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等应变假设和瞬时加载条件下,研究单面和双面排水情况下未打穿砂井地基的固结问题。通过设置虚拟砂井的方法考虑未打穿土层的径竖向组合渗流;同时,为考虑施工对土体的扰动随离砂井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的事实,引入一个函数,将土体水平渗透系数统一表达,并在假设的3种模式下(涂抹区水平渗透系数不变、呈线性变化和呈抛物线变化),得到未打穿砂井地基固结解析解。编制计算程序,详细阐述编程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未打穿砂井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涂抹区水平渗透系数呈抛物线变化时地基固结最快,呈线性变化时次之,不变时最慢;施工扰动范围、程度越大,固结越慢;砂井打入深度越深,固结越快;砂井渗透系数越大,固结越快。  相似文献   

2.
龙彬  郑瑜 《重庆建筑》2003,(3):9-1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所占比重很大。山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如果开发建设没有适度的控制或者没有结合生态保护而进行的话,就等于自掘坟墓。因此,在大规模的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建设前提———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3.
The strength reliability of randomly heterogeneous beams is studied. The beams are considered as brittle, and failure by the weakest link criterion is assumed. The structure is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thus the stress field is a function of the random morphology. The probabilistic beam strength is a coupled functional of morphology and stresses.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strength and local modulus is also considered, and its effect on reliability is investigated. Heterogeneity is confined to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nly. An improved analytical solution is found by a new, optimized functional perturbation method (FPM). The improvement is achieved by two operations: generalizing the previously used FPM to account for multifunctional dependency, and choosing the perturbation to be around the proper homogeneous case for each type of morphology. It is shown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timized method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significant, and depends on the type of local strength-modulus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In addition, analytical results for very large and very small correlation lengths are obtained, and their validity range is examined by numerica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4.
高强钢弹对花岗岩正侵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压缩气体炮上开展了系列高强钢弹对花岗岩正侵彻的模型实验,获得了侵彻深度与侵彻速度的关系,建立了可用于高强度岩石侵彻深度预测的经验公式,该公式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同时,分析了模型实验靶体横向尺寸效应,对于一定尺寸的弹、靶体,存在确保数据有效的侵彻速度上限;估算了侵彻时靶体强度,侵彻时花岗岩强度高出其单轴抗压强度好几倍;采用能量守恒原理估算了侵彻过程中平均减速度,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性良好;在材料试验机上开展了静态侵彻实验,静态侵彻未能实现深侵彻,这说明碰撞产生的应力波是实现深侵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常用排导槽水力条件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前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横断面型式主要有直墙V型断面、梯型断面、矩型断面、圆型断面。将泥石流排导槽的断面型态系数定义为湿周与水力半径之比,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直墙V型、梯型、矩型、圆型排导槽水力最佳时相应的断面型态系数,对相同槽型排导槽水力断面的研究表明:直墙V型槽横坡系数在0~3时,随横坡系数增大,水力条件更优;横坡系数大于3后,随横坡系数的增大,水力条件越差;横坡系数等于3时,水力条件最佳。梯型槽边坡系数在0~0.577时,随边坡系数增大,水力条件越优;边坡系数大于0.577后,随边坡系数的增大,水力条件越差,边坡系数等于0.577时,水力条件最佳。对直墙V型、梯型、矩型、圆型槽的水力最佳断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圆型断面排导槽水力条件比其他3种都优;当边坡系数大于0,小于等于1.333时,梯型槽较矩型断面优越;当边坡系数大于1.333时,梯型槽没有矩型槽优越。当横坡系数大于0,小于0.75时,直墙V型槽没有矩型优越;当横坡系数大于0.75时,直墙V型槽比矩型优越;在横坡系数、边坡系数值相同的情况下,且在0与1之间时,梯型槽比直墙V型槽优越;当大于1时,梯型槽没有直墙V型槽优越;当两者均为1时,水力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6.
在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结构体系不断变化,求解规模大,影响因素多,使得计算模型复杂。针对该问题,建立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模型,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了决策者的期望值,构造新的评价函数,利用凝聚函数优化方法求解该问题。传统的优化算法通过降维或者构造评价函数,减少目标函数个数,仍在原有约束条件下进行求解,凝聚函数法通过同时对多个目标和多个约束条件进行凝聚,将多目标、多约束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单约束优化问题,减小解题规模,该优化方法是对传统计算方法的补充,最后阐述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堤坝多集中渗漏通道位置温度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建  潘纪顺 《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1800-1805
把渗漏通道虚拟为线热源,参数化渗漏通道的位置,利用迭加原理,推导了多个渗漏通道的温度场解析,再利用BURSA-WOLF模型进行坐标转化,最后运用最优化方法迭代出集中渗漏通道位置的数值解。结合工程实例,建立多个虚拟线状集中渗漏通道位置温度探测的二维模型。首先进行单个集中渗漏通道位置的最优化,如果残差平方和(SSE)足够小,则终止计算;否则计算下一个渗漏通道位置,直到残差平方和足够小。计算结果确定了陡河水库左坝肩中的两个较强的集中渗漏位置,估计了三个微弱的集中渗漏大致位置。该方法较同位素及综合示踪法定性分析更为精确。根据计算对主要渗漏进行了进一步治理,水库漏水量明显减小,说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岩样单轴拉伸损伤不均匀性分析——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损伤变量(率)的局部化特征。基于非局部理论,将损伤变量作为非局部变量,它与局部损伤变量及其二阶梯度有关。岩石的本构关系取为双线性应变软化。利用弹性区与损伤局部化区域交界处的交界条件(局部损伤变量为零)及损伤局部化区域的宽度为局部损伤变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宽度的假设,得到了应变软化阶段局部损伤变量、局部损伤变量率及损伤局部化区域的宽度的解析解。此外,在应变软化阶段,拉应力、拉应变及非局部损伤变量的关系与经典损伤模型在应变软化阶段的定义方式不相同,其差别在于非局部损伤变量前的系数是2而不是l。这样定义的优越性是可以保证局部损伤变量的最大值为l,意味着在损伤局部化区域的中部试样完全被拉断,与人们的常识相符。局部损伤变量在损伤局部化区域的平均值就是非局部损伤变量,而且,最大局部损伤变量是平均损伤变量的2倍。  相似文献   

