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流星余迹信道特性,在频域信号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迭代的信号处理方法对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进行信号检测,讨论了实现步骤,并在SPW环境下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随机突发并且接收信号多数以指数衰减的流星余迹信道来说,研究链路自适应技术以达到充分利用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了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的传播机理和信道的随机特性,从理论上经过分析计算证明了采用自适应变速率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流星突发通信性能,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星余迹动态信道估计的流星余迹自适应变速率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流星余迹通信就是通过离子化的流星余迹反射和散射无线电波进行流星突发通信,具有抗干扰,不易被截获,单跳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根据流星余迹通信的大规模组网应用需求,针对多个余迹存在的接入碰撞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余迹多址接入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等待时间,提高网络容量,解决通信网中远端站的冲突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攀  李洁  杨蛟龙 《数据通信》2012,(6):41-42,45
简单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的原理,详细说明了流星余迹通信的特点及组网方式,并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流星余迹通信利用流星电离余迹对无线电波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来进行通信,它是一种突发通信方式。流星余迹通信方式特殊,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大、保密性强、通信信道不受电离层骚扰和极光等恶劣自然电磁环境的影响等特点,在未来战争中,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另外流星余迹通信也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下的气象通信。介绍一种应用于小型移动载体的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建模与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经验数据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通信情况,利用通信、数理、几何、概率的知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并且应用C++程序模拟了该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对流星余迹通信的几项重要指标(如流星余迹平均通信时间、余迹的到达间隔、多径干扰的概率等)做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模型与实际的信道特性基本一致。该信道模型被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以模拟实际的流星余迹通信链路。  相似文献   

7.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星余迹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它是低速率通信,具有突发、不连续、不定时的特性。因此,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建模。根据流星轨道分布的特点,推导出轨道-辐射的转换,得到流星分布和通信链路的关系,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链路。预测的结果和中纬度雷达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为建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武广友 《移动通信》2004,28(Z1):149-152
本文介绍了流星余迹的基本概念和流星余迹通信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如何估算流星余迹通信的最远距离,提出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几种网络结构及主要设备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兼蓄并用流星余迹、对流层散射和Es层信道资源的超短波联合超视距通信系统,是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的波形扩展和能力提升设备.基于上述信道模式可在同一链路实现弯管传输的物理机制,论述了超短波联合超视距通信的可行性;进而给出了一种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对其功能特点、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距离为1 495 km和293 km的2条链路的野外试验,评估了多模共链的超视距通信效果,表明在超远距离及近距离上皆实现了与单一流星余迹模式相比的通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是一种具有多种独特优点的超视距无线通信方式,其用户的特殊性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面临的威胁及攻击手段,并列出了防止攻击的手段。流星余迹通信是利用流星在大气中的高速运动而形成的电离余迹,以之反射或散射无线电波而实现的远距离通信。其特点主要有(1)通信距离远,单跳跨距可达  相似文献   

11.
解辉  马俊涛  姚智刚  吕萌  史林 《电讯技术》2019,59(9):1042-1047
针对通信侦察领域M-ary扩频信号的盲同步问题,根据M-ary扩频信号的结构特点及扩频码集元素间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扩频码长度和失步时间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估计出M-ary扩频信号的扩频码长度及失步时间,且不受扩频码集类型的限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对三种不同码集的扩频信号进行估计,且算法的性能随着所使用数据的增多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电系统身份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的频谱水印嵌入与提取方法,该方法中发射端首先选择一个码片速率高、码长长的扩频码来调制用于标识无线电系统身份的频谱水印信号,然后利用加性准则周期性地将其嵌入到无线电信号中。接收端首先将接收的中频信号分成 N 段,并对每段信号进行解扩和解调,最后利用 N 次解调结果实施综合融合判决来提取频谱水印。同时基于 USRP 平台构建了基于扩频的频谱水印嵌入与提取方法的验证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不对原始信号正常解调产生有害干扰的条件下,可有效提取频谱水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鲁棒性,为有效标识和识别无线电系统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孟涛 《电子科技》2016,29(2):141
在空间多径信道垂直线列阵通信中,由于多阵元码间干扰导致信道失衡,误码率较高,需要进行信道均衡设计。传统方法采用随机码扩频方法进行通信信道均衡,扩频信号经高放和混频后导致非线性失真,均衡效果不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的线列阵通信信道均衡算法。基于PTRM技术构建了垂直线列阵通信的空间多径信道模型,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方法设计码间干扰抑制算法,利用垂直线列阵结构对PTRM时间压缩性能,接收到的扩频信号经高放和混频后,对中频扩频的调制信号进行相关解扩,重组多垂直线列阵的径分量,实现信道均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垂直线列阵通信,信道均衡性能和码间干扰抑制性能较好,并有效降低了误比特率,改善了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扩频调制方法频谱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扩频通信方法——时移位置调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伪随机序列良好的自互相关特性,通过扩频调制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加载信息,建立了信息传输速率与扩频码或扩频调制带宽之间的联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调制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扩频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并可有效对抗宽带、窄带以及扩频干扰,为扩频通信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扩频通信中伪随机序列的快速捕获问题,文中提出了扩频信号快速捕获方法,来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伪码序列的捕获问题.首先对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做了探讨,而后重点研究了两种基带扩频信号同步捕获方案--序列相位搜索捕获法和不连续相位滑动相关法,序列相位搜索捕获法主要适用于m序列码周期较短的情况,而不连续滑动相关法则克服了...  相似文献   

16.
张帅  高勇 《通信技术》2013,(11):20-24
水声多径干扰限制了水声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应用,选取性能更好的扩频序列可以提高水声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在讨论了LS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将LS码应用于水声直接扩频通信中,并分析了LS码应用的优势。通过多径瑞利水声信道模型仿真,验证了LS码水声扩频通信的良好性能。利用了二次谱和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对LS码水声直扩信号的扩频序列进行了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噪比为-11dB时还能准确的估计出LS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扩频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混沌映射与自编码非线性融合的思想构造扩频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将Logistic混沌序列通过改进产生的复合符号混沌序列与自编码算法输出反馈进行逻辑异或,然后与自编码序列经非线性Henon映射相融合产生高质量的复合扩频码。以混沌和自编码为基础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提高了序列的相关性和复杂度。在DS-CDMA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扩频序列抗多径干扰能力更好,并能获得较低的扩频误码率,有利于扩频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data rate and high receiver complexity of existing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S-CDMA),a nove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using cyclic shift keying (CSK) signaling,namely CSK-CDMA,was proposed for multiuse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The proposed method used the cyclic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with M-ary modulation to provide a higher data rate than conventional.Passive time reversal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to suppress inter-code interference between users and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The quasi-orthogonality of spread spectrum code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gain.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are demonstrated with lake experimental recorded dat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5.27 km distance and complex multipath interference.The data rate is 39 bit/s/user for 6 users with bit error rate around 10-2~10-4.  相似文献   

19.
扩频通信系统相位的捕获与跟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有关相位的捕获与跟踪技术问题,道德在扩频通信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条件,详细分析了捕获的方法、性能特点,给出了比较适用的2种捕获与跟踪原理图。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捕获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朱东进 《电子工程师》2010,36(11):48-50
PN码捕获技术是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扩频通信中长伪码序列的快速捕获问题,伪码相位大范围不确定的搜索,串行捕获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扩频接收机用户是无法忍受的,并行捕获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占用大量的资源。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扩频信号快速滑动相关捕获方法,来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长伪码序列的捕获问题。文中着重论述了该系统的FPGA实现原理,并且基于FPGA进行开发,调制出了该系统的仿真波形,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