的固化产物热稳定性,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该固化剂固化时放热状况,进一步得到并验证了前面工作的正确性。以环氧树脂E-44为主体树脂,分别对其固化物在-196℃、室温、60℃下的剪切强度、90°剥离强度进行探讨。当主体树脂与固化剂按1∶0.5质量比混合时,其在各温度下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为16.84MPa、14.73MPa和13.52MPa,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阻燃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KH-560硅烷偶联剂包覆三聚氰胺多聚磷酸酯(MPP)为阻燃剂,以环氧树脂E-44为基体,制备阻燃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对所制得胶黏剂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热失重测试以及阻燃性能测试,研究了包覆阻燃剂对环氧树脂胶黏剂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包覆处理MPP为阻燃剂制备的阻燃环氧树脂胶黏剂综合性能较好,其剪切强度为19.9MPa,氧指数为31.2。最佳配方为100份环氧树脂、30份阻燃剂、30份固化剂、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