9.
林建明 《福建建筑》2014,(11):83-87
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工程,建筑结构为钢筋砼结构+钢桁架结构,本工程分为A、B、C三个区,A、B区平面形状近椭圆,C区为、B的连接区。本文主要介绍A区椭圆形大跨度钢管桁架结构施工技术,A区屋盖结构为桁架结构,屋盖长轴方向轴线长度为109.12m,短轴方向轴线长度为73.591m,屋盖最高点处标高为32.267m,屋盖主桁架为三角格构式桁架,截面高度为4904mm,次桁架为平面桁架。主桁架最大跨度为73.6m,单榀重量约76吨,分两段进行,分段处设格构式钢管临时支撑架,高空对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公楼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采用钢结构,结构平面布置复杂,采用防震缝将结构各部分分开。通过设置后浇带解决结构南塔超长问题。中庭为大空间独立结构单元,设计中采用了钢结构。总结了工程钢结构部分在设计中采取的若干措施。对工程整体用SATWE软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帮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馆"甬"字头为大跨度悬挑结构,其主体结构为钢框架、钢桁架与空间管结构相结合的复杂空间受力体系。整个结构分为2层,首层架空,结构总高14.6m,最大悬挑跨度8.87m。对此钢结构而言,在各种工况下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局部稳定及整体稳定计算是结构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应用钢结构设计软件3D3S对"甬"字头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杆件的内力与变形,并以此为依据对结构进行强度、稳定和刚度验算。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EPC交钥匙工程的建设模式,其优点在于简化业主的管理工作,承包商单一,责任明确,风险分担。施工建造是EPC项目的核心,承包商应组建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施工项目部现场办公。施工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标准有章可循,执行有据可查,操作有人负责,过程有人监督,结果数据说话。  相似文献   

13.
对悬索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 ,提出了悬索的计算方法 ,并将悬索理论用于电视塔安装中 ,采用缆索滑落拆卸方案解决了某工程在 15 0m高空拆除塔吊塔臂的技术难题。工程实践证明 ,本文理论可靠 ,施工技术先进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某岩质高边坡进行了稳定分析,引入了经典的Sarma方法,考虑锚杆锚固力等外部荷载,扩展了Sarma法,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荷载组合项,对某高边坡四个代表区段在两种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稳定分析,得出该边坡各区段的稳定系数,其稳定性判断与规范定性判断结论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对高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并运用该方法对加固方案作了稳定分析,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岩质边坡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15.
某体育馆网架球节点加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某体育馆是一个综合体育馆,其屋盖为椭圆形网架结构,长轴71.8米,短轴59.8米。本文着重介绍该体育馆网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焊接球节点的承载力不足停工,经过分析,找出原因,设计了加固方案,并经过节点实验,验证后实施,网架顺利完工,质量可靠,已经使用多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埋圆形隧洞轴对称问题,将Hoke-Brown准则方程代入考虑渗透体积力影响的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关于塑性区洞周应力的隐式方程,通过求解超越方程得到塑性区洞周应力数值解;再考虑应力重分布影响,利用塑性区半径处应力连续条件得到弹性区岩体应力数值解。将该解答与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解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准则条件下岩体应力分布规律相似。采用Hoke-Brown准则计算时,塑性区较小,径向应力绝对值较大,塑性区环向应力也较大;采用Mohr-Coulomb准则准则计算时,塑性区较大,径向应力绝对值较小,塑性区环向应力也较小。在内外水头比值较小时,按Mohr-Coulomb准则求得的峰值应力较按Hoke-Brown准则求得值大,当水头比较大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优良天然草坪地被植物——假俭草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佳海 《中国园林》2000,16(3):76-78
假俭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植株低矮,根溶耐旱,耐贫瘠,耐阴湿环境,青绿期较簪,生长迅速,侵占性和再生能力强,成坪快,覆盖率高,草层厚,耐粗放管理。是建植各类草坪及高等级公路扩坡、护埂,治理水土流失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了钢纤维掺加方式对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基体强度等级在C30~C50范围内,螺纹型钢纤维在0~1.5%掺量范围内,对抗压强度的增强作用明显;当基体强度等级达到C60,纤维掺量在0.5%以下时,对抗压强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但是超过0.5%后基本无增强作用;在相同纤维掺量条件下,抗压强度随基体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呈线性增长;且纤维掺量的增加,基体强度等级对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逐渐减小;掺加细切丝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要大于螺纹型纤维,且单纯地掺加细切丝或者螺纹型钢纤维对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均高于任何一种混合掺加状态.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边坡的工程实际,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井工开采前后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边坡坡表和内部岩土体的速度矢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较高,井工开采作用会大幅度地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由数值模拟所得出的速度矢量图可知,坡表砂岩和泥岩接触面附近网格点的速度较大,易发生滑动,此处需要进行加固设计.最后考虑了岩土体的剪胀角ψ=φ/2时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剪胀角为0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较小;剪胀角为φ/2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较大;四种工况的安全系数平均增大了4.2%.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本科教学的日益重视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教育思想,提出“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将基础施工知识与工程应用项目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工地实际体验相结合,虚拟建造技术与课程知识教学相结合,学生知识建构与教师纲领引导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多重学习资源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知识体系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