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带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也促使相关标准的需求。在国际上UN/WP.29、ISO、IEC、SAE等组织推出了氢气和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标准。本文在简单介绍GTR13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以上几个主要国际机构制订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标准,可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分析指出我国在相关标准制订方面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标准制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标准体系规划是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及广东省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和多次征求相关专家意见,最终构建了广东省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低温冷起动性能是其关键性能之一。由于燃料电池反应产生水在低温情况下会结冰而造成起动困难,为此需要采取了不同的低温冷起动策略。为了适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测试评价的需要,制定了一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团标。本文从该团标的制定原则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解析说明,以进一步明确标准具体内容制定的原因和采用方法的依据,以便于相关实验人员准确和全面理解该团标的相关内容,正确开展相关测试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核心,其关键部件研发及系统集成技术随之不断更新,原有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评价相关标准亟需升级完善。因此,为适应新的技术现状,我国于2022年12月发布了GB/T 24554-2022《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老版GB/T 24554-2009《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已实施十余年,此次GB/T 24554-2022的发布实施,对于完善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评价方法,促进燃料电池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GB/T 24554-2022中主要技术内容及其与2009版标准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国际     
《认证技术》2011,(5):14-15
国际电动汽车标准加快制定步伐近年来,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IEC)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近期明显加快了电动汽车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燃料电池与锂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测试平台,利用Vc软件搭建人机交互界面,旨在模拟电动汽车运行,对被测电机性能、动力源发电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燃料电池与锂电池双能源混合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闭环测试与优化,为开发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电动汽车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和相关电源材料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电动汽车(EV)、电动汽车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现状、产业化前景,指出以电动汽车代替燃油内燃机汽车,以氢能代替碳基燃料,是当前运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标准生活》2010年第3期上刊载了多位两会代表关于电动汽车标准的建议,作为对代表建议的答复和解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何云堂、邵忠瑛应本刊之邀,专题撰稿“中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动力电池都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组成部分。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在动力电池的标准上依旧有所欠缺,导致动力电池标准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在分析我国动力电池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体系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进行研究,希望对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建设及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路线图能有效指导和助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及广东省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和标准化发展现状以及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研讨和对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最终明确了广东省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崔妍  付强  潘薇  李晶 《标准科学》2016,(12):23-29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及时跟进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和市场动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将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标准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并给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燃料消耗量法规现状,对国内各车型的整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及限值标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标准相互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整车各车型的燃料消耗量标准的趋势进行了研究,为企业开发符合法规的节能环保车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 - Shared vehicle architectures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FCEVs) and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s) allow significant cost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and...  相似文献   

14.
合理分配不同动力源的输出功率是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燃料电池+蓄电池(FC+B)"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一种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根据负载需求功率、蓄电池当前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以及目标区SOC动态调整功率分配。通过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复合模糊逻辑控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当蓄电池SOC适中时(以HSOC表示荷电状态值,当HSOC=60%时),SOC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与功率追踪策略下变化基本相同,但前者的氢耗量减少0.54 g;当蓄电池初始SOC较低或较高时(分别以HSOC=39.8%和HSOC=80.2%为例),相较于功率追踪策略,该策略使蓄电池SOC逐渐接近目标区。运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可以降低混合动力系统的总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控制更加灵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培志 《制冷》2007,26(3):49-52
使用环保型制冷工质和节能是汽车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燃料电池汽车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正好符合这一趋势。本文通过综合比较,选择活性炭-甲醇工质对作为吸附工质对,采用两床连续回质循环方式,并初步确定了燃料电池汽车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6.
The urgent need to meet increasingly tigh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new fuel economy requirements has motivated system science researchers and automotive engineers to take advantage of emerging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o further advanc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 designs. In particular,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to reduce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total energy cost while improving the vehicle's driving performance. In this work, two different natural optimization machines, namely the synchronous self-learning Pareto strategy and the elitism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are implemented for component sizing of a specific power-split PHEV platform with a Toyota plug-in Prius as the baseline vehicle. To do this, a high-fidelity model of the Toyota plug-in Prius is employed for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the Autonomie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Pareto-based algorithms can successfully optimiz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powertrain.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东北、西北地区已建成一定数量的充电站和充电设施,但关于寒冷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标准还未有涉及,为此编制了寒冷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温度适应性技术规范.文章介绍了技术规范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编写说明,并重点对技术规范体系进行了解析,主要对技术规范的构成部分进行了介绍,侧重研究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寒冷地区使用时所具有的特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寒冷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温度适应性技术规范的编制可以为寒冷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提供准入依据和检验标准,为推动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现阶段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标准现状的基础上,对新近颁布的3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标准(GB/T31484-2015、GB/T31467.1-2015和GB/T31467.2-2015)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修改建议.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的发展趋势,为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issue in researches,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but also the key research area